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文 / 洋松果职场说(个人第63篇文章)

阅 / 总计3000字(阅读5分钟)

朋友毕业三年多,在家乡一个二线城市做设计工作,今年被高强度的工作压的喘不过气,即便如此,也没有满意的作品,更别说感觉到明显的进步,很是郁闷,跑来跟我聊天。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她刚毕业的时候,每天会花一些时间来学习优秀作品的思路、技法和创作过程,工作中也尽心尽力对待每一个设计任务,良好的基础加上勤于学习,取得了飞快的进步,不到一年就被评为优秀员工,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不过今年开始,就发现进步明显变慢了,对一些大型的项目有些力不从心,领导的质疑也越来越多。重压之下开始失眠,每天都满满的负面情绪,结果工作效率进一步下滑。

最近更是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有问题,或者说设计这条路走错了,实际上并不能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是不是毕业之后听从家里的安排去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更加合适?言语之间,满是懊丧和焦虑。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一、工作陷入“三年之痒”?积累和契机,都是必经之路

我跟朋友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如果你让250年前的人穿越到现在,很大的可能性,这个人会处于一个完全茫然的状态,甚至精神崩溃掉。但如果你让一个500年前的人穿越到250年前,可能并不会觉察出太大的区别。

对于这个说法,相信我们都会有很明显的感受,近些年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用日新月异来说也毫不为过。但这不代表着现代人的聪明才智有那么大的提升,而是赶上了这样一个经过长久积累之后,快速爆发的时期。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雷军在2001年参加一次创业论坛时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哪怕18年后的现在,虽然经济有些下行,互联网也到了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但从大趋势上来说,我们仍在风口上。这个风口对应一个大家熟悉的理论:复利的作用。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对于人类的发展史也是类似的道理:人类在漫长的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相对慢速的水平,在近些年随着长期的积累,以及科技瓶颈的突破,才发生了爆发式的增长。

从这个发展史来看,符合复利的曲线。对于我们个人来说,细分到年的维度,也遵循这样一个复利的基本规律。

比如我的朋友,在最开始接触商业化设计的时候,通过坚持学习,可以在初期获得快速的进步,做出还不错的作品。

但当迈过了初级阶段,进入了更加复杂的项目以及商业环境中时,原有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她进入一个长期积累的阶段。但如果不能很快跳出旧有的思维,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工作的需求以及上下游业务关系,很可能陷入一个漫长的基础积累过程。

对朋友来说,更高的工作视角,或者说格局,从琐碎的事务中跳出来,其实就是那个量变达到质变的契机。长期积累的基础和突破的契机,想要不断的保持进步,两者都不可以少。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二、要有长期坚持的积累,也要有突破瓶颈的加速度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马云曾说过一段话,让无数创业公司引为箴言:任何团队的核心骨干,都必须学会在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的情况下,一起和团队获得胜利。成功,只有个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如果你靠别人的鼓励才能发光,你最多算个灯泡。我们必须成为发动机,去影响其他人发光,你自然就是核心!

无独有偶,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学⽣安吉拉·达克沃斯,曾经对很多有杰出成就的⼈进⾏过追踪和采访,这些研究让她最终确定:坚持是成功最为可靠的影响因子——在遇到挫折、失败时,仍能坚持不懈地朝着⾃⼰的⽬标努⼒,这才是决定长期成功的因素。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我很佩服的摄影&后期大牛李涛老师,在分享如何更高效且正确的学习摄影后期时讲的学习四要素:

立意要高、问题要深、持续要久、涉猎要广。

在李涛老师讲的学习4个要素中,不论是用更高的视角看待事物、了解更多相关领域的知识、还是深入的思考和验证,坚持都是最基础也是最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就像安吉拉·达克沃斯研究显示的那样,我们容易在一段时间坚持没有结果之后,开始怀疑自己的目标、方法和动机,加上时不时的懒惰心理干扰,很容易就放弃了。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坚持很重要,是最容易被忽略和放弃的环节,但坚持不意味着埋头到琐碎的细节里面。需要坚持,也需要能抬头看路把握方向。因为要升到更高的层次,要有足够多的积累,也要有一定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就是量变到质变的契机。

这个突破的契机因人而异,有可能是不断思考和实践的结果,也可能是抓住身边的一个机会。

不论在艺术、科学、或其他的学科哪个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基本的道理是不变的,了解了最本质的方法和逻辑,才能持续高效的输入和输出,一通百通。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三、内外兼修,稳步提升的高效学习法

滴滴在18年的事件,真正的冷静下来之后。清楚认识到一味的开着飞机换引擎并不能保持持续的增长。开始强调修炼内功,做好安全的规范、做好用户的每一个细节的体验,甚至为此不惜大幅放慢增长的脚步。

短期来看,急刹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入,但却可以保证在未来可以走的更快更远。

经营一家公司需要修炼内容,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需要内外兼修。

前公司有个技术还不错的老同事离职了,找工作足足花了半年时间,急的头发都白了。说现在的年轻人知识面很广,也可以可快速学到很多新技术,关键工资要的也不高,相比他哪怕有了六七年工作经验,也没那么容易要到满意的薪资,问我是不是技术这条路越来越不吃香了。

实际上那并不是真相。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单纯的表层技术越来越快的更新和迭代。不论是技术岗位,还是产品、运营、市场的岗位,经常能看到更加高效和有效的新技术/方法出现。

但这不意味着经验低价值论,更不意味着表层的技术可以产生持续的竞争力。我们在修炼内功时所了解到的道理、学到的经验、方方面面的积累,相比快速更迭的表层技术,更具有扎实的干货价值。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是一场马拉松。做好内外兼修,可以保证你在后半程有足够的体力超越一个又一个对手。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1、对标优秀的人,向优秀的人学习

有一个可以不断学习的对象,这个人可以是行业内的顶尖的人才、可以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达人、也可以是在某个细分领域深耕的大牛。

借鉴优秀的人如何思考、如何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并努力超越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你避免走弯路,也可以不断激励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2、坚持行动的积累,也要看清路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坚持行动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不过同时也要避免陷入琐碎的细节中,不能从更结构化的层面来思考问题。具体的做法就是不断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归类、总结,建立关于某个领域属于自己的思维结构。

3、不断的思考、回顾和试错

行动之后会有结果,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需要围绕结果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准备再次试错,且需要进行定期的回顾,总结经验并提炼出更加有用的方法论。

4、给自己更高的要求,不断丰富知识体系

第4点也是最能分出差异的一个方法。前期的积累和行动,可以让我们取得一定的成就,甚至在某个领域建立核心竞争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在其他领域也获得同样的成绩,尤其是当我们角色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切换的时候。

这时候需要给我们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当能够把不同领域的底层思维融汇贯通到一起,也就是建立我们所说的“通感”,会发现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快速的取得进步。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四、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是近期关于学习的一些体会,我们现在不缺能够提供足够新足够酷的方法的人,很多人都在做这样的容易在碎片化时间,吸引注意的事。

但如果你仔细观擦,会发现这些很快就会被淹没在新的方法、新的噱头中,你也很容易继续去追求新的方法和技术,而这些对你来说,除了一时的快感,没有产生任何价值。

所以一直建议,去了解更加底层的思维、底层的认知,了解这些不会轻易更迭的方法,才可以让我们的学习之路更加高效和有价值。

无法应付工作压力,进步太慢?“通感”四要素,高效学习必经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