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始建於1947年的山西省陽泉市白羊墅煤礦,位於中國目前產煤最多的大型石炭三疊紀煤田——沁水煤田的東北邊緣,在陽泉市東南6公里處,距平定縣城5公里。

1980年以後,白羊墅煤礦擁有了幾輛運煤卡車,車門上寫著大大的三個字“白煤礦”,這是白羊墅煤礦的簡稱。汽車跑在路上,好多人看了總會不解地問:“煤炭不都是黑的嗎,怎麼還會有白煤?”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1975年的山西省陽泉市白羊墅煤礦(武定國 提供)

作為白煤子弟,我非常高興地告訴你:白羊墅煤礦生產煤炭真的就是白煤。

無煙煤:煤炭中的貴族

所謂的白煤,不是說煤炭的顏色,而是指它的質地:淨若烏金,觸之不染,燃之無煙、餘燼成灰。

這種煤,就是我們常說的無煙煤。

無煙煤,俗稱白煤或紅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其固定碳含量高(一般在90%以上),揮發分產率低(一般在10%以下),熱值高(約8000-8500千卡/公斤)。

無煙煤主要特徵是:黑色堅硬,有金屬光澤,密度大,硬度大,燃點高,燃燒時不冒煙、無異味,以手摩擦不致染汙。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山西省陽泉市生產的優質無煙煤(資料圖片)

我國目前有六大無煙煤基地:北京門頭溝、山西晉城、河南焦作、河南永城、寧夏神華、山西陽泉,其中,山西陽泉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和加工基地。

舊時,北京是一座以燃煤為主的城市,尤其是到了嚴寒冬季,煤炭的需求量相當大,四九城裡街道衚衕到處都有煤鋪銷售煤炭。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北京阜成門原名平則門,是距離門頭溝最近的一座城門,故而得“煤門”(資料圖片)

人分階層,用煤自然也各有檔次。皇帝和王公貴族燒煤,多用質量最佳的寧夏太西煤。此煤產於寧夏石嘴山市汝箕溝礦區,不僅烏黑晶亮,潔淨如玉,燃之無煙無味無嗅,而且灰分低、含硫少,發熱也高,在火爐中充分燃燒後基本沒有渣滓,全是灰白細膩的粉末,不用鐵釺子捅,就全漏到爐坑裡了。

富裕人家則燒山西平定的煤炭,就是老北京常說的“白煤”,這種煤易燃禁燒,無煙無嗅,火力猛,火苗衝,但價錢貴點。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普通百姓日常生活離不開煤炭(資料圖片)

一般的旅館、飯店、煉爐房等,常燒大灶,多愛購買京西北山所產的“紅煤”。之所以稱之為紅煤,是因為這種煤有些煤塊上有一層紅色水鏽。此煤質地較硬,容易成塊,火力強盛。而居家百姓,取暖做飯,使用小火爐,則喜歡購買京西南山所產的“高末”,此煤炭質地較軟,容易成末,火力溫和均勻,不易爆裂。當然,這兩種煤炭的價格,相對寧夏太西煤和山西白煤而言,還是較為便宜的。

晉城所產塊炭尤為令人稱奇,其色澤晶瑩光亮,溫潤如玉,燃燒時焰色如蘭花,素有“白煤、香煤、藍花炭”之稱,工業用、民用均俱佳,曾被英國皇室選為壁爐專用煤。

石涅:煤炭最早的名字

煤炭最早的名字,是石涅,或涅石。涅,意為染黑,涅石,即一種黑色的石頭,這個名字與煤的特徵較為接近。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先秦古籍《山海經》中記載:“北次三經之首,曰太行山,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多涅石……又東三百五十里,曰賁聞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據有關專家考證,“孟門之山、賁聞之山”,位於現在山西省吉縣西部的河東煤田南段,文中提及的“涅石”即明礬煤。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由此可知,山西煤炭至遲在戰國時期即被人們發現,這是我國記載煤炭最早的歷史文獻,距今已有2600年。但事實上,據一些考古發現,先民們發現、開發和利用煤炭,應該比《山海經》記載的時間還要早得多。

煤炭:這一名字最早出現在宋朝

中國是世界上發現、開採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國家之一,比歐洲早1400年,因為歷史久,煤的別名也多。

周代已出現“卝人”這一稱謂,“卝”即“礦”的古字,就是礦場管理人員。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戰國時期,稱煤為“每”,這一記載見於《墨子》;到了漢代,人們在利用炊爨(cuàn)做飯取暖的同時,逐步用石炭取代薪柴(木炭)來治鐵,石炭即煤炭;魏晉時期,煤炭又稱石墨,晉代文學家陸雲在給其兄陸機的信中就提到了石墨:“一日上三臺,曹公藏石墨數十萬斤。”

到了宋朝,“煤”這一名稱第一次出現。南宋周密《志雅堂雜鈔》卷下的注中即有“石炭即煤”這句話。“煤”,自此成為煤炭的正式名稱。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在宋代,煤炭已成為冶煉、燒石灰、燒磚、製陶、釀酒等手工業行業的重要能源,對煤炭的大量需求,使得“仰石炭以生”的民戶數量大增,也因此,宋代成為了我國封建時代煤炭業發展最快的一個時期,採掘、冶煉行業都獲得巨大的進步和發展。《宋史·食貨志》曾記載:政和初年,有大臣向朝廷進言說:“河東鐵、炭最盛,若官榷為器,以贍一路,旁及陝、雍,利入甚廣,且以銷盜鑄之弊。”由此看來,早在宋代,煤炭不但從生活領域進入生產領域,也廣泛進入了商品市場,成為商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煤炭利用的一個大飛躍。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明朝崔銑在其編著的《彰德府志》中把煤稱作“烸”,據《集韻》:“烸,許亥切,音海,燥也。”這應該是指煤炭的功效,意即可用以烘烤,使物品乾燥。明朝也把煤炭稱為石炭、煤、煤炭,如明朝景泰著的《寰宇通志》中記載:“石炭,煤,出宛平、方山縣。”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古代採煤圖,井下毒氣排出(資料圖片)

到了明末清初,我國的煤炭開採達到了一個鼎盛階段,煤炭廣泛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之中,政府對煤炭開發的重視程度和監管力度非常之大,傳統的採煤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這個時候,關於煤炭的名稱比較多,如康熙年間《太平府志·物產》記載:“土石品有白土、石炭、石墨、膏風……”書中註明膏風即掘地而出的“黑土”,並說明這種土,點著了可以做飯,火焰呈綠色;乾隆年間《日下舊聞考·物產》中說北京房山地區出產“煤石”;光緒年間《威寧縣誌·物產志》中關於煤炭的名稱有“石炭、柴炭、油炭、糠炭”數種。

煤炭:千奇百怪的“小名”

除此之外,另據古代一些地方誌及歷史文獻記載,有關煤炭的稱謂還有很多,如:炭炸、肥炭,這應該是指有煙煤;炸子,這是指從地上或地下采掘出的未經篩選加工去掉矸石、黃鐵礦等雜質的原煤;焦子,指烘去濁煙的煤炭,類似於現在的用於冶煉鋼鐵的焦炭;賁煤,即《山海經》中所載的“賁聞之山”,也就是山西出產的無煙煤;夯炭,指一種有微煙的煤炭。草煤、炭泥,指一種掘自稻田、可以燃燒,但火焰不甚旺的煤。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此外還有,煤土、煨炭,窯礬、石煤、烏石、火石、麩炭、柴灰、烏金、烏金石、墨巖、棡炭、木煤、煤根石、燃石、石窠炭、幹炭、嵐炭等等,不一而足。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這裡要著重提一下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這部鉅著系統記載了我國古代煤炭開採技術,包括地質、開拓、採煤、支護、通風、提升以及瓦斯排放等技術,書中把煤炭分為三種,即明煤、碎煤和末煤,並分別對其產狀、用途進行描述:明煤塊頭大如米鬥,產於河北、山東、陝西及山西,不必用風箱鼓風,只需加入少量木炭引燃,便能日夜熾烈地燃燒。明煤的碎屑,可與黃土和泥,做成煤餅來燒。碎煤有兩種,多產於江蘇、安徽和湖北等地。碎煤燃燒時,火焰高的叫做飯炭,用來煮飯;火焰平的叫做鐵炭,用於冶煉。碎煤先用水澆溼,入爐後再鼓風才能燒紅,以後只要不斷添煤,便可繼續燃燒。末煤呈粉狀的叫做自來風,用泥水調成餅狀,放入爐內,點燃之後,便和明煤一樣,日夜燃燒不會熄滅。末煤有的用來燒火做飯,有的用來鍊銅、熔化礦石及升煉硃砂。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古人一般把碎屑煤末稱為煤,成塊的稱為炭,合起來稱作煤炭。另外,在一些古籍中,根據煤炭或煤炭燃燒後火焰的顏色,將煤分為黑煤、紅煤、蘭炭、黃煤、紫煤、綠火煤、灰煤、青煤等;根據煤炭燃燒後散發出的氣味,將煤稱之為香煤、臭煤、臭炭等;也有根據煤炭的硬度,將煤分為硬煤、軟煤、煤泥等;還有的根據煤的外形,將煤炭分為獸炭、塊炭、末煤、粉煤等等。

煤炭:人類文明進步的巨大動力

“地爐玲瓏石炭紅,土床蘆簟覺春融。一窗明月江南夢,恍在重簾暖閣中。”作為祖祖輩輩生在煤鄉、長在煤鄉的人來說,冬天生爐取暖、每日燒煤做飯的記憶,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揮之不去、溫暖如斯。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沒有什麼能比火的影響如此巨大。從夸父逐日到普羅米修斯偷火,從“長明燈”到“拜火教”,從鑽燧取火到火鐮火柴的發明,文明進步的每一個腳步,都深深烙刻著火的印記。

煤炭的發現、開發和利用,為人類的生存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和無可替代的能源,為人類文明的延續與繁榮增添了光和熱。

趣話煤炭(一):你知道煤炭有多少個“小名”嗎

中國古代煤炭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凝聚著中國人民的聰明智慧與發展實踐的偉大成果。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產煤國和第一大煤炭消費國的今天,對漫長的中國古代煤礦發展歷程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梳理,以從中汲取歷史的智慧,更好地服務於當今的煤礦現代化建設,很有必要。(張文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