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天險,從懸崖發起攻擊,還是兩次,這支部隊不簡單

眾所周知,朝鮮半島以山多而著稱。在著名的三八線上聳立著數不清的高山深谷,其中最高峰是海拔1400多米的華嶽山。看起來1400多米的海拔似乎並不高,但是與周圍600到1000米的群山一比,就顯得格外突出。

而且華嶽山南坡緩而平坦,北坡卻極為陡峭,和它北面的中峰山、石龍山構成了一個鐵三角。只有在它北面的中峰山和石龍山之間的山谷有一條僅可通行1人的小路與之相連,上山可以,但兵力完全展不開,只會成為靶子。


面對天險,從懸崖發起攻擊,還是兩次,這支部隊不簡單


這就是1950年12月,志願軍六十六軍196師586團將要面對的困境,他們的任務就是打敗當面華嶽山上的韓軍第2師團,突破三八線上最高峰。

當志願軍586團來到三八線,雖然這些官兵打過很多硬仗惡仗,看到華嶽山還是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一座白茫茫的雪山高聳入雲,通向頂峰的小道兩側佈滿了韓軍的地堡和鐵絲網,可以說真的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總攻定在1950年12月31日晚,只有5天時間了,怎麼辦?強攻,肯定不行。地勢險要就不必說了,氣溫又低,這一帶的地勢又不易發揮炮火的作用,因此必須在衝擊發起時趁夜暗進行偷襲,不然難以達成突破效果,更不用說之後的穿插分割包圍了。

面對天險,從懸崖發起攻擊,還是兩次,這支部隊不簡單

可以,面對如此險要的華嶽山,更是在零下20度的嚴寒天氣,這談何容易。

志願軍586團團長黃敬如,政委張震宇認為必須進行深入韓軍的華嶽山偵察。於是副團長顧元勳親自帶領偵察兵出發了。

進入白茫茫的深山老林中後,顧元勳越看越心驚,韓軍地堡的射擊孔全部對著上山的小路,完全沒有死角。正當顧元勳愁眉不展時,他發現中峰山北側面有一道狹隘的山脊,沿著這道山脊連續翻越4個山頭可以通向中峰山。而中峰山上的韓軍地堡全部對準山谷中通往華嶽山的小路,小路封鎖雖然嚴密,卻成了是個破綻。


面對天險,從懸崖發起攻擊,還是兩次,這支部隊不簡單


顧元勳決定一探究竟,順著這道山脊翻過4個山頭到底能不能上中峰山?一探之下顧元勳大喜,山脊雖然難行,還經常遭遇峭壁,但是能通到中峰山,不光能上去,上去後直接就到韓軍設置的鐵絲網前。那邊的韓軍只盯著山谷,根本不會想到志願軍會從懸崖峭壁一側發起突襲,草草安置了一些鐵絲網,就以為萬事大吉了。拿下中峰山後,再順著中峰山和華嶽山之間的山脊衝上華嶽山。

於是志願軍586團命令偵察連假裝在中峰山和石龍山之間的山谷修築通上華嶽山的道路,以迷惑韓軍。另以2營為突擊營,以4連為突擊連。1950年12月31日19時,志願軍戰士沿著副團長顧元勳偵察的道路在冰天雪地中奮力攀爬,向中峰山前行。

韓軍果然沒有料到這一招,他們注意力全在假裝修路的偵察連身上,根本沒想到如此嚴寒的天氣居然有人膽敢攀爬懸崖,經過短時間的急促交鋒,中峰山的韓軍一下子就被趕了下去。

4連沒做任何停留,繼續向華嶽山爬去。這時計劃外的一幕出現了,華嶽山遠比中鋒山要高,志願軍雖然偷襲中峰山得手,但華嶽山的韓軍也發現了志願軍,韓軍機槍猛烈掃射,把4連牢牢壓制在山崖上。4連一下子落入進退兩難之際。


面對天險,從懸崖發起攻擊,還是兩次,這支部隊不簡單


這時4連尖刀班的副班長侯伯鎖突然靈機一動:我們從懸崖峭壁爬上中峰山,那就再從側面的懸崖爬上華嶽山。兩名戰士朱丙功和李子玉跟隨侯伯鎖一起出發。果然,侯伯鎖這個機靈鬼想的一點都不錯,攀爬過程中沒有遭遇任何一個韓軍。而且無巧不成書,三人爬上後正好在韓軍機槍火力點後側。三個人悄悄的在雪地上一點一點匍匐前進,爬到韓軍機槍手背後時,突然同時躍起,用刺刀將韓軍機槍手捅死,然後拿起機槍對著周圍的韓軍就猛射。

神兵天降,華嶽山頂的韓國軍隊一下子就嚇破了膽,直接逃下了山,甚至都不看一看上來的志願軍其實就三個人,完全可以馬上組織反擊。

憑藉官兵們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的精神,志願軍586團輕取三八線上最為易守難攻的天險,此時的時間正好是1951年1月1日0時0分。586團4連成為志願軍中第一支突破三八線的部隊,後被授予“首破三八線英雄連”。

大家別看我說的輕巧,這一戰,586團戰鬥傷亡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是全團官兵為了這種嚴酷的環境中隱蔽接敵,1000多人被凍傷,特別是手和腳,都凍的不光是發紅,而是發紫潰爛。然而全部官兵都咬牙堅持,沒有一人叫苦沒有一人掉隊,半個晚上攻克三八線上最大天險。放眼全世界軍隊,這是隻有志願軍,才能創造的奇蹟。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