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觀天下
印度和俄羅斯都沒有芯片製造的能力。俄羅斯的半導體產業走了“錯路”,印度的半導體產業走了“彎路”,並且投入不足。
俄羅斯的芯片製造
近些年來,俄羅斯的經濟有所好轉,但是仍然無法與上世紀蘇聯解體前相比。當初蘇聯的電子科技並不比美國落後多少,但是後來前蘇聯在早期發展電子技術上走了一條錯路。集成電路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核武器高速發展的時期,蘇聯在實際試驗中發現,集成電路對核爆炸電子脈衝毫無招架之力,因此認為集成電路不適合核戰爭,所以走向了電子管小型化的道路。
俄羅斯的經濟一直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制裁,科技芯片和電子元器件主要以靠進口,只有小部分領域如航天領域的芯片自己研發製造。自從烏克蘭以及克里米亞事件後,西方制裁俄羅斯無法從美國採購電子零部件,俄羅斯也不得不走線上自研道路,據說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80%採用了西方國家的電子原件。
印度的芯片製造
印度不缺乏芯片設計人員,但是芯片製造領域幾乎為零。為了構建半導體制造生態系統,印度與AMD、臺積電等進行了商談,計劃在印度建立晶圓廠。過去20多年,ARM、高通、英特爾等半導體公司,已經在印度建立了設計和研發公司,幫助印度培養了一批關鍵人才,印度希望利用這些人才發展半導體制造生態產業鏈。
目前,印度仍然沒有商業的半導體制造廠,只有兩個實驗室,用於生產國防和空間需求的芯片。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仍然希望能在2020年實現芯片的完全國產化,獲得技術的自主,也表明了印度已經意識到芯片自主化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新。2020年馬上就到了,不知道印度的芯片製造業走到了哪一步。
總之,全球的高端芯片製造業,晶圓製造等,仍然分佈在韓國、日本、美國、德國等這些發達國家,我國的芯片製造業也在逐步崛起。俄羅斯、印度的芯片製造業相對落後一些。
Geek視界
單論芯片的製造環節的話,有兩種類型的公司是有製造能力的,分別是代工廠和IDM公司。代工廠是專門為芯片設計公司提供芯片製造服務。IDM公司則是自己設計芯片,同時自己製造芯片。
1、從全球晶圓代工排名看區域分佈
可以從拓撲研究院關於晶圓代工排名來看,前九大代工廠佔據全球99%的市場份額,其中地區分佈也都是在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大陸地區、以色列、美國。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地區有大型的代工廠。
2、IDM公司分佈
根據2017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企業分佈,我們看到全球前十大半導體企業中,除了高通、博通是fabless 設計公司,IDM佔了8席,而且前十大廠商佔據了全球58.4%的市場份額,地區也主要分佈在韓國、美國、新加坡、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印度和俄羅斯在這裡基本看不到。
綜合來看,在晶圓製造方面,全球分佈區域集中在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沒有俄羅斯,也沒有印度。
全民說芯
前面的回答不對啊,蘇聯有過芯片製造能力,俄羅斯沒有,印度也有芯片製造能力,不過處在幼兒園水平,而且按經典的“印度速度”前進——規劃佈局宏大,落地大打折扣,最後不了了之。前面回答認為芯片製造工藝非常複雜,所以兩國搞不定,其實這是不瞭解芯片發展規律。
芯片最初也十分簡單,最原始的芯片只有四個元器件,英特爾4004處理器僅有2250個晶體管,是用手工畫的設計圖(現在是電腦軟件)。
而且蘇聯在冷戰時期採用了一套頗具特色的芯片發展模式:山寨。從真空管到英特爾的8086CPU、PDP系列小型機,都是原汁原味山寨,並有一一對應的型號。
俄羅斯人收藏的各種CPU
既然是山寨,也得有自己的芯片產業:烏克蘭是電子信息工業基地,白俄羅斯是半導體工業和微電子工業基地,波羅的海三國也承接了部分。只是隨著蘇聯解體,這點薄弱的芯片產業也隨之分崩離析。
說過蘇聯,接著說印度。
印度的芯片產業起步於2005年,還出臺了刺激政策,但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攪局,計劃擱淺。到2012年,印度終於再次啟動半導體產業本土化規劃,出臺電子政策(M-SIPS),而且夢想很大,包括電子零組件及半導體、國防電子、車用電子、產業電子、戰略電子等,並據此規劃了200個電子製造業聚落,還撥款成立了電子發展基金(EDF)
如果全部落實,韓國都要被三哥甩到身後。
各國芯片設計製造水平
結果是,6年過去,印度的芯片產業還是一片莽荒之地,本土芯片製造上,沒有一座晶圓廠,芯片設計處於幼兒園水平。
印度芯片發展遇困的問題,歸結起來主要有:
投入少,電子發展基金(EDF)的額度到2018年才增加到1.11億美元(確認過,數字沒錯),這麼少的資金,別說建晶圓廠(一座合格的晶圓廠至少3億美元起步),都不夠設計一款先進手機SOC芯片(起步價2億美元左右);
電子發展基金(EDF)搞扶持沒有重點,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平均一家芯片設計初創企業僅能分到數百萬元人民幣,而且必須和政府官僚關係非常好才行;
基礎設施尤其是電力短缺,成了芯片製造的攔路虎,2013年,印度硅谷班加羅爾所在的卡納塔克邦拒絕了一家芯片製造商的辦廠申請,拒絕的理由是環保壓力,真正的理由是當地脆弱的電力滿足不了芯片製造廠的電力需求;
官僚辦事效率低下加貿易保護,使得外資芯片廠也很難在印度立足。以色列寶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就是最好的例證,它在2012年進軍印度,打算在印度建設12英寸晶圓廠,為保證計劃落地,寶塔半導體還與IBM以及印度Jai Prakash Associates組成聯盟,Jai Prakash負責提供資金,IBM負責供應制程技術,Tower則是提供晶圓管理,結果項目被印度地方政府一再拖延,導致合作一拍兩散,12英寸晶圓廠成為紙上畫餅;
不過,印度芯片業經過14年努力,還是有一些成果,比如製造並設計可用於機頂盒與物聯網的小型、低端芯片,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但更高端的芯片還是空白,所以在世界芯片行業排名上沒有三哥的位置。
總之,相對於俄羅斯,印度在芯片製造和設計上還是有一定基礎的,並且不缺雄心壯志——現在,印度又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芯片完全自主化。
魔鐵的世界
感謝您的閱讀!
告訴大家一個你們想不到的事實:印度和俄羅斯都有芯片!
印度的登月計劃的失敗,反而讓我們不敢小瞧印度的科技實力了。我從小所被一些老師教育的是:印度的軟件實力比中國實力上的多(事實上,現在印度這方面已經沒有了特別大的優勢)。那麼,印度有芯片嗎?
印度理工學院,可以和哈弗媲美的大學,前段時間發佈了首款自主研發CPU——“Shakti”!這款處理器是在2016年的時候開發的,基於開源的RISC-V指令集架構(想到了阿里平頭哥發佈的玄鐵910),這款芯片有著令人驚喜的特點,它分為六個系列,分別是:
針對物聯網的E系列;微控制器檔次的C系列;移動,存儲,網絡應用的I系列;面向主流消費市場,(可能是手機)M系列;工作站和服務器的S系列;以及高性能計算的H系列(可能考慮超級計算機,服務器領域)。我們再將目光關注到俄羅斯,看看俄羅斯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的芯片呢?
你可能知道俄羅斯的前身是蘇聯,而蘇聯在半導體已經頗有成效了,而俄羅斯目前的半導體,實際上也是繼承了前蘇聯的優勢。
在1984年誕生的當時蘇聯的超級計算機M13,成為了當年世界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它其實是為了新一代遠程預警雷達信息處理而研製的。我們瞭解這些,只是為了告訴大家,俄羅斯確實繼承了蘇聯芯片方面的一些優勢。
在目前,俄羅斯公司Moscow Center of SPARC Technologies (MCST)已經在半導體的發展中頗有成效了,比如在2015年的時候,推出的Elbrus-4C,這款號稱可以比肩英特爾的 Core i3和 Core i5處理器!
(它基於Elbrus 2000架構,採用65納米工藝製造,由臺積電代工,包含4個核心,工作頻率 800 MHz)
比如在2018年推出的R2000,使用的是SPARC V9指令集,並且主頻為2Ghz,8核處理器,28nm工藝製程。
不過,俄羅斯的芯片,民用優秀的並不多,大部分還是軍用芯片,一般都是自己生產,除開部分不涉及安全的會從其他國家進口。
通過描述,你已經能夠知道,不管是俄羅斯或者印度都能夠製造芯片,只不過在國際出名的民用芯片中,它們確實沒有多大名氣罷了。但是,不可否認它們確實是有實力的!給我們的啟示:芯片當自主。
LeoGo科技
目前俄羅斯與印度都沒有芯片製造的能力,一顆芯片的製造工藝非常複雜,一條生產線大約涉及50多個行業、2000-5000道工序。全球芯片仍主要以美、日、歐企業產品為主,高端市場幾乎被這三大主力地區壟斷。
當然我們中國目前是所有發展中國家芯片最先進的國家,中國海思可以研製高端芯片,展訊也在中低端追趕聯發科,但在製造方面,差距較大。還需要努力在努力,相信我們中國,人家有的我們定會有,並且還會做的更好
雕刻時光WU
從分立電路到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單位面積(多層集成電路又有單位體積的說法)電子電路的密集程度越來越高。
集成電路的基礎是在硅質基片(一大堆高精尖指標)上通過激光刻蝕、化學燒蝕、光化學顯影等手段(又是一大堆高精尖指標)製作出一系列電阻、二極管、三極管等基本電路構造(電容、電感不容易——不是不可能——在硅片上製作出來,所以我們看到的集成電路板上往往是幾塊芯片周邊圍著一圈電容、電感器件),這一系列基本電路構造構成了可以實現某一種(單用途)、某幾種(多用途)、很多種(可編程...)電子功能的電路。
用"芯片"來稱呼的集成電路其集成度可以分為比較高、相當高、非常高、或極其高,其功能可以分為比較複雜、相當複雜、非常複雜、或極其複雜。
對於功能複雜到一定程度、集成度高到一定程度的集成電路而言,製造方面的困難反而不那麼"困難",能否把它構思、設計出來才是關鍵——如果不存在政治、經貿、專利等方面的利益博弈的話,拿著芯片設計圖找廠子做芯片和拿著時裝設計圖找服裝廠做衣服的路數可以說是大同小異。
印度和俄羅斯都有芯片製造能力,但它們規模化生產的能力達到什麼水平咱不瞭解,它們的實驗室生產能力水平咱也不瞭解。
看到這裡,諸位可能大怒:你這也不瞭解、那也不瞭解,你是來搞笑的嗎?
我當然不想來搞笑,請諸位再看下去:
① 咱國家的外部環境不太好,很多芯片不能買買買,必須自力更生,自家設計不出來就沒得用,設計出來、造不出來也沒得用。
② 印度的外部環境比咱國家好,很多芯片可以買買買,所以(起碼在目前階段)沒有大力發展芯片事業的迫切需要。
③ 俄羅斯的外部環境比咱還要差,其芯片設計能力和製造能力很少見於公開報道。但從它的各種產品(飛機、反導系統)反推,其芯片設計能力不一定比咱差,製造能力或許不好,但"有關部門"還是有辦法搞到正品行貨——雖然數量方面可能不夠多。
別小瞧印度,它現在是有各種短板,但萬一出個牛X人物(莫迪已經不錯了)開個頭、再發展二三十年...咱總得有個準備才好。
至於俄羅斯,小瞧它的人恐怕沒有,也不用我多說什麼了。
(印度和俄羅斯有芯片製造的能力嗎?)
冬眠覺曉68
有的,不過是軍用的。芯片這東西沒那麼神秘,本質就是個高度集成的微電子化的電路,理論上講,給足夠的時間,拿著設計圖紙,完全可以在足球場那麼大的一塊pcb板上用電子管焊一塊i7出來。真正的技術瓶頸是怎麼做體積小,發熱量低,成本低,成品率高,不然沒辦法民用,軍用的沒這麼多講究,中俄都可以自己造
嘮點大實話
芯片是一個很特殊很特殊的產業,因為只有高端賺錢,他不像其他行業,可以從底層靠微利一步步拱上來,你得一路鉅虧然後不停的研發追最新的技術,華為海思就是例子,從最早的k3v2開始一路虧損,一直到970這個型號才穩住,中間差了7代,也就是7年。。。。。。前期的投入和生產,全部都是虧錢的。。。
從以上可以看出,印度和俄羅斯,基本上不存在相關的產業鏈,因為他們沒錢,玩不起這種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鏈,全世界也沒幾個國家玩得起
康康36634266
俄國敢於挑頭與美國鷸蚌相爭,估計也不在乎什麼芯片系統谷歌安卓高通七納米,應該是有備而動。
喜果W
在2014年的TSMC2014技術研討會上,俄羅斯電子工程師們就展示了貝加爾-T1。貝加爾-T1於2014年底完成了研發工作,2015年年中成功流片,在製成樣片後,該項目得到了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以及《2008-2015年電子元器件和廣播電子發展規劃》聯邦專項規劃的支持,之後貝加爾電子公司向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下屬工業發展基金會專家委員會遞交了專項貸款的申請。在獲得工業發展基金的貸款之後,Baikal-T1開始小批量生產,直到最近,俄羅斯貝加爾電子公司大批量產貝加爾-T1芯片,產量規模為10萬片。俄羅斯軟件協會專家對貝加爾電子公司及貝加爾-T1芯片做出了評價,認為貝加爾電子公司是俄羅斯國內第一家基於微電子處理器系統的生產商。貝加爾-T1其實和國內華為海思、展訊、全志、瑞芯微等等ARM陣營IC設計公司類似,都是購買IP做集成的產物。不同的是,華為海思、展訊、全志、瑞芯微從ARM那裡購買IP授權,而貝加爾-T1從Imagination/MIPS公司那裡購買IP授權。俄羅斯目前電子元器件進口依賴程度已高達99% ,工業需求的芯片80%以上依賴進口。 至於印度,印度沒有強大的芯片產業,印度更沒有任何消費芯片製造商或供應商。印度確實有像HCM和ISRO這樣的小型機密軍事/研究芯片製造商。除了兩家政府公司(半導體印度有限公司(SCL)和BEL(巴拉特電子有限公司)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更大的企業製造。在80年代,SCL和BEL用於生產ASIC /晶體管,使用來自美國公司RCA的一些舊技術(許可),即印度Govt從美國政府獲得SCL用於製造一些ASIC(~2微米),EEPROM等用於ISRO和BEL。2018年11月,印度的第一個本土人才研發的微處理器薩克提(Sakti)問世了。這個處理器可以用在手機,監控攝像頭和智能電錶供電。薩克提(Shakti)是由印度馬德拉斯技術研究所設計,開發和引導,成功在製造微芯片半導體實驗室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研製,發言人表示這個成就將減少印度對進口微芯片的依賴和網絡攻擊的風險,使這個芯片成為通信和國防部門的理想選擇。 印度IITM RISE實驗室首席研究員Kamakoti Veezhinathan教授表示,該設計源於開源指令集架構,這是一套處理器理解的基本指令,稱為RISC V,可以對任何設備進行定製。這個成果只是個好的開端,與國際相比,印度在這方面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我認為印度幾乎擁有所有生產半導體技術人才,包括來自首席技術和管理機構的優秀人才,所需的只是資本和政治意願。印度總理莫迪推動的“印度製造”計劃會招攬所需的人才。印度僑民在美國,歐洲,臺灣等地的半導體公司擔任各種半導體制造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因此,印度和國外僑胞的半導體人才可以迴歸幫助印度的生產或運營半導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