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一起認識樹狀圖

什麼是樹狀圖?

  • 樹狀圖主要用於分類和歸納。
  • 樹狀圖(Tree Map)是學會分類思考的最佳方法。樹狀圖由一個個級別組成,像一棵樹的延伸,主題是樹根,樹杈和枝葉代表著主題的具體內容描述
  • 樹狀圖可以幫助孩子整理歸納一些知識、概念、分析事物的特徵。
  • 樹狀圖可以用於分類或者規整信息到不同的組別或類目。
  • 樹狀圖可以用於總結中心意思和細節。

什麼情況下會用到樹狀圖?

當涉及到以下關鍵字時,我們就可以用到樹狀圖。

  • 分類
  • 分類、排序
  • 分組
  • 分清楚主旨和細節
  • 給足夠的細節支撐
  • 不同種類的
  • 分類法

樹狀圖適用場景舉例

場景一:梳理人物關係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樹狀圖可以幫助我們梳理人物關係。

這裡畫了一張家庭樹的圖,人物關係是不是清晰明瞭?

場景二:認識自己或他人

比如:當你想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可以用樹狀圖進行歸納,比如你是....,你有....,你能夠.....。

舉例:我是Linda,我是一個女孩,我是上海人,我是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我有長長的頭髮、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皮膚、靈活的小手;我能夠跳新疆舞、我能夠唱流行歌曲、我能夠背古詩、我還能夠一次跳12下的繩......

參照下圖的樹狀圖格式,當你想向別人介紹自己或介紹他人時,就有格式可循了,方便且有條理。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場景三:給物品分類

比如:當閱讀《大熊的儲藏室》這本繪本時,其中大熊想給他的食物進行分類,可是怎麼分也分不好,最後小猴子幫助了他。

小猴子說可以先將食物按種類分類,分為水果、蔬菜、零食三類。最後再按大小分,這樣一規整,看起來就舒服多了,即不佔地方,找起來也特別方便。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場景四:輔助閱讀

比如:當閱讀《好餓的毛毛蟲》這本繪本時,毛毛蟲從週一到週日吃了很多的東西,我們可以時間將它吃的東西進行分類。

利用畫好的樹狀圖,複述這本繪本不要太簡單,整個故事的畫面感一下子就出現在眼前了。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清晰的瞭解毛毛蟲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吃了兩個梨,星期三吃了三個李子,星期四吃了四個草莓,星期五吃了五個橘子,星期六,毛毛蟲吃了一塊巧克力蛋糕、一個冰激凌甜筒、一條醃黃瓜、一塊奶酪、一截香腸、一根棒棒糖、一塊櫻桃派、一段紅腸、一隻杯形蛋糕,還有一塊甜西瓜。星期天,他吃了一片綠色的樹葉。

再比如:當閱讀《我的情緒小怪獸》這本繪本時,其中出現了各種情緒,那怎麼將情緒進行分類整理呢?

書上總共提到了五種情緒,分別是快樂、傷心、生氣、害怕、平靜,每種情緒又分別有一種顏色代替,且每種情緒有其代表的含義。最後還留下了一種粉色的情緒,我覺得那應該是愛。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我喜歡書》向孩子展示了一個豐富的、神奇的、有趣的書的世界,讓他們知道,書裡可以有好笑的事情,有恐怖故事,有童話,有兒歌、有恐龍,有怪物,有奇妙的宇宙,有知識,有強盜……有一切他們想到的和想不到的事情……撩動他們對閱讀的好奇和渴望。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 ★★ 任務:將書進行分類

《我喜歡書》這本繪本里提了很多書,各種各樣的書,請將繪本中提到的書按不同的類別進行分類,並用樹狀圖畫出來。

繪本中提到的書:

按表現形式分,有好笑的書和恐怖的書;

按體裁分,有童話故事、兒歌集、漫畫書和填色書;

按外形分,有胖胖的書和瘦瘦的書;

按內容分,有關於恐龍的書、講怪獸的書、數數兒的書、字母書、介紹太空的書、講海盜的書以及唱歌的書。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課後任務

我們今天學習了樹狀圖的分類方法,小朋友們可以去給自己心愛的玩具進行分類並規整好,以便下次找起來更加方便。另外也可以對自己進行一下總結,畫一張樹狀圖,向身邊的朋友正式介紹一下自己。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思維導圖 | 用樹狀圖精讀繪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