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山村栽出“幸福花”

羅家山村栽出“幸福花”

美麗羅家山村容村貌展新姿。 劉生鋒 攝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讓臨縣三交鎮羅家山村變了。

過去,羅家山村青壯勞力多數外出謀生、貧困率高居、不足百人的留村村民守著1300畝的薄收農田……

現今,羅家山村在家貧困戶平均每戶收益8000餘元,全村人均收入近5000元;600畝紅棗林將打造呂梁一流的示範園;村裡7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早晚都可以免費在合作養老食堂吃飯……

羅家山是如何破解了紅棗產業發展難題和農村空心化問題,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新路的呢。

“黨員引領、全民參股、盤活資源、共同富裕的‘羅家山模式’,讓羅家山村換新顏。”臨縣新聞辦劉少偉說。

成立合作社開啟“致富門”

羅家山村,位於臨縣三交鎮西南部,是一個自然村。

2014年,貧困戶建檔立卡時,該村185戶,貧困戶就有62戶。

村內山峁相連,溝壑交錯,溝溝裡種棗,坡坡上放羊,是該村多少年的生活軌跡。

2018年初,由羅家山村外出務工返鄉的“能人”牽頭,以村民擁有的棗林面積為基數入股,以眾籌股的形式,籌集資金93750元,成立了核心社員股份制模式運營的“臨縣羅家山紅棗專業合作社”。

成立後的合作社對流轉村內的600畝棗樹林,採用統一、科學、標準化管理,使紅棗的產量和品質得到雙提升;併成立了四隊一中心(即種養管護隊、植樹造林隊、基建工程隊、農產品加工隊及休閒農業開發中心),組織農民參與並承攬各項業務,拓寬增收渠道。

目前,羅家山村包括全部貧困戶在內,全村98%的村民加入了羅家山紅棗專業合作社。去年8月,由山西省駐京辦名優中心牽頭,在北京山西名優產品展廳為羅家山舉辦了紅棗樹認領活動,認領紅棗樹700餘棵,共收益21萬餘元,解決了羅家山紅棗產業合作社運作經費困難問題。

今年,合作社進一步完善了認領紅棗樹方案,力爭實現認領紅棗樹再增加1000棵的目標,預計合作社今年的紅棗可通過認領的方式全部銷售完。

盤活資源搭建“幸福橋”

去年,已受益的羅家山人堅定了發展信心,2019年村民在合作社的牽頭下,整合村裡資源,組建山西羅家山農林牧集團有限公司,向外拓展承攬植樹造林、土地開發、建築施工工程、小雜糧加工等業務。成立棗芽茶廠、掛麵廠、釀造廠;配合山西青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做好穀物、高粱及其它具有代表呂梁地域意義的小雜糧的實驗種植。

同時,他們依託羅家山養殖專業合作社購買了雞苗2000只,按每戶5只發放給村內老年人自行養殖,合作社最終以15元/斤的協議價格回收後,再統一向市場轉賣,幫老年人賺取了一點養老費用。延伸產業鏈條。啟動了佔地7000平方米的制粉廠建設項目,新建了用傳統工藝製作的醋酒作坊,新建了紅棗文化廣場、合作社辦公場所、6個文化小院、兩院民宿和一家農家樂餐館。下一步,將繼續引導村民把自家閒置房屋改造成民宿,開發“住農家、幹農活、吃農家飯”等體驗式休閒農家樂項目,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業務。

完善基礎設施栽起“幸福花”

隨著村內產業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強,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也開始擺上議事日程。

該村提前謀劃鋪開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工作,全面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拓寬並綠化村主街道和出村公路5公里;鋪開了荒山荒坡綠化項目,建成了縱深170餘米的農副產品儲藏土洞。年內即將上馬260畝荒溝造地項目。

為了推動鄉村振興,羅家山紅棗專業合作社利用村內廢棄古舊民居,打造了6個古民居文化小院,分別佈置為民俗文化院、農耕文化院、居家文化院、工匠文化院、紅棗文化院、棗木傢俱擺件文化院;利用閒置磚窯民居,打造了2院(8孔窯洞)標準化民宿客房,開設1處農家樂餐館;結合村內民俗、鄉村旅遊等項目,組織羅家山大嗩吶和大秧歌表演,積極打造羅家山村為嗩吶文化村。

與此同時,為解決村內70歲以上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羅家山村創造性地提出了公益與養老互補的理念,組織了40餘名70歲以上的老年人負責每天清掃村內衛生,由合作社免費給他們提供一日三餐,有效解決了村內衛生和老年人的吃飯問題。

本報記者 歐志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