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死去的方式,從來都一樣

“幫我把受傷的腿綁一綁。”

麥克海爾伸了伸那隻從雄鹿53分加時中拖出來,又被裡克馬洪踩到骨折的左腳,接著說道“我要上場了。”

1987年季後賽,麥克海爾拖著受傷的左腿場均出戰39分鐘,這條腿在與活塞的纏鬥中被當作靶場裡的紅心,像又被拆掉一個輪胎的破舊老爺車一樣每挨一記黑腳就發出滋呀滋呀的悲鳴。

那之後,拉里伯德用一記搶斷超越了比爾拉塞爾的“哦,傑克......”、超越了86年G6伯德自己的“心手相應”,超越了凱文加內特在08年奪冠後的“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成為了凱爾特人歷史上最偉大的瞬間並順手挽救了這個賽季。[1]麥克海爾跟隊走完了全場,忍痛和湖人打了一個權柄推移的系列賽,黯然離去。

伯德在下一次遇到活塞中被羅德曼做成了串烤鳥翅,麥克海爾再也沒找回“歷史前五地位單挑手”的天賦,波士頓就此遠離了這個時代的中心,這過程並不可逆。

[1]:我說的是拉塞爾拿到第十一個戒指後的採訪,號稱歷史前三偉大球隊的86凱爾特人奪冠那場伯德的超級表現,還有08年加內特奪冠的賽後採訪。但“THE STEAL”還要位居三者之上,這是《RED ARMY》在2013年下的結論。

王朝死去的方式,從來都一樣

歷史機械重演的方式,總是枯燥到讓人厭倦。

兩名被BRIDGE的《老大》洗腦都想去泡范冰冰的超級巨星毀掉了世紀初的湖人,“哦,霍利已經老了,他並不是總能命中關鍵投籃”替他們的棺材板蓋上了釘子。

科比強忍著的指頭傷勢還是沒能閃過時代交替間落下的處刑巨斧,菲爾傑克遜失態的對著大加索爾怒吼,瘋狂錘擊他的胸膛,試圖喚醒那已經不復存在的激情和湖人的尊嚴。

剛剛打出歷史最偉大表現之一的奧拉朱旺,突然就變成了一個只想每天玩玩逗貓棒連貓砂都懶得扒的晚年英短;德維恩韋德好像一夜之間失去了神速力,在倫納德的防守下看起來就像尷尬的斯馬什帕克;賈巴爾的衰老與魔術師的艾滋好像分別發生在昨天和前天。

偉大球隊的死亡似乎總在一瞬間。

他們因為各種類似於“被選召的孩子”一樣的巧合匯聚頂級天賦、手頭總是握著幾個物超所值的超級新秀或者中段合同快速崛起、然後又因為傷病、因為中段球員/超級新秀希求更大的合同分崩離析,所有的故事中總有一個事後看來清晰的節點標誌著美好的日子一去不返。

關於金州勇士,我聽到了三次橫樑彎折的聲音:

橫樑傾斜15°:2018年西部決賽第七場,落後的勇士在球場上疑似失去了目標和防守溝通。比賽結束後,科爾親承“我當時感覺自己失去了對球隊的控制”,球員接受採訪時也坦言:“我們當時互相大聲埋怨,那感覺就像比賽結束後我們就要各奔東西。”

即使他們最後跨過了難關並在總決賽上橫掃對手,獲得了四年以來第三冠,這次採訪中流露的情緒還是在我心中成為了一片陰雲籠罩著這支球隊的未來,並促使我至少寫下了3篇文章。

作為一支志在三連冠的球隊,這發言和氣氛並不像1992年或者98年的公牛,也不像01年的湖人,對尼克斯的G7和對爵士的G5有著不輸於18西決G7的壓力,但無論是事後還是場上流露出的氛圍都不同於後來的勇士。

橫樑傾斜45°:在2019年常規賽對戰快船的加時賽中,追夢格林和杜蘭特因為一次進攻的處理方式產生了口角,感受到不被尊重的格林喊出了那句註定青史留名的“在你來之前我們就已經是冠軍了。”

我實在無法模擬出因為加盟擊敗自己的球隊飽受爭議,且敏感到會在推特上和網友撕逼的外來巨星聽到這句話並且目睹這個梗在全網瘋傳時的心情,但我清楚聽到了橫樑又被壓彎30°的噪音。

橫樑彎折60°:凱文杜蘭特在一次底線跳投後落地,腿部受傷。

“面對壓力時已經開始鬆動的傾向”+“團隊內部為地位產生的矛盾”+“球隊輪換陣容下降逼迫巨星接管受傷”=完美的活埋王朝公式,只差一個......因為榮譽感和媒體壓力產生的麥克海爾式熱血復出。

在凱文杜蘭特決定復出的新聞出現後,我幾乎是反射性的喊出“不不不不不不你們不能真的走上這條路”,但一切都晚了,故事嚴絲合縫的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伴隨著凱文杜蘭特跟腱裂開的聲音,我清晰聽到了勇士王朝橫樑徹底斷掉的聲音。

伯德的背與麥克海爾的腳,魔術師的艾滋和喬丹的激情,奧尼爾與科比的怨恨,科比的手指,韋德的膝蓋,再加上杜蘭特的跟腱,越過這個節點,於是一切歸於虛無。

王朝死去的方式,從來都一樣

傷病與倫拜亞斯的死亡把80年代末的凱爾特人變成了一場泰坦尼克號沉沒前情侶的苦情訣別;魔術師與喬丹的突然退役擊碎了球隊的長遠規劃;勒布朗離開了熱火,奧尼爾離開了湖人;科比時代的湖人則徹底亡於一堆帶傷老明星,歷史對勇士似乎還算不錯:

1.他們依然還有庫裡,一位上賽季常規賽27+5+5季後賽28+6+6配上六成真實命中率的超級後衛,只有05年的湖人陣容裡還有這樣的絕對天賦;

2.他們立刻引入了拉塞爾,一個剛剛進入全明星的年輕人,只有94年的公牛快速的做出了這種程度的補強;

3.格林和湯普森依然在陣容中,這種類似於皮蓬-格蘭特的框架依然保留,從一切的一切看,金州勇士似乎比88-92的凱爾特人、92-96的湖人還有後11、14的湖熱運氣都要好,怎麼滴也能撈到一個06後湖人或者9495公牛的重建軌跡。

畢竟你們可是還有一個前MVP帶兩個全明星呢,打不好還能怪陣容?

可是......真的能。

籃球絕非是一個只看隊內明星數目的運動,而是各個位置的綜合考量,舉兩個易懂的例子

1.如果我們把球員的平均水平看成6,MVP級別球員是10,全明星級別球員是8,那麼低於該位置平均水平的球員就只有4,再差一點的邊緣人和新兵蛋子就只有2。

一個位置上,能力值只有4和2的人如果不得不像8和10的人一樣大量出場,對球隊造成的負面影響不會低於8和10的正貢獻,但大多數人算能力時,一般只數8和10,從來不看2、4,或者6。

2.一支球隊除了單純的能力值累加,還要看各個能力值的球員分別處在什麼位置上。同樣舉一個極端點的例子,戈貝爾顯然是8+能力值的優質中鋒,但如果一個隊有十二個戈貝爾,這支球隊大概率只能變成鬼畜素材。

理由很簡單,大量的8+資源集中到了中鋒位置上,後衛和前鋒呢?大量的8+資源都屬於防守資源,進攻資源呢?換句話說,資源要平衡,這個平衡包括能力值6左右球員均勻的分佈在不同位置,以及均勻的分佈在攻防。

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是的,這兩個例子都屬於這個賽季的金州勇士。

王朝死去的方式,從來都一樣

勇士新賽季的傷病太多,且太巧了。

湯普森受傷,帶走了勇士僅有的幾個三分資源,讓勇士變成了一個只有兩個主攻手,但沒有空間的球隊;

考利斯坦和魯尼受傷,帶走了勇士僅有的幾個有防守的內線資源,讓勇士變成了一個護框、防擋拆、保護籃板和防低位一起爛,還爛的有理有據的球隊;

因為考利斯坦和魯尼受傷球隊缺乏大個子,不得不把僅有的資源向給內線救急傾斜,代表例子是勇士放棄麥金尼轉留克里斯,進一步加深了自己側翼資源的貧瘠。

這波傷病過後,除庫裡、格林、拉塞爾之外,現階段在勇士主要輪換陣容裡的其他球員,檔次拉的太開了。

一方面,勇士開賽的頹勢有被社媒時代下一場論特性放大的因素,3場比賽的樣本實在太小了,保不齊昨天這場比賽輸球是因為球員大姨媽來了,前天的比賽輸球是主教練家裡狗丟了忘了佈置戰術;

另一方面,勇士幾乎佔齊了我之前所說的配置問題:有全明星但輪換陣容檔次被拉開,攻防資源分佈過於畸形,位置資源比攻防資源還要畸形。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

——勇士每百回合狂丟119分,聯盟倒數第一。

——勇士每場對手有效命中率63.4%,又是聯盟倒數第一。

——自己的有效命中率只有46.4%,聯盟倒數第六。

庫裡和拉塞爾本來就不以防守著稱,防守好的內線已經全在替補席上,也沒有鋒線資源可以接管換防,格林一個人補不過來。勇士打不了蹲坑、防不好擋拆、做不好換防、體型吃虧一對一防守也很難被信任,只能守聯防賭對手投籃不準,而剛好他們這三場的對手投籃爆準;

格林的主攻能力不斷下滑,湯普森待在板凳席上,現階段能用的內線終結能力和拉空間能力都沒什麼亮點,勇士一堆新兵剛開始磨合,戰術素養和默契都不值得信任,連一些常規的手遞手和無球起手式都打不出來。

為了補防守,經常得上兩個甚至三個投籃不佳的前場,勇士徹底失去了給持球人突破的空間環境,拉塞爾長於投籃短於突破和造殺傷,庫裡也不能長時間頂著稀爛的空間在夾擊下衝擊籃筐,於是就變成了勇士今天頂人投準不準,對方防擋拆資源怎麼樣的遊戲。

恰好,勇士這三場頂人投爆不準,三分命中率只有31%。

慘啊。

王朝死去的方式,從來都一樣

對於勇士球迷來說的好消息是,這樣的情況不是硬性的,起碼魯尼考利斯坦湯普森們付出就能解決一大半,勇士還是能季後賽的有力競爭者,他們依然有著比較健康的長期框架;

但對勇士球迷的壞消息就是,這些玩意在本賽季,是大概率沒辦法解決了。

別的不說,湯普森和空間幾乎是常規賽末段前不可能搞定的事。搞不定這些,勇士只能靠庫裡玩命凱瑞撐進攻,但庫裡自己也有不能忽視的傷病隱患。如果邁爾斯真的打算讓庫裡格林湯普森三個人“我們一起在平靜中死去”,那就不可能在一個毫無希望的賽季裡讓後續幾年唯一的支點再次冒著繃斷自己的風險去衝季後賽。

非要我定性一下這個賽季勇士的規劃,那我只能說,在剛拿下拉塞爾並引援考利斯坦後,我相信邁爾斯和科爾還是帶著冠軍死去後的尊嚴打算在這個賽季狠狠打低估他們的人一耳光。但在湯普森歸期未定,開局又是一波傷病潮之後,勇士這賽季的心態可能已經變成了

“隨緣衝刺,不行就算,首先別再傷著球員”。

這是一個理性的選擇,但受苦的可能是球迷們。

王朝死去的方式,從來都一樣

雖然大多數勇士球迷在湯普森受傷杜蘭特離去之後就已經接受了王朝熄滅的既定事實,也在嘴上早就唸叨了無數遍潮起潮退是NBA的自然現象,但看到以往被定義成不奪冠就失敗的究極反派和全聯盟心中的大BOSS,被昔日打不過自己的球隊按在地上摩擦,時不時還被傷口上撒鹽嘲諷兩句,任誰的心裡都不好受。

球迷和球員一樣,都想迫切的從“離開了杜蘭特你們就完了”這類鋪天蓋地的輕視中做到些什麼但等來的卻是一個接一個的傷病和如此憋屈的開局。

確實,太堵了。

但這就是NBA上演過無數遍的事情。

88年季後賽被按在地上毆打的伯德,92-96變成熱血小魚腩的湖人,突然之間被公牛打崩的活塞,還有99年庫科奇帶隊輸的都快把牛角拿到菜市場賣的公牛;

05年的湖人球迷估計還沒從F4怎麼突然就輸了的錯愕中回過神來;11年的湖人球迷則還在相信03逆轉;14年夏天勒布朗宣佈迴歸騎士熱火球迷還是得咬著牙把新賽季的目標從“復仇”改成“衝擊季後賽”,故事就是這麼殘酷和突然,偉大球隊邁過節點,然後突然老去,萬人踩踏,在新的時代裡煙消雲散。

終有一天卡里姆再也不能暴打帕裡什,終有一天伯德只能被羅德曼幹,終有一天72勝10負的公牛要變成13-37的魚腩;奧尼爾變成了太陽打馬刺的負資產;科比只能在雷霆三少的圍毆去找自己上一次出手的反彈,勇士也終有一天不再打的過雷霆,庫裡也總會不能再日天,只是實在太倉促,不給球迷準備時間。

如果非要說一句正能量的雞湯來給結尾,我只能說:

歷史最終會銘記這些記錄和瞬間,GIF和數據最終能刻下球星統治的每一個節點,你看的還不夠多,所以還沒有完全把這一切當成一場認真的消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