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植组织的血运情况,应该如何评价与分析

10月2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医学转化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青岛世界博览城举行。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设备科与北京中科博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博锐”)共同研发的“便携式组织血氧检测仪及组织血运人工智能分析评测系统”作为唯一进入总决赛的医院项目,经过激烈的角逐,以总分第4的成绩在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作为“医学创新原始理念的提出者,医学创新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医学创新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医疗机构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临床工作者们也感触颇多: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作为一名临床工程师,同时也作为未来健康交叉的科研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研制对百姓、对患者、对祖国医疗卫生事业有用的医疗设备,为老百姓的“健康大业”服务,为患者的顺利康复服务,为医生的临床工作服务。

参加这次大赛,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欣慰看到这么多优秀的企业、优秀的医学工程科研人才、优秀的临床工作者都在努力通过科技创新,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为祖国的医疗事业、为百姓、为患者提供先进的医学装备,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健康中国”的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产品介绍

北京积水潭医院通过布局医工企联合研发,积极推动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便携式组织血氧检测仪及组织血运人工智能分析评测系统”项目组由该院手外科刘波主任医师、苏彦农副主任医师、王志新医生医疗团队;设备科芦铭副主任、屠峰工程师理工科团队以及中科博锐的企业团队组成。项目研制了一台无线便携式组织血氧检测仪,针对移植皮瓣、再植指的组织血运情况进行检测,帮助医护人员实时了解移植皮瓣、再植指的血运情况。设备采用无线便携式设计,体积小、重量轻,续航能力强,可实现随身携带、随时使用的目的。通过设备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大数据积累,搭建一套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的组织血运评价系统,主要用于再植组织的组织血运分析,使得医护人员根据设备反馈的信息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极大地增加手术的成功几率,同时可以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身体外观和功能,对于患者建立、恢复自信,重返社会起着重大的社会效益。


再植组织的血运情况,应该如何评价与分析


团队介绍

北京积水潭医院以显著的医疗特色和医、教、研、防综合实力成为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其脊柱外科、创伤骨科、矫形骨科、手外科、小儿骨科、骨肿瘤科、运动医学科和烧伤科的医疗技术达到世界及国内领先水平。在多年办院历程中,北京积水潭医院联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企联合攻关十年,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脊柱外科微创手术(CAMISS)的理念,创建了以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天玑”智能骨科导航手术体系。该系统拥有完全自主产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产品,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及四肢骨科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误差不到1毫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年在全国“十二五”科技成果展上被评为“十三项标志性成果”之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肯定。

北京中科博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培养出的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2017年获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医疗人工智能分会的发起单位之一。中科博锐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大量的高端科技人才,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计划等重大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