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融媒|「身边的典型」(7)陆治国

目前,安平县“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为进一步将主题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安平县坚持把开展先进典型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宣传身边典型,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引导和激励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坚守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


安平融媒|「身边的典型」(7)陆治国


左是侯玉田、中间是陆治国、右边是马金生(1933年7月担任安平县中心县委宣传委员、团县委书记)

陆治国,原名陆边奎,抗战时期改名陆治国。1910年8月19日生,安平县程油子乡南两和程村(现南二合村)人。普通农民家庭出身。青少年时期受大革命影响,参加进步学生活动。1925年12月入党,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建国后各个时期都做出了积极贡献。曾任中共保属特委委员、石家庄特委书记、冀中行署公安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北省公安厅厅长、省人民检察院第一任检察长、省高级法院院长、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河北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

安平融媒|「身边的典型」(7)陆治国

在革命年代,陆治国同志是出生入死的革命者。他曾经参与组建安平县,也是保属特委第一支武装力量,在艰苦的白色恐怖时期,坚持地下革命斗争。1933年国民党保定行营建立后,白色恐怖笼罩华北大地。尤其是1934年,保属特委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破坏,有的党员被国民党逮捕监禁,有的被迫离开安平外避,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经不住考验,纷纷脱离革命队伍。革命形势异常严峻。保属特委被国民党破坏后,转移到安平后赵疃村开展工作。1934年下半年,惟一坚持在保定领导革命斗争的保属特委委陆治国与深县党员侯玉田取得了联系,任命侯玉田为保属特委委员。1934年冬,保属特委委员陆治国、侯玉田、安平县委书记刘国生等决定建党的武装,陆治国将其家中准备盖房用的钱买了橹子和独抉枪,建立了有24支枪的革命武装队伍“打狗队”,这是保属特委第一支武装力量。主要任务是打击叛徒、土豪劣绅,保护盐民和贫苦农民利益。从而,陆治国与侯玉田以保属特委的名义领导特务队开展武装斗争,联络各县党组织恢复工作。陆治国侯玉田领导保属特委在安平的活动,使得革命的火种得以保存,为后来孟庆山来冀中组织抗日队伍、吕正操在冀中起义抗日以及河北组织的十万抗日大军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安平融媒|「身边的典型」(7)陆治国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河北省人民检察署正式成立,陆治国任第一任检察长,至1969年连任三届检察长,为纯洁党的组织,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了突出贡献。1993年3月31日他因病在石家庄逝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陆治国秉公办案,不徇私情。他是河北人民检察事业的开创者,是检察官的优秀代表,是廉洁正义的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