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102週歲老人長壽就靠兩樣“法寶”

家住萬航渡路269弄的蔡勗奇,是四和居民區裡為數不多的百歲老人。10月初,家人們剛給他過完102週歲的生日。鄰居們都說,蔡老先生真是越活越年輕。

在外人看來,老人完全看不出有100多歲的樣子,說話聲音洪亮,精神抖擻,讀書看報不戴眼鏡。老人的長壽秘訣其實很簡單,一是生活規律,二是心態平和,說起來容易但關鍵在於持之以恆。

静安102周岁老人长寿就靠两样“法宝”

■蔡勗奇坐沙發上

生活有規律 身體健康從不吃藥

如今,蔡勗奇和他的女兒蔡位瑾住在一起,老人的房間在一樓,女兒的房間在二樓。在老人10多平方米的屋子,只放著幾樣簡樸的傢俱,方桌作日常吃飯使用,小桌上有一臺吸氧機供老人平時吸氧用,再旁邊就是床和沙發。在沙發背後的牆上,掛著不少相框,從老人的父母到老人的後代,五代人的光影留痕都定格在一張張照片上。

蔡位瑾對周到君談到:“父親的生活很有規律,這是他在年輕時就養成的好習慣。現在一日三餐從簡,早飯是牛奶、雞蛋和麵包,午飯是餛飩、麵條,晚飯是稀飯配蔬菜。平時疊被子打掃房間從不需要子女幫忙。如果天氣好,老人早上和下午都要出門散步。老人經常走的路線是從家門口出發拐到武寧南路,再沿著武定路、延平路回到新閘路,走一個大圈鍛鍊身體。”

静安102周岁老人长寿就靠两样“法宝”

■蔡勗奇和女兒蔡位瑾坐在藤椅上

蔡位瑾介紹,他父親以前經常騎電動三輪車出去轉悠,每次都能認得回家的路,完全沒有問題。只是最近幾年,家人為了安全考慮,不讓他到太遠的地方,只在小區附近活動。老人沒有“三高”,身體也沒有大的疾病,一年之中從不吃藥。因為身體硬朗,老人在90多歲時還時常和家人外出旅遊,是左鄰右舍羨慕的對象。

蔡位瑾說,他父親在年輕時就是基督徒,一生都遵從他心中的信念和理想。對四個子女,父親沒有干涉他們的個人信仰,遵循信仰自由。父親在家裡從不發脾氣,無論對母親還是對子女也從不大聲說話,對鄰居也是以誠相待。父親對子女的唯一要求,就是要他們堂堂正正做人,做對社會有用的人,關心幫助困難人群。

蔡位瑾記得,小時候父母每個禮拜天都要帶他們去教堂做禮拜,烏魯木齊北路上的新恩堂,是他們家幾十年間每週都要去的地方。出門前,父親還關照每個人穿戴整齊,在做禮拜這件事上,全家人都是認認真真。現在,儘管老人的歲數已經過百,但每週仍然堅持去教堂。

静安102周岁老人长寿就靠两样“法宝”

■蔡勗奇老人的全家福

早年移民來滬 一生坎坷經歷

1917年蔡勗奇出生於福建,祖上幾代都是當地牧師,曾先後在福建和香港就讀教會學校。1940年代初期,他來到上海的柏特利教會擔任相關工作。後來,蔡勗奇被教會分配到了萬航渡路上的私立柏特利中學,擔任體育老師和宿管老師。老人住的小區就是當年學校的教職工宿舍,從那時起就一直居住在此,從未離開過。

據市西初級中學校史資料表明,1920年留美女博士石美玉和美國人胡遵理教士,在上海南市區創立了伯特利教會和伯特利醫院(今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後又於1923年創辦了私立伯特利中學,胡遵理教士是該校的首任校長。學校在當時是一所接受美國伯特利教會津貼的基督教教會學校。

蔡勗奇回憶說,學校裡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外地來滬和本地的孤兒,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不少人連親生父母和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為了方便管理,沒有名字的學生就隨校長的姓氏,所以後來在他的學生中,就有很多人姓“胡”。

在擔任體育老師期間,蔡勗奇向學生積極宣傳強生健體的思想,還經常組織學生搞體育比賽,每週在校打一場壘球比賽。天生熱愛運動,讓蔡勗奇受益終身。家人們都說,父親長命百歲還是因為底子好,年輕時鍛鍊身體打下的基礎。

静安102周岁老人长寿就靠两样“法宝”

■蔡勗奇老人吹生日蛋糕上的蠟燭

1949年上海解放後,私立柏特利中學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辦,1951年更名為滬西中學,1999年再次更名為市西初級中學。蔡勗奇說,學校被政府接辦後,原先幾百名學生就被先後送到其他地方學習,有的人學習經濟、有的人學習會計、有的人學習醫學,有的人還報名參了軍。蔡勗奇則繼續留校擔任教師,直到1958年被送至安徽進行勞動改造。

蔡位瑾記得,父親被帶走的那一年她剛上小學一年級,臨行前父親只是和母親簡單地交代了幾句,就和孩子們告了別。在安徽勞動改造期間,蔡勗奇並沒有因受到不公正待遇而消沉,而是積極面對生活,時時牽掛著上海的家。在當地,他因工作努力、表現突出,還擔任了生產小組組長。為人謙虛、待人友善讓他受到了其他人的尊重。

静安102周岁老人长寿就靠两样“法宝”

■蔡勗奇老人在郵輪上留影

為人樂觀平和 對生活心存感恩

1980年,隨著回滬政策的落實,蔡勗奇終於回到了闊別22年的上海。那時候,他已經是一個63歲的老人了。回來後,蔡勗奇一直陪伴家人身邊,照顧病床上的老伴17年,不離不棄,直到老伴過世。在子女們看來,父親遭受了如此大的磨難,但卻從沒有聽他有過抱怨,心態還是像以前那樣平和,一如既往地樂觀面對生活。

在街道、居委會組織的捐款和慈善公益活動中,老人每次都是積極參加,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2017年,在老人100週歲的生日聚會上,蔡勗奇的學生從世界各地飛抵上海,專程為老人慶生。同年,女兒還帶著老人搭乘郵輪去日本遊玩,老人一路上談笑風生,享受生活帶來的快樂。

平時老人在家喜歡看看書、讀讀報,早晚間還看新聞了解天下大事。今年國慶前夕,蔡位瑾和父親在電影院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影片裡的7個故事對應7段不同的歷史時期,讓老人看後感觸良多,他讚歎祖國蒸蒸日上,人民有了幸福生活,子女孝順、家庭和睦讓他心存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