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工资VS教龄工资!一线老师:提高薪酬应更重视教龄

近年来,网络上吐槽教师职称制度的人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是教师职称高低与教师工资挂钩,弊端明显。但职称工资制度当真这么一无是处吗?其实不是,存在缺陷是真的,但不能否认其可行性,职称是教师在专业能力上的一种荣誉和奖励,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只不过慢慢的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正常的形式,在上职称与工资挂钩密切,慢慢的反而起了很大的副作用。据消息透露教育部接下里将改制教师薪资制度,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重,降低职称在工资中的权重,提高教龄工资,单列班主任津贴。

那如果按照教龄来呢!也并不合适,只要有年限,就不愁不到高职称,这有点像回到“大锅饭时代”。教龄津贴目前还是延用30多年前的标准,最高10元,到物价飞涨的现在,10元还能有什么用,这个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体现教师职业特殊尊重,但现在真的能起到这个作用吗?显然不行,一线老师:提高薪酬应更重视教龄。因此国家推出绩效工资制度,降低职称在工资中所占权重,加大绩效薪资在教龄工资的实际比例。

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个问题,评副高需要课题研究、市优秀教师、市级以上优质课等。先说课题研究,只是一个幌子,几乎所有材料都是在网上整合,开题所要照片是摆拍,学生不会受益,一年后结题给个奖状可以评职称用就可以。一节优质课要准备月把,严重脱离教学实际的作秀课,平时的教学根本不是那样。优秀教师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样评出来的副高实际意义有多大?学生又受益多少?

职称工资VS教龄工资!一线老师:提高薪酬应更重视教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