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职称”的牺牲品吗?

你是“职称”的牺牲品吗?

看到职称两个字,我不由的想到了我的一个同事。她的职称是教书30多年过后才评的,评了后差不多两年就退休了。本来他也不打算去申请职称,但是后来还是决定去努力争取。

老师为什么会努力争取职称呢?

1、职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老师工作的一个肯定。

就像我是前面举的那个例子。那位同事工龄30多年才去争取职称。她亲口告诉我说:“我不是在乎一个月那几百元钱,而是觉得教了一辈子书,连职称都没评上,别人会觉得我真的是不会教书。”的确,老师一辈子的付出也是需要肯定的,职称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老师的付出。

2、经济效益。

老师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也需要生活,也需要养家糊口。评了职称和没评职称,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于一个月要多三四百元。三四百一年就是四五千。还不说调资的时候也会存在差距。这对老师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所以大部分老师都还是很在意职称的。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现在的职称越来越难以评定。

你是“职称”的牺牲品吗?

1、竞争太过激烈。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学校是一所城市周边学校。每年的职称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

符合条件的老师很多,一到评定职称,很多时候都会弄得人特别紧张。大部分学校都会有一个评定细则,从老师出勤、教学业绩、教研等诸多方面进行评定,有的还会民意测评。要在评定中脱颖而出,必须得很早就做准备。城里学校还要考英语和计算机,这就让职称的评定越来越难。

2、指标太少。

毫无疑问,这是职称难以评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学校从外校调入很多高级职称老师,导致高级职称的比例大大提高,结果是连续几年都没有职称指标。符合条件的老师越来越多,指标是远远不够的。

3、职称存在不确定性。

我有一个朋友,本来可以提前一年评职称,但是她一个同事却有一些特殊情况。于是把职称指标让给了她的同事。

当然,还有的学校存在领导要给某个老师评定,让可以评职的老师却一再耽搁。

不说人家只说我自己,也是出来工作20年才评上职称。因为这里面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提到这里,我就在想,职称是不是可以改一改呢?可否像有的行业,一到年限就可以自动评职称?至少不要让老师在无望的等待中度过。

你是“职称”的牺牲品吗?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