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中国婚配危机——“剩男”现象

扒一扒中国婚配危机——“剩男”现象

一、男女比例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今年1月份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大陆男性人口为71351万人,女性人口为68187万人,总人口男女的性别比为104.64:100。 在中国,男女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状况,最初在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被揭露,30多年来,剩男的数量随着中国失衡的男女性别比一路飙涨。

二、数据预计

数十年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一度高于国际社会理论值是世界上最悬殊的出生性别比例之一, 其中安徽、广东、湖北等省份的农村已经达到严重异常的程度。 这意味着每出生100个女孩,会多出生20多个男孩。 现阶段大陆男性比女性多出的3164万是根据总人口得出的,而新生儿性别比的失衡,还在总人口性别比之上。越来越多的单身人口,已然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 巨大的性别比例失调,与“重男轻女”的传统社会观念不无关系,而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漠视与压迫,也会在当下和未来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曾公开表示,“保守估计,中国未来30年将有大约3000万男人娶不到媳妇。” 眼下,那些在出生性别比最高年代诞生的孩子正陆续进入适婚年龄,正值壮年的他们,如今都经历了些什么?

当我们走进中国单身汉风雨飘摇的内心世界,现实正从表象中被赤裸裸地撕扯出来。

三、寂寞农村里单身的老汉们

浙江大学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显示,大龄未婚男性在农村的比例逐年上升,农村男性找不到配偶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再加上经济因素的搅动,农村光棍逐渐聚集在贫困和弱势群体中,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后果近年来开始显现。

2018年1月31日,陕西安康6名老光棍抱团安度晚年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李树茁及其团队,对300多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发现,近80%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身体健康,没有残疾。社会学家眼中,这群被具象为存在于广大边缘农村、城市务工的经济贫困型男性,是婚姻市场中议价能力低,“被迫失婚”的群体。

四、“潜在”危机

作家罗伯特·赖特曾在《道德动物》一书中写过“让众多男性没有妻子不只是不公平,而是危险”。这些因为无法婚配长期处于严重性压抑状态的男性,逐渐成为典型的社会边缘群体,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潜在”社会问题。

不久前,一起“湖南16岁少女遭囚禁性侵24天“的新闻,曾受到广泛关注。

在这起精心预谋的案件中,50岁的作案人因长期单身形成观看不良碟片的嗜好,心理逐渐扭曲、变态,遂产生囚禁强奸她人的犯罪动机,并为实施犯罪行为做了精心准备,在网上购买了铁环、铁链、电棍、人皮面具和女性假发等作案工具。

与这起令人胆寒的案件类似,由于婚姻买卖、骗婚、拐卖妇女多与单身男性群体相关,他们甚至被视为会诱发社会管治危机。

五、天价“彩礼”

飞涨的彩礼让当下农村青年的婚姻多了一层买卖的意味。“太穷了,姑娘都不愿嫁过来,越穷的地方,彩礼涨得越高。”张湖说,这几年,村里有男娃的家庭对飞涨的彩礼已经习以为常,谁家娶了媳妇,都会问一句,“多少钱买的”。

一个“买”字透出了“张湖们”的无奈,也折射出彩礼背后农村婚姻的冷峻现实。

当下中国农村的很多贫困人口都面临着“娶妻难”的问题,或者有些人本来不算贫困,然而一旦面临娶妻所需的高额花费,便沦为了贫困人口。

六、思考

中国男人的“性别危机”,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危机。

未来伴随源源不断“光棍群体”被动增加的,不仅仅会是人们讨论的“越南新娘、天价彩礼、性犯罪”等等话题,更可能有由此引起的社会暴力升级。

也许这一切难以在短期内得到缓解,但在它们成为社会“不能承受之痛”前,正亟待人们的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