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7日,408家地产公司宣布破产是在释放什么信号呢?

潘为杰


从去年年初开始,我就一再强调开发商资金问题,预测会有大量开发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破产,事实证明我说的没错。截至10月27日已经有408家开发商破产了,而在7月21日的时候这个数据是271,也就是说三个的月时间里市场上新出现了137家破产的开发商。跟上半年的相比,开发商破产速度明显加快。

实际上到了现在400多家开发商宣布破产,已经不仅仅是开发商自己的事情了,还透露出了几个其他信号,值得所有人注意。

一、开发商资金压力继续加大。从楼市调控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多次说过,开发商面临的资金压力在加大,不仅仅是因为房价下跌,来自于销售的资金变少了,更是因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收紧了对开发商的融资渠道。在这两年开发商偿债高峰期到来的时候,开发商资金链面临巨大考验,如果后期开发商还是没能找到一个有效缓解资金压力的办法,那么开发商破产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

实际上这样是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开发商频繁给出购房优惠的原因,就是因为开发商被资金压力搞的太紧张了,不得不选择降价促销来加速资金回笼速度。对于购房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个时候购房者能趁着开发商降价的机会购买到更加便宜合适的房子,所以我也很赞成购房者现在买房,毕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等到开发商降价。

二、楼市回归稳定态度坚决。开发商破产跟国家对楼市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就是因为国家坚决抑制房价上涨,规定开发商房价不能上涨,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商的收入销售收入越来越少,这是直接导致开发商资不抵债破产的原因。但就算现在已经有408家开发商宣布破产了,国家还是没有丝毫放松楼市调控的迹象,这说明国家是要动真格的,房价是绝对不被允许上涨的了,在这种坚决抑制房价上涨的环境下,未来市场肯定会慢慢回归稳定。

三、购房者买到烂尾房风险增加。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关乎购房者切身利益。虽然开发商未来不破产会降低房价,但实际上破不破产并不是开发商自己能决定的,就算开发商降价了,最后也有可能会因为销售不好、资金回收不足等原因破产。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里市场上的购房者买房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因为很有可能你今天付了首付款或者定金,过几天开发商就宣布破产,到时候不仅房子没买到还亏了钱。这也是我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关心取消预售制度、希望楼市能早日进入现房销售时代的原因。毕竟跟看不见摸不着的期房比起来,现房带给购房者的安全感完全不一样。


楼盘网


也许不止408家,反正我们这个城市(永州市)近二年就有三家房地产公司宣布破产。

至于说这么多家房地产公司宣布破产在释放什么信号,我到是觉得没有特别的信号,这就是一个行业从萌芽,形成,发展,成熟,衰退的必然过程。


去年年底跟房地产老板聊天,就说到,房地产行业不好搞了,最好的时间段过去了,现在不好做。不要再轻易投资房地产。这是行业内人士的话。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无良的房地产公司卷款跑路,主动申请破产。以止来规避责任,逃避债务,但自己早就赚得盆满柸满。破产了事,留下一地鸡毛。特别是那种商铺(大商场里面的小隔铺),商场开不起来,商铺租不出去,连承诺的返租也无法实现,住又住不得,租又不租出,生意也没法开。这种最坑人。所以买商铺,我一直说不要买这样的。要买可以考虑独立独户的店铺,就算再差,实在没人气,我还可以放点杂物,或者自己住也行,对吧!


从另一角度来说,做为普通人

1首先不要再参与到房地产行业投资中去。比如炒房,比如借钱给开发商等等行为。

2如果不是刚需房,可以观望看看

3如果有房产多的,能出手就出手一些,即便是便宜点。当然也要看城市与地段。有些地方仍然很抢手。


房地产很高大上,之前也很暴利。但不管怎么高大上,他不过就是一个行业而已,也必然会经历从萌芽,形成,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最好的时段已经过去了,但衰退也是一个过程,不会马上就到。房地产行业也必然整合加速,大的吃中的,中的吃小的,小的倒闭。整合完还会有一波高速发展期。房地产经营者也会找到新的增长点。


涨停板专业户


前几天发了一个微头条可以完美的回答这个问题,先发上来:

400多家房企倒闭,人民欢欣鼓舞,楼市房价变天?

截至到今年10月21日,人民法院公告网数据显示,全国有400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宣布破产!卖楼,讨薪,债务等问题正逐步解决。很多媒体对这条新闻争相报道,而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觉得房价会因为这些房企的破产而应声下跌,事实上最近也确实有很多开发商都在打折大促,难道购房者的春天真的来了?

一条蜈蚣36只脚

国家统计局: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达97938个,400多家 VS 97938,占比不到0.5%,从总数上看这么点房企倒闭能引起房价的暴跌吗,显然是不现实的。在房地产行业工作过的都知道,即使是一个县城的小房企也要有3-5家关联公司,即使不关联也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单来说这些公司盈利时可以一块赚钱,困难时可以分开贷款,破产时只需要把不良资产一整合,至于日常的票据,合同,流水等等那更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之前原重庆市长黄奇帆就对比专门表态:2018年全国工商注册的房地产企业共有9.7万个,其中85%的开发量是由15%的开发企业完成的,也就是说存在着大量的空壳公司。他认为未来十多年中国房企至少会减少掉三分之二。也就是要倒闭6万家,SO.未来房地产企业倒闭是正常操作。


以上是前几天发的微头条,这里在补充两点:

1假如家门口有100家馒头店(先不考虑是否这么多家能生存),倒闭了一家,倒闭的这家馒头店能影响其他99家的生意吗,能代表馒头店这个行业不行了吗,显然不能。

在拥有庞大基数的房地产行业,虽然400多家企业倒闭,但在总体数量中也只能算是“个别”企业。

2这次发布的400多家房企倒闭并不能代表整个房地产行业,因为通过搜索这400多家房企名称中大部分含有,房地产,房企,开发公司,房屋公司等词语,如果你用其他词语如:置业,建筑搜索会发现今年比往年倒闭的企业更多,显然这些也属于房地产行业,但并没计算入这400多家中,这也从侧面说明两点,1房地产行业的企业不止9万多家,也许实际数量还会翻倍。2未来几年房地产行业及相关产业倒闭企业会明显增多。


属狗的水瓶座


首先,这些房地产企业中涉及到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项目地产问题。一般情况下,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如果要在一个地方开一个楼盘的话,往往会采用项目地产公司的方式,这就是在这个地方以设立子公司的形式来构建项目房地产公司,这个项目房地产公司是原公司的子公司,双方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关系,因此,房地产企业等于设立了一个防火墙制度,即使这家项目地产公司出现什么问题,也不会影响总公司的运营,所以此次问题中我们需要区分有多少是项目地产公司,有多少是真正背后运营的房地产母公司。当然,从直接统计数据中我们可能难以直接判断出来,但区分的意识我们要具备。

其次,最近房地产市场的洗牌正在加速。之前房地产企业呈现出非常明确的高举高打的房地产开发方式,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做房地产几乎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几个人有点钱,只要能够出得起土地出让金,就可以开房地产公司,就可以在房地产的发展之中获得一杯羹。但是,这种近乎无脑的模式其实已经被打破了,这是因为对于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来说,随着国家“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的贯彻实施,配合着全方位的房地产调控,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9月单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高达48次,虽然少于8月份的60次、7月份的56次,但整体看,2019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密集程度依然刷新历史纪录,1月份68次、2月份21次、3月份15次,4月份60次,5月份41次,6月份46次。如此密集的房地产调控,让那些没啥技术含量的小房地产公司近乎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状态,在这个之后除了破产清算,其实小房地产公司几乎没有其他的路子可以走。

第三,房地产融资压力的日益增加。截至10月8日,年内房企美元融资533.6亿美元,同比上涨50%,美元融资的增加背后就是中国金融去杠杆的不断深化,面对着中国房地产的全面金融调控,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血脉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原先不断放杠杆来支撑房地产发展的模式已经告一段落了,在这个时候对于小型房地产企业来说,本身的业务模式已经失去了辗转腾挪的空间,房地产市场的融资压力会让那些过于激进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最终进入一个沉寂期。

所以,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房地产产业逐渐深化乃至于走向成熟化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无法适应市场环境的房企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这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南宁买房咨询小邓


这个信号就是告诉房企(开发商),房价这么高却有好多房企卖倒闭了,你们接下来应该知道做什么吧!嚎!

财务流紧张的房企最后结果就是倒闭破产,为啥房价高反而容易房企倒闭?原因如下:

一.高房价造就房企高开发成本,销售收入下降带来利润反转。

拿地价涨了,相关建筑材料也涨了,后来人工也涨了点,高成本开发之下的高层房,却因为百姓的存款和收入下降太厉害,反而销售量也在大降中,一边是成本的上涨,另一边却是销售收入的下降,最后利润也跟着下降到低点,直到利润无法保障整个项目的持续运转,最后宣告倒闭。

二.房价高了,需要周转运作的资金必然要更多,资金流容易断掉。

刚需购房者和改善型购房者越来越少,且这些人首付大多是各种渠道凑集而来的,30%的首付移交到开发商后,基本只能解开发部分资金之需,房产项目要持续运作下去,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巨大的,开发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资金流断掉。


结果,类似"408家地产公司倒闭"的新闻就会越来越多,也在间接告诉房产开发商,接下来能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是不是很熟悉的一句话)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都开始搞优惠促销的原因。


另外,也在劝诫另外一些房企不要擅自进入这个行业,别以为房价最近几年涨得快、涨得高是个房企进来就容易赚得钱,阴沟里翻船也是很常见的。


阳光侃房


对于四百余家地产公司宣布破产,释放的信号就是,当前的地产行业正在进行深度的整合,优胜劣汰,大鱼吃小虾,优质资源开始向头部房企集中,除了能数的上来的几个房企之外,预计几年之内,地方性的小房企,能活下来的其实并不多!

手机前的诸位,千万不要感到意外,从经济学上讲,这是正常的现象,看看当前的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所有的优质资源,都开始像头部企业集中,BAT旗下控股的企业,可以说是占据了当前中国手机应用的三分之二,很多互联网企业,要么就是他们控股孵化出来的,要么就是被他们收购。

地产行业也是一样,在之前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国大地上房地产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起来,无论是一二线大城市,还是四五线的小城市,凡是手头有钱的,生意做得挺好的,有些实力的企业,纷纷注册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在本地政府的扶持下,在本地银行的帮助下,拿地,建设,销售,可以说是大赚特赚。

但如今时代不同了,当前的市场,已经不如从前了,其实即便前几年,很多二线城市,还是出现了大量的烂尾楼,从北方到南方,从省会到新一线,每个城市都会有一系列的烂尾楼,而这些烂尾基本上都是因为地产公司破产导致的,而他们破产的原因 ,清一色的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strong>

如果把地产公司比作是一个人,那么提供他生存的血液,就是资金。可能很多小伙伴不是很清楚房地产的开发模式,当前中国绝大多数房地产开发,都不是通过现金进行的,而是利用贷款和融资。拿地的钱、建设的钱,都是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借的,至于买房的钱,其实只不过是还给银行罢了,剩下的才是开发商挣的钱。因为如此,很多开发商才会限制贷款银行,因为他们搞开发的钱,就是从哪些银行借的。

而导致地产公司破产,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断血!一旦资金出了问题,地产公司只能选择破产。今年以来,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房企贷款也越来越难,很多大型房企都已经开始进行境外融资了,大型房企因为很多上市公司,因此融资渠道相对比较多,即使像万达那种,因为负债太多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变卖资产的方式回血,舍得断腕,就可以在当前这个形势下活下来,万达在卖掉文旅项目和酒店以后,负债率大幅降低,王健林也成功的吧万达从个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但地方性的小房企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银行一旦卡住脖子,地方政府限于调控政策而无法救援,留给房企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申请破产,要么被其他房企兼并和收购。

因此,截止到10月的这四百多家破产的房企,只不过是开胃菜而已,随着当前楼市的不断降温,小编估计,还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向破产,未来的楼市,只会从当期的军阀乱战走向战国七雄。


青岛楼市资讯


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房地产界的巨大泡沫终于被挤干了,富了一批开发商,银行却背着巨额债务无法追回,老百姓掏着昂贵的房价倾其所有积蓄有的还举债才能住上所谓的商品房,急盼房地产商早日破产倒闭。


西北风21708971


其实很多地产公司都是靠银行贷款建房子的!只要暂停了贷款这些地产公司纷纷倒闭!











上林三里红


房子产已经变成少数人获取社会巨额财富的最有效手段,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也是不言而语的,国家不可能长期让它风狂成长。


雨后滴水


1、国家楼市风向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大起大落时代谢幕,买涨不买跌心理愈发加重市场交易下跌。

2、国家政策导致一般企业融资注血困难,去化速度慢,资金回笼慢。

3、经济发展规律,大鱼吃完小虾吃小鱼,优胜劣汰。有能力、有资金、商誉好的企业生存,空手套白狼、十个瓶子4个盖的小企业支撑不下去。

4、各大公司收缩战线,成立的子公司关闭,内部资源进行整合。

5、势单力薄者众,冬天寒冷期抱团取暖,原各老板外套现在穿一件马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