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自控力訓練: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他控”逐漸變“自控”

1-3歲,孩子的自控力培養屬於打基礎,

方法是“他控”法,

即:父母用手勢、語言等來控制孩子的行為。

而到了3歲後,

隨著孩子身體的高速成長、認知能力的不斷提升,

需要從“他控”逐步培養孩子“自控”。

因此3-6歲,也被稱為自控力訓練的黃金時期。

在詳細闡述自控力訓練方法前,先要糾正家長們的一個錯誤的觀念,

那就是“控制”孩子到底好不好?

3-6歲自控力訓練: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他控”逐漸變“自控”

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

那就是你不控制孩子,讓孩子逐漸接受被控制,以後孩子到了社會上,也終將被控制

因為我們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控制的世界,控制的環境裡。

這個控制甚至不是指政策、法律,

而是“付出”和“回報”的大規則。

沒人可以和自然規律抗衡,

環境對每個人都一樣,誰適應的好,誰就脫穎而出。

自控力,就是讓你減少對回報的期待,

同時,增加自己的自覺付出,

如此,回報自然來,同時心情還很舒暢。

比如:孩子自覺學習,減少對玩樂的期待,增加學習自覺性,

如此,玩樂的時間自然就來了,成績還提高了,父母孩子都開心,舉家其樂融融。

這種情況,經常被人稱為“良性循環”,但其實它就是順應了自然法則。

很多高考狀元、學霸,就屬於此類。

然而還有些孩子,小時候可能接受的是所謂的自由教育,

其實自由教育也有很多控制在裡面,

但負責教育孩子的大人只接觸了些皮毛,就對孩子實施放任式養育,

這樣到了上小學時,就舉家焦慮,而這時再訓練孩子的自控力,實在是事倍功半。

3-6歲自控力訓練: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他控”逐漸變“自控”

那麼,為什麼說,3-6歲是訓練孩子自控力的黃金時期呢?

  • 身體高速發展

3歲以後,孩子的身體會高速成長,

肢體動作會更精細、穩定,

情緒也會更成熟,更積極,

語言發展也是突飛猛進。

所有這些都是自控力培養的基礎。

  • 認知能力加強

要真正養成自控力,前提是有足夠的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包括哪些?

記憶、分類、問題解決、創造、想象等,都屬於認知範疇。

最直接的有關,就是孩子要自控,先要記住自己的目標,而這就和記憶力有關。

  • 壓力小,心態松

孩子處於學齡前,課業壓力小,干擾也小,心態比較放鬆。

畢竟自控力訓練的核心是種剝奪,

如果孩子進入小學後,在校有嚴格的紀律,對他的自由已經是種剝奪,回家後還要自控力訓練,相對來說,孩子就容易壓力過大。

  • 有利於學習和社交

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於提高學習成績,比情商更有助於社會交往,

所以入小學前就訓練好自控力,更有利於孩子今後的學習,以及與人交往。

有研究表明:自控力好的孩子,成績更好,更能保持友誼,更喜歡上學,老師的評價也更高。
3-6歲自控力訓練: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他控”逐漸變“自控”

3-6歲的孩子,自控力訓練要做哪些事呢?

一,培養孩子換位思考

3歲以後的孩子,已經懂得,不能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

他們會逐漸去觀察、理解、體會、體諒別人的感受和看法。

比如:孩子打大人,如果和3歲以後的孩子說“你這樣打爸爸,爸爸會很痛”,孩子就會停下,觀察父親的反應,然後思考一下。

所以,父母要經常和孩子說自己的感受,

同時也鼓勵孩子思考別人的感受,

特別是遇到事情,要引領孩子,嘗試著去分析對方的感受。

這就是訓練換位思考的能力。

這可不是看人臉色,

  • 看人臉色是指,你以為讀出了對方的需求,趕緊調整自己的行為,但其實並不一定,這是一種過度解讀的表現。
  • 而換位思考,是共情的能力,是正確理解別人的所思所想,然後調整自己的行為。
3-6歲自控力訓練: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他控”逐漸變“自控”

二,不打斷孩子

自控力的關鍵是注意力,

3-6歲時,父母對孩子注意力的保護至關重要,

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獨自玩耍的行為。

孩子有注意力缺陷,在幼兒園階段,由於不繫統的學習文化知識,所以往往被掩蓋起來了。

而到了小學,

非常明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最容易出現的狀況,就是攻擊行為和注意力缺陷。

所以,父母要注意保護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一個人玩耍時,在做一些日常規定的事時,或者處理生活自理的一些行為時,不要去打斷、打攪。

3-6歲,孩子最重要要學會的3件事是:日常好習慣、與人交往、遵守規則。

而這些都可以通過專注遊戲傳遞給孩子。

3-6歲自控力訓練: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他控”逐漸變“自控”

三,教會孩子自控的方法

沒人天生會自控,人的天性是追逐快樂,也就是不自控,隨心所欲的,

所以,要讓孩子學會自控,就要教給他們一定的方法。

3-6歲時,是最適合教方法的時間,

因為孩子能聽懂,且更容易去執行。

  •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時間的推移並不會改變自己,但過去發生的事,對現在是有影響的。

大概4-5歲的時候,孩子會慢慢明白,時間不會改變自己,

比如:我是個男寶寶,過了1個月,我還是男寶寶,

我是個漂亮的寶寶,過了半年,我還是個漂亮的寶寶。

但同時,他也會逐漸明白,發生過的事,會對自己有影響,

比如:我是個胖寶寶,但最近我病了,所以我瘦了。

我是個白皮膚的寶寶,但最近我出去旅遊曬了太陽,所以變黑了。

這是教會孩子自控力方法的基礎,

即: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能改變現有的狀態

3-6歲自控力訓練: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他控”逐漸變“自控”

  • 其次,要從“他控”變“自控”,孩子需要一些認知上的方法,如果沒有這些方法,孩子的改變就會需要更長時間。

教孩子的方法,總的來說有以下幾種:

1,發揮想象力

曾有人做了這樣一個進階的棉花糖實驗,

將一批3-6歲的孩子分成兩組,分別給他們棉花糖若干,

一組小朋友被告知,一定要將棉花糖想象成天空中飄著的白雲,

另一組小朋友則不用想象,直接告訴他們,這是一種甜甜的糖。

兩組比較,發現,沉浸於想象的孩子,在吃棉花糖之前,能等待更長的時間,

而沒有想象的孩子,等待的時間則明顯少於想象的那組。

所以,教會孩子想象、聯想,非常重要。

《最強大腦》中的水哥王昱珩,有著豐富的愛好,而且幹一行成一行,而這些大多源於他的想象力,他曾說“我覺得做這些都太有意思了,一切都是活的,是新鮮的,我就像在和他們對話。”。

如果能到這境界,那就不愁沒有自控力了。

3-6歲自控力訓練: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他控”逐漸變“自控”

2,觀察別人

為什麼說如果3-6歲不教孩子自控的方法,孩子會需要更長時間養成自控,而不是從此養不成呢?

因為孩子6歲後,上了小學,他還是可以從老師、同學中,學到、模仿到一些自控力的方法。

只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即使有一些零星的方法指導,效果也沒有3-6時那麼好。

由此,我們也能看出,學會觀察別人,模仿他們的有效自控方法有多重要。

父母也不是完人,不可能懂得所有的方法,

所以,引導孩子多觀察別人,特別是同齡孩子,

看看別人是如何自控的,這個方法是否適合自己,

然後拿來模仿、學習。

比如:在第一期《爸爸去哪兒》裡,李湘女兒王詩齡剛開始是有些任性的,但後來看到田亮家特別懂事的女兒森碟的一些自控行為後,她就模仿學習,然後也變成一個懂事的孩子了。

3-6歲自控力訓練: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他控”逐漸變“自控”

3,分散注意力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方法,當需要自控的時候,就用其他東西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就行,

但別人對自己實施容易,要自己對自己實施,就有難度了。

所以要告訴孩子怎麼做,還要經常訓練,才能在需要時起到作用。

  • 唱歌,最好唱有歌詞的歌;
  • 數數,比如數車輛、數人數等。數字是理性的,能將感性的渴望化解;
  • 看別的地方,或者玩其他玩具。

當孩子掌握這個方法後,他就會自己開創出很多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由孩子自己開發的方法,效果一般都很好,但早期,還是需要父母引導一下。

3-6歲自控力訓練: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他控”逐漸變“自控”

3-6歲是心理學界公認的自控力訓練最佳時期,

踏準兒童成長節拍來養育孩子,

非但孩子成長快速,

家長自己也能輕鬆不少。

—END—

·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處處有心】,每日都有微頭條,或長文章更新~


處處有心

兒童發展及教育心理學專業,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

在兒童及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中,有10年以上實戰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