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科學領域取得了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

用戶2364083269737


1、將人類生活在黃土高原的歷史推前至距今212萬年

人類的起源和演化是重大世界前沿科學問題,國際上公認的非洲以外最老舊石器地點是格魯吉亞的德馬尼西遺址,年代為距今185萬年。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朱照宇、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黃慰文和英國埃克塞特大學Robin Dennell領導的團隊歷經13年研究,在陝西省藍田縣發現了一處新的舊石器地點——上陳遺址。研究人員綜合運用黃土—古土壤地層學、沉積學、礦物學、地球化學、古生物學、岩石磁學和高分辨率古地磁測年等多學科交叉技術方法測試了數千組樣品,建立了新的黃土—古土壤年代地層序列,並在早更新世17層黃土或古土壤層中發現了原地埋藏的96件舊石器,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鑽孔器、尖狀器、石錘等,其年齡約126萬年至212萬年。連同該團隊前期將藍田公王嶺直立人年代由原定距今115萬年重新定年為163萬年的結果,上陳遺址212萬年前最古老石器的發現將藍田古人類活動年代推前了約100萬年,這一年齡比德馬尼西遺址年齡還老27萬年,使上陳成為非洲以外最老的古人類遺蹟地點之一。這將促使科學家重新審視早期人類起源、遷徙、擴散和路徑等重大問題。此外,世界罕見的含有20多層舊石器文化層的連續黃土—古土壤剖面的發現將為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中國黃土研究拓展一個新研究方向,同時將對古人類生存環境及石器文化技術的演進給出年代標尺和環境標記。


2、調控植物生長—代謝平衡實現可持續農業發展

通過增加無機氮肥施用量來提高作物的生產力,雖能保障全球糧食安全,但也加劇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至關重要。這需要對植物生長髮育、氮吸收利用以及光合碳固定等協同調控機制有更深入的瞭解。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傅向東研究組與合作者的研究顯示,水稻生長調節因子GRF4和生長抑制因子DELLA相互之間的反向平衡調節賦予了植物生長與碳—氮代謝之間的穩態共調節。GRF4促進並整合了植物氮素代謝、光合作用以及生長髮育,而DELLA抑制了這些過程。作為“綠色革命”品種典型特徵的DELLA蛋白高水平累積使其獲得了半矮化優良農藝性狀,但是卻伴隨著氮肥利用效率降低。通過將GRF4-DELLA平衡向GRF4丰度的增加傾斜,可以在維持半矮化優良性狀的同時提高“綠色革命”品種的氮肥利用效率並增加穀物產量。因此,通過調控植物生長和代謝的協同調節是未來可持續農業和糧食安全的一種新的育種策略,也是一場新的“綠色革命”。


3、揭示抑鬱發生及氯胺酮快速抗抑鬱機制

抑鬱症嚴重損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是現代社會自殺問題的重要誘因,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的損失。然而傳統抗抑鬱藥物起效緩慢(6—8周以上),並且只在20%左右的病人中起效。這提示目前對抑鬱症機制的瞭解還沒有觸及其核心。近年來在臨床上意外發現麻醉劑氯胺酮在低劑量下具有快速(1小時內)、高效(在70%難治型病人中起效)的抗抑鬱作用,被認為是精神疾病領域近半個世紀最重要的發現。然而,氯胺酮具有成癮性,副作用大,無法長期使用。因此,理解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機制已成為抑鬱症研究領域的“聖盃”,因為它將提示抑鬱症的核心腦機制,併為研發快速、高效、無毒的抗抑鬱藥物提供科學依據。2018年,浙江大學醫學院胡海嵐研究組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抑鬱症的神經環路研究中,該研究組發現大腦中反獎賞中心——外側韁核中的神經元活動是抑鬱情緒的來源。這一區域的神經元細胞通過其特殊的高頻密集的“簇狀放電”, 抑制大腦中產生愉悅感的“獎賞中心”的活動。通過光遺傳的技術手段,他們直接證明韁核區的簇狀放電是誘發動物產生絕望和快感缺失等行為表現的充分條件。針對抑鬱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組發現這種簇狀放電方式是由NMDAR型穀氨酸受體介導的,作為NMDAR的阻斷劑,氯胺酮的藥理作用機制正是通過抑制韁核神經元的簇狀放電,高速高效地解除其對下游“獎賞中心”的抑制,從而達到在極短時間內改善情緒的功效。同時,該研究組對產生簇狀放電的細胞及分子機制做出了更深入的闡釋。通過高通量的定量蛋白質譜技術,他們發現抑鬱的形成伴隨著膠質細胞中鉀離子通道Kir4.1的過量表達。而Kir4.1通道對抑鬱的調控植根於韁核組織中膠質細胞對神經元的緻密包繞這一組織學基礎。在神經元-膠質細胞相互作用的狹小界面中,Kir4.1在膠質細胞上的過表達引發神經元細胞外的鉀離子濃度降低,從而誘發神經元細胞的超極化、T-VSCC鈣通道活化,最終導致NMDAR介導的簇狀放電。上述研究對於抑鬱症這一重大疾病的機制做出了系統性的闡釋,顛覆了以往抑鬱症核心機制上流行的“單胺假說”,併為研發氯胺酮的替代品、避免其成癮等副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同時,該研究所鑑定出的NMDAR、Kir4.1鉀通道、T-VSCC鈣通道等可作為快速抗抑鬱的分子靶點,為研發更多、更好的抗抑鬱藥物或干預技術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對最終戰勝抑鬱症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人在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還有很多... ...


憨山


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是一類利用量子相干疊加原理進行高速運算、存儲和處理信息,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和模擬能力的計算機。

但是,與先進的功能相對應的是極高的研造難度和高昂的科研費用。而在2017年5月份,中國製造的光量子計算機就已經超越了早期的經典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具有無限的潛能,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就能實現其巨大的潛力。


5G技術

2018年3月12日,設立於河北省淶水縣南郭下村的分佈式光伏扶貧電站,正式實現了5G通信鏈路的全面打通。該電站發電量、功率、轉化率等信息成功以100G每秒的速度遠程傳輸到國家電網分佈式光伏雲網主站,這意味著5G技術在光伏雲網首次成功試運行。



此次5G技術的成功應用,將有助於整合光伏全產業鏈資源,提升光伏產業全社會參與度,打造開放、共享的分佈式光伏行業新業態,幫助推進國家電網綜合能源服務戰略的實行以及國家清潔能源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憶分想


1. ☞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光選址就用了13年,從計劃到落成總共花了22年。它採用了中國科學家獨創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造了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高靈敏度巨型射電望遠鏡。與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305米口徑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

FAST的重要使命是探索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暗物質、宇宙星系的演化,包括搜索脈衝星、中性氫、宇宙分子和外星文明信號,可以說對於探索宇宙深處未知領域具有很大的幫助。

FAST在2016年9月25日的時候開始啟用,一年的時間就聽到了兩次讓人震撼的宇宙“心跳”,也就是脈衝星。目前FAST還處於調試期,在2019年正式運行之後,每年可以發現兩百顆以上的脈衝星,目前全世界的射電望遠鏡中,只有FAST有這樣的能力。FAST也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2. ☞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

2017年9月中國與奧地利科學家藉助「墨子號」衛星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首次實現距離達7600公里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並利用共享密鑰實現加密數據傳輸和視頻通信。

與經典通信不同,量子密鑰分發通過量子態的傳輸,在遙遠兩地的用戶共享無條件安全的密鑰,利用該密鑰對信息進行一次一密的嚴格加密,中奧聯合團隊在北京到維也納之間演示了圖片加密傳輸。結合高級加密標準AES-128協議,每秒更新一次種子密鑰,中奧聯合團隊建立了一套北京到維也納的加密視頻通信系統,並利用該系統成功舉行了75分鐘的中國科學院和奧地利科學院洲際量子保密視頻會議。

量子通信是目前人類唯一已知的不可竊聽、不可破譯的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實驗是重大技術成果,任何不用衛星的方法(如正在發展的量子中繼器)可能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接近這個實驗的結果。

這一實驗是由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潘建偉和他的團隊取得的突破。潘建偉教授有關實現「量子隱形傳態」的研究成果入選《科學》雜誌“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並同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影響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雜誌選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3. ☞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

超級計算機屬於戰略高技術領域,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之前我國在國際舞臺中一直受制於人,美國更是在2015年宣佈對我國禁售高性能處理器,但是現在我國已經後來居上。

在2017年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我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連續第四次分列冠亞軍。其中「神威太湖之光」 以每秒12.5億億次的峰值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是美國最好的超算泰坦的五倍。更為重要的是,和天河二號採用Intel CPU不同,神威太湖之光的CPU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申威26010”高性能處理器,這意味著我國超級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已經可以完全國產。

4. ☞載人潛水器「蛟龍號」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設計最大下潛深度為7000米級,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

在全球範圍內,下潛深度超過1000米的潛水器只有12艘,其中最大的工作深度為日本深潛器的6527米。而「蛟龍號」曾下潛到馬裡亞納海溝7062米的海底,是當之無愧的“No. 1”!


單手方向盤


主要有雜交水稻技術、屠呦呦獲諾貝爾科學獎、中國高速鐵路發展、北京申奧成功、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1、雜交水稻技術:1986年提出“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的發展觀點,經6年艱難攻關,與研究人員成功地突破了兩系雜交稻關鍵技術並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增產效果。中國發明的雜交水稻,除國內發展迅速外,在國外,已有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美國在大面積生產上應用,並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

2、屠呦呦獲諾貝爾科學獎:從現代科學技術中汲取創新手段,與她領導的研究團隊堅持不懈,克服困難,聯合攻關,成功地從中草藥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並研製出系列青蒿素類藥品,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3、中國高速鐵路:中國已經成功擁有世界先進的高鐵集成技術、施工技術、裝備製造技術和運營管理技術,具有組團出海的實力,可以挑戰任何競爭對手。中國高速列車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車覆蓋時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個速度等級,種類最全;動車組累計運營里程約16億公里,經驗最豐富。

4、北京申奧成功:經歷百年滄桑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擁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舉辦,將使奧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翻開奧林匹克運動的嶄新一頁。同時,進入新世紀的奧林匹克運動也以全新的面貌向世界人民展示其特有的魅力。

5、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成功首飛,這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第一次飛行試驗。此次長征六號火箭將承擔20顆衛星的發射任務,不僅創造了我國一箭多星的發射新紀錄,同時“一箭20星”的發射數量也創下了亞洲之最。




流年似水177305498


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

我國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在很多領域都做出了非常卓越的,令世界矚目的成就。

1.在醫學方面:我們有自己的國粹-中醫,它已逐漸被國外給接受。它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還有屠呦呦的青蒿素更是舉世矚目,獲得了諾貝爾獎。

2.科學技術方面:我國在自然科學方面做出的成就非常多。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這些發明為社會的進步發揮了巨大作用,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一直被沿用至今。激光技術,我國的激光技術世界領先。陶瓷技術也是世界領先,古代有很多陶瓷製品,都是當時人們雙手和智慧的結晶。建橋技術,我國是造錢王國,有非常悠久的造橋文化。我國的高鐵技術等。還有很多很多矚目的成就,舉不勝舉。

3.農業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應該是袁隆平爺爺的雜交水稻技術,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技術,造福了萬千人類。

4.自然科學方面:侯德榜先生創制的侯氏制鹼法。我國的鐵基超導研究世界領先。潘建偉院士團隊的量子通信技術。在自然科學領域的貢獻和成就也是非常多,無法一一列舉。

祝我國在各個領域都能做出更多世界級的成果。





科學望遠鏡


可以分古代和現當代來說,古代中國哪個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勝枚舉。

1.水裡樞紐綜合工程――都江堰

2.南北水利航運工程――京杭大運河

3.石窟藝術――莫高窟,龍門石窟,麥積山

4.數學領域――圓周率

5.造紙術印刷術――蔡侯紙,活字印刷術

6.造橋技術――李春趙州橋


天心蒼仁


這個不是我的特長,不過也知道中國有不少的科學壯舉,有太多舉世矚目成績,古代就有四大發明:造紙、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現代也有原子彈、導彈、高鐵、雜交水稻等等!還有很多我不知道,請見諒!謝謝!




情感68


中國人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有:中國天眼、青蒿素的發明、5G技術、長征六號、量子衛星、超級計算機等

1、中國天眼:

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直徑500米,簡稱FAST,也被稱為“天眼”,在貴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啟用。FAST將在未來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成為中國和世界天文學研究的“利器”。

2、青蒿素的發明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3、5G技術:

從4G快人一步,到5G領跑世界。當流量社會到來,網速就是效率。數秒鐘完成一部高清大片的下載,直播更是“分分秒秒無卡頓”。預測是到2020年中國5G將實現商業化推廣,到2025年中國5G用戶數量有望達到億級規模。

4、長征六號:

2015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發射首飛成功。 長征六號為三級火箭,有700km高度太陽同步軌道500kg的運載能力。

5、量子衛星

2017年8月10日凌晨,“墨子號”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和從地面到衛星的量子隱形傳態。將“絕對保密”的量子通信從理論向實用化再次推進了一大步,併為我國未來繼續引領世界量子通信技術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6、超級計算機

2017年6月19日,基於國產眾核處理器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以每秒12.5億億次的峰值計算能力以及每秒9.3億億次的持續計算能力,再次斬獲世界超級計算機排名榜單TOP500第一名。本次奪冠也實現了我國國產超算系統在世界超級計算機冠軍寶座的首次三連冠,國產芯片繼續在世界舞臺上展露光芒。

中國在科技領域方面的成就還有非常非常多,歡迎大家補充。


蘇末末


中國人在科學領域有太多令人矚目的成就,樓上說了太多的現在的科學成就,我就補充一下古代的科學成就。

科技源於生活,古人的成就包括造紙、印刷、紡織、陶瓷、冶鑄等等等等。

我記得初中歷史課本上著重一篇講了四大發明。下面我也想著重講一下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

人們普遍認為,這四大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並且傳到了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間接加劇全球化!功勞不小!

中國是公認發明指南針的國家,指南針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

磁針在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點可以辨別方向!

造紙術,是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則用漂絮法制取絲棉,當次數多了後變積成一層纖維薄片,晾乾後剝離,可以書寫。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歷史課本上還給畫了一幅畫印在了旁邊。

火藥:是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藥。硝酸鉀,木炭,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提到火藥能治瘡蘚、殺蟲,闢溼氣,瘟疫。

印刷術:源於道家的雕版印刷,活躍於隋,經宋仁宗時期的畢昇改善發明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由每個單子排列在字盤內,塗抹印刷。

手打這麼多字,可能有些不足,歡迎補充!

……





李江河


用科學,讓生活更有溫度~

中國,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東方古國,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古人的智慧讓中國曾經屹立在東方,領先於世界。

從《黃帝內經》到《千金方》再到《本草綱目》,古代中國在醫學領域領先於世界。

從《天空開物》到《授時歷》再到《石氏呈經》,古代中國在天文學領域領先於世界。

從《張秋建算經》到《數學九章》再到《孫子算經》,古代中國在數學領悟領先於世界。

從《墨經》到《考工記》再到《論衡》,古代中國在物理學領域領先於世界。

但封建主義、唯心主義,讓中國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落後於世界;殖民主義、外部入侵,喚醒了這頭沉睡的東方巨獅,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將西方的思想文化、科學發明帶到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科學領域,從弱到強,從無到有,從學習到領先,從實踐到理論,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出一條印有“中國”字樣的科學之路。

這一路上,千千萬萬科學家擼起袖子,風雨兼程,不捨晝夜,為祖國的科學發展揮汗如雨,嘔心瀝血。



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質,諾獎級別貢獻,雖錯過,但有榮

1958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化學系三個單位聯合,在鈕經義、鄒承魯、曹天欽、邢其毅、徐傑誠、沈昭文等人的帶領下,提出了“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的宏偉目標。

課題組選定胰島素作為人工合成蛋白質的對象,在前人對胰島素蛋白質結構和肽鏈合成方法的研究基礎之上,著手解決氨基酸的大量供應問題、天然胰島素結構拆分問題、蛋白質提純結晶問題,開始探索用化學方法合成胰島素,並於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結晶胰島素的合成。

這是中國第一個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但諾貝爾獎對同一成果獲獎人數有要求,只能有最主要的貢獻者榮獲。

曾有傳聞稱,某年的諾貝爾獎曾要頒給人紅牛胰島素合成,但當被詢問到主要貢獻者是哪幾位時,一直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的研究參與人員相互禮讓,認為這是團結合作的產物,不能僅僅為了個人利益而把這個成果算在少數幾個人頭上從而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量子領域持續發力,中國沒有缺席

通信技術的發展將世界各地的人們聯繫在一起,以前,車馬很慢,聯繫很難,現在,手指一點,飛速送達。

但由於行業需要,更加安全、可靠,保密性更高的通信技術和手段已然成為人們迫切追求的目標,尤其在金融、軍事領域。

2016年8月16日01時40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導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它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行,不僅將加速我國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的構建,服務於國家信息安全,還將開展對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空間尺度實驗檢驗,加深人類對量子力學自身的理解。


2017年9月,國內首個商用量子保密通信專網——濟南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完成組網測試並正式投入使用,這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重大成果。

在這個數據爆炸的時代,每天產生大量數據信息,同時,每天需要處理的數據量極其巨大,這時,就需要一個擁有超高運算能力的超級計算機來完成這一使命。

普通超級計算機體積龐大,且耗電量巨大,隨著運算能力的提高,其內部結構及製造難度不斷增加,導致很難有大幅度的性能提高,而量子計算機由於其並行運算的特點擁有很大的潛力。

中國研製的第一臺能夠超越人類第一臺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已經誕生。

中國在科學領域還有其他很多舉世矚目的成果,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屬於中國科學家的科學研究成果誕生,助力中國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