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训鹰人

起源于东方,至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人与鹰,有着亲密的关系。千百年来,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猎鹰之乡”。在没有枪支的岁月里,人们驯服凶猛的雄鹰为自己捕猎,一只好的猎鹰可以养活一家人。柯尔克孜族人生活在新疆南部的山脉中,世代与鹰为伴,放牧为生。在漫长的岁月里,勇敢智慧的柯尔克孜人,通过驯服雄鹰来帮自己捕猎。他们把鹰当作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训鹰人


但不是所有的柯尔克孜人都能驯鹰,首先他们要有当地政府颁发的驯鹰证才能有驯鹰的资格,再次他们要有一颗热爱鹰的心。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训鹰人


鹰性情凶悍,桀骜不驯,一般人都是从雏鹰开始喂养,逐步驯化。但它费时费工,驯出的鹰过于娇弱,缺少野生鹰的攻击力。真正的驯鹰人直接捕捉成鹰驯养。难度虽大,但一旦驯化,威力加倍。鹰猎的关键,是猎鹰的调养、驯化。猎手们捕获野鹰后,便注入全部心血,精心喂养、细心关照,为鹰做皮绊、制眼罩,每天放飞、进行调驯。在驯化之前,要给鹰喂好吃的,使它尽快长得膘肥体壮。但这时的鹰膘是一种虚膘,要使它变成肌肉才有力量。驯鹰开始,首先要给鹰拉膘,不但不给进食,还要给它洗胃。洗完胃再用热水给鹰洗澡,让它出汗。晚上再把鹰放在专门驯鹰的粗绳子上,鹰站不稳,而且还有人在下面不断地用棍子敲打绳子,绳子不断晃动,这样鹰就无法睡觉了,这叫“熬鹰”。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训鹰人


“熬鹰”过后还要“养鹰”。养鹰也有一套方法,驯鹰人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让鹰前来啄食,饥饿许久的鹰见了肉便不顾一切地扑过来,驯鹰人则一次次地把距离拉远,而且每次都不给它吃饱。这样反复进行,直到鹰能飞起来,啄到上的肉为止。喂鹰的肉也有讲究,必须是不含激素的鲜肉,各种动物的内脏也不行,脏肉、烂肉、有异味的肉都不能喂。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训鹰人


室内调驯结束后,再到室外。,先把鹰的尾巴用线缠起来,让它无法高飞,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再用拴在草地上的活兔或捆着肉的狐狸皮作猎物,让它由空中俯冲叼食。这样驯养一段时间,再拆去尾部上的线,但要在它的腿上拴一根长绳,像放风筝似地让它去捕获猎物,待熟练后,可将手中的绳子松开。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训鹰人


驯鹰人要不断地对着鹰说话,让自己的声音印在它的脑子里。每天还要抚摸它几十遍,使鹰熟悉主人的气味,等它长大后,鹰也就能识别出并只听主人的命令了。训练好的鹰,象狐狸、兔子这些动物,它都能轻松抓到。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训鹰人


当猎鹰为主人服役一到五年后,将重返天空,获得自由,繁衍后代,这是柯尔克孜人与鹰的一个约定。每次分离都会是一次痛苦的煎熬。

鹰在天空翱翔。这高原上凶猛、高贵的生物,或许怎么也想不到会与地面上的某个人类发生一段故事;又或许它早就知道,滚动在它血液里的与柯尔克孜人千百年的亲密感情,终将使他们再次相遇。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训鹰人


驯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是民间却一直保留了几千年的口头。驯鹰和捕猎需要极大耐心和精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年起人纷纷离开家乡,进入了城市,已逐渐不再需要鹰来捕猎了,而这项古老的驯鹰技法也将慢慢被人们所淡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