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文 | 好奇的萌娃控(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姐姐家里的孩子昊昊今年上幼儿园放假在家里一直都不愿意写暑假作业,无论姐姐和她的家人每天怎么催,昊昊就是不愿意动笔去写。每次都会说:时间还早着呢,作业根本不用愁!于是就又开始玩玩具或者看电视了。

其实像姐姐家里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在放假期间总是不愿意提前将作业写完,特别喜欢推迟到开学前一天才开始奋笔疾书,慌慌忙忙的去完成所谓的作业。

当然,这样的现象也让很多家长非常苦恼,不知道如何是好?更不知道,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拖延症?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一般来说,孩子们做事拖拉并不是说天生就这样的,而是因为一些原因,无论是性格还是当时所处的环境都会让孩子们形成拖拉的习惯。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

1. 没有时间概念

对于三四岁左右的孩子们来说,时间的概念并不是很强。如果他们在写作业的时候,你规定他要在半个小时之内将作业写完,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多长时间,因为很长。于是就开始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手机,看电视等,不知不觉一个下午的时间都过去了,而且作业也没有怎么写。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2. 不愿意做

或许大家都能够发现,如果家长们说:“谁要吃冰淇淋?”“谁想要玩游戏”等问题的时候,孩子们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争着举手要吃的,要玩的。但是如果家长问,谁要第一个去写作业啊,这时候肯定就没人那么积极了。

其实,对于写作业,早起床等事情,孩子们总是不情愿的,于是他们就喜欢拖拉,能拖多久是多久,最好不做,这就是他们的想法。

3. 不够自信

其实有些任务给了孩子,当然这些任务是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的,想要他们好好地完成,但是最后却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去做。

其实,有些孩子觉得自己对于这样的任务是完不成的,害怕自己做的不好。特别是在学习上面,老师布置了一道题,孩子看了一眼之后,就觉得这道题好难,心想自己肯定不会做,于是就不去做了,这样就开始拖着,直到老师发现为止。

其实,拖延症并不是天生的,他们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有些孩子因为某种原因而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情罢了。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当然,这些拖拖拉拉的毛病并不是说不能改正的,而是需要家长们来为孩子培养一种“延迟满足感”。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为什么要培养“延迟满足感”

一直以来,中国的家庭教育模式都是孩子要什么,就会立马给的那种,生怕孩子得不到满足之后,会哭闹。其实如果家庭教育一直这样的话,刚开始或许感觉不到孩子有什么问题,但是当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就会形成“没耐心,自私”等性格,就是大家眼中的“问题少年”。

如果这个时候才发现,及时享乐是不行的,那么就晚了。其实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就应该开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了,不要急于一时的享乐,而忘记自己要干什么,应该做什么。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朋友家里的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几乎要什么都是现成的,到了他上学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没有耐心,并且还不爱写作业,只要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会坚决不做的。当然,老师也和朋友谈了几次,觉得孩子这样是不好的,容易形成一种拖延,自私等性格,但是朋友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其实这种现象大部分都是由于家庭教育造成的,长时间的满足,让他们一直都在享乐中,忘记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于是形成了拖延的性格。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当然,这些并不是不能改变的,而是需要培养他们的“延迟满足感”,让他们变得更加自律。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如何培养“延迟满足感”

1. 比如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想要玩玩具,一直拖拉不怎么用心去写。

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跟孩子说,只要你按时完成作业之后,才能去玩玩具,并玩的时候,父母也不会去责怪你。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很愿意去写作业,因为他们心里会觉得写完之后就可以玩玩具了,这样就更加利于他们去治疗拖延症。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2. 如果孩子在吃饭时间,一直想要吃零食不怎么想要吃饭。这个现状也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这也是让家长们都很苦恼的,当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他们先吃饭,说吃饭了之后,零食全部都是你的。其实这个时候,他们乖乖吃完饭之后,根本就吃不下什么零食了。

3. 很多时候,大家只能看到成功者身上的光线和靓丽,殊不知在他们得到如今的满足之后,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不停的努力,不停地吃苦才获得了大家所谓的成功。当然,家长们也可以将这种道理告诉孩子,想要得到某个东西,必须提前付出行动,必须自律起来,才能更好地去达到自己的理想。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前一段时间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面很受到人们羡慕的武亦姝,小小年纪就是一个才女,并且在这个节目中取得很不错的成绩。但是她背后付出的努力或许很少有人看到,没日没夜的背诵诗歌,每天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去学习等,当然这样的付出是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培养的,才让她成为人人眼中羡慕的人。

其实,拖延症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但是改掉这个坏毛病也是很难的。可能大家对于“延迟满足感”也知道一点,但是对于培养自己的自律性格却也是很难的。

但是只要我们足够自律,想要取得成就,就必须按照这种方法来,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满足。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父母巧用“推迟满足感法”,孩子更自律

今日分享:你家的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吗?你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的呢?欢迎分享!

我是一个萌娃控也是一位高级育儿师,关注儿童心理,一起解读成长的那些烦恼,如果你在我的文章里找到了共鸣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