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一篇优质的书评文章?

吾日三省吾身l


首先要读透文章的意思,了解透彻作者的创作意图。其次要有自已的真知灼见。最后还要有引人入胜的精彩文笔。


远方167427784


我认为:写好一篇忧质的书评文章,不仅仅是能读好读懂书中的意义;也不光是能说出书中精典;而且还会能把所学的知识,实践并应用到现实中去!

写好书评的目的,就是能于己于人方便!如能让书评升华知识才干!这样才算是做到了最好的书评文章。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必有优质的书评文章!




古城渔樵


书评可以说是:弱水三千,只饮一瓢

,也可以说是:一叶知秋,一花知春,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1、首先,要如何看待书评呢?

第一,阅读书评文章对我的影响很大。

从文学常识的角度讲,它让我了解了不少中外名著;从写作的角度讲,它让我了解了评价作品在故事构建、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提炼等方面的艺术技巧,同时,让我明白了怎样去阅读文学作品,怎样去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从我们的时间角度讲,我们是没法把世界名著都阅读完的。但是,如果我们阅读书评文章,我们就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文学名著的特点,了解新出作品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我们要阅读的名著和新作品。

《老人与海》,之前我没有看过这部作品,我对它的了解就是来自于书评。我对世界名著的了解,不是来自于阅读原著,而是来自于阅读文学史和作品赏析。我对《老人与海》的最初了解,就是这样来的。

最近,我读了紫气东方的书评《乐观的心态,必胜的信心》,对《老人与海》的主要故事情节、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又有了具体的了解。从这篇书评中,我更深刻地思考了怎样围绕主题构思故事和描写人物。说句实话,读这个书评,我只需要十分钟的时间,如果让我读原著,可能就不只这个时间了。如果不想写书评,没有养成辩证分析作品的习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看了原著就看了,看过就不管了,我就是看了原著,又有什么收获呢?就像今天不少人在电视剧中打发时光一样,看了之后,问他看到了什么,都说不出来。所以,不带着思考去阅读原著,它带给我的写作和思想影响,可能还没有看紫气东方这篇书评给我的影响大。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我还是近年才看了原著。但是,对它们的艺术特点的了解,很早就了解了。有一本书,专门分析《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的文学艺术,它包括人物形象的分析,主题意义的评价,故事情节和细节的赏析等。这本书的名字我记不得了。当时,我用50页的作业本,把这本书的精彩部分做了摘录。我对原著不了解,但是它们的小说主题,对他们刻画人物的技巧,文学艺术的运用技巧,我却深为熟悉。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本书剖析了怎样把相似的人物写出其不同来,就是在雷同之处写出不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境界。记得书里就把李逵、鲁智深、武松等做了分析,甚至把不少次要人物也做了分析。可以说,这本书对我写书评,从事写人叙事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我订阅了一本杂志《名著欣赏》,里面涉及古今中外诗词和散文诗歌小说名著的阅读分析。后来订阅《当代》等杂志,看报纸的文艺副刊,我也特别喜欢阅读上面的书评文章。托尔斯泰的三大名著,甚至《悲惨世界》等,我都没有时间去阅读原著,对他们的了解,几乎都是通过许多书籍中的书评文章了解到的。

不少朋友,都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建议这些朋友从阅读书评开始。如果你把精品书评和原著结合阅读,相信对你们的写作提高会更快。

我买文学作品集,就喜欢买作品后面有评析文章的书籍。就像学生时代阅读那有点评的中高考作文集。读原著,读点评,收获会很大的。

第二,写书评对我的影响。

怎样才能细读深读一部文学作品?只有写书评。为了写书评,可能不只三遍四遍地阅读这部作品,甚至会做不少笔记。要写书评,就要深度阅读所评作品,由于认真阅读了文友们的作品,写出的书评能和作者产生深度的共鸣,我们也就容易成为作品的知音,成为作者的好朋友了。所以深读不少好作品,善写勤写书评,是能结交不少好文友的。

写书评,才能真正深入到作品中去,从而深化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我们构思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能力。

2、那么,究竟要如何写书评呢?

第一,书评的评论对象。

就评价的作品作者对象而言,我们可以给他人的作品写书评,也可以给自己的作品写书评。

就阅读或者欣赏的作品而言,看的电影电视剧可以写评论,只是名字可以叫做影评而已,比如独舞的《感谢自己还有梦》是微电影的观后评论;影评文章不少,这里就不再举例了。看到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都可以写书评。

就评论的角度而言,你可以从主题、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评论,也可以全方位的评论;就长篇作品而言,你可以就整部作品进行评论,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个章节进行评论。

喜欢戏曲方面的,可以找晋忻李老先生的书评文章阅读。我相信书评作者们,都是被所读作品感动得不能自已的,也相信他们通过书评和影评的写作后,像我一样,对所读作品可能一辈子都不忘,也在写作中得到了写作的很大提高。

这些书评,有不少世界名著阅读的赏析,更多的是对作家作品的赏析,我们阅读最为方便的就是,可以阅读书评后看到原著,看了原著后再看书评,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写书评应该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处理好原著引述和作者评论的关系问题。喜欢写书评和影视剧评论的作者不少,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有故事的复述,而没有评论,故事的复述和评论本末倒置了。这种书评,让我们看后,不知道作者要评论什么,要告诉我们什么,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看了一个什么故事,也能感觉到到作者被感动了,可就是说不出来。造成的原因是不会分析。怎样分析呢?

就是你看到的内容或者感受到的技法好吗?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你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用清楚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就行了。就内容而言,更多的是涉及作品主题,主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些内容与当时社会或者时代的关系,也可联系今天的现实,揭示其主题意义。比如《悲惨世界》,冉阿让这个人物形象,包含了作者倡导的东西,什么东西,你揭示出来;这些东西对于我们今天的人类世界,有什么价值,你也揭示出来就行了。同样。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要评价小说的主题意义和人物形象的价值意义,都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有些书评,书评作者联系今天的团队管理解读《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之间的关系和形象特点,很有新颖,也很有趣味。

比较难的,是对艺术特点的评价,这得具备一些文学理论方面的东西。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情节的张弛安排艺术,雷同人物的刻画艺术,环境描写的艺术,等等,我感觉到了这些方面的美,但是,我们没有掌握这些方面的名称术语,要表达出来就有点难。

不管是主题评论还是艺术技巧、语言特点的评论,都要处理好原著引述和评论的分寸感问题。直接引述还是概括复述作品内容,这些内容只是起一个点的作用,它们的作用是为了引出你的评论;只是起一个“据”的作用,就是你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得适当合理引述原著内容,为你的评论提供事实依据。引述,根据评论角度的需要,可以举列性地引述,可以概括性地引述。至于先引述还是先评论,根据写作的需要而定,没有统一的要求。

我们现在看看秋梧飘絮为小说《故事》写的书评的第一部分:明暗掩映的情节。文章先对小说故事情节做了概括性的复述:

瑶瑶和网友沈哥聊天,戳穿他实际比她小的谎言之后,他心虚闪人,独留她在房间里赌气。太婆婆略施小计“诱”瑶瑶出来吃饭,然后给她讲述“拍一拍都是灰尘”的才子佳人的故事,而她每次都是听了个开头就跑,用“我要玩电脑”的借口搪塞躲避。在又一次和沈哥网络对话的时候,他表达了对瑶瑶的好感,还文绉绉地吟了一首《蝶恋花》,暗寓自己隐瞒真实年龄的苦衷,是担心她因介怀年龄问题,瑶瑶尽管对他不无好感,却也有些无措,加上对诗词的理解不尽如人意,索性去求教“最喜欢这些”的太婆婆。此时的太婆婆正坐在餐厅的椅子上,叫她,她不应,推她,她斜斜地滑了下去。瑶瑶大惊失色之下用手去探,鼻息全无——太婆婆已经在无知无觉之中驾鹤西去!给父母报了丧,瑶瑶尤不能相信太婆逝世的现实,在心理极为脆弱的当口,沈哥的沉稳温厚给了她莫大的安慰。把太婆婆葬在她姐姐旁边之后,整理出来的遗物中有几页发黄变脆的信纸,上面记录了一个年代久远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正是太婆婆看似浪漫实则悲怆的爱情。此时沈哥的信息适时而至,把沉浸在怅惋情绪中的瑶瑶惊醒。他的“有些故事已经过去了,有些故事才刚刚开始”的话温情无限,亦意味无穷,给了她“往前看”的勇气和信心。朦胧泪光中,瑶瑶仿佛看到太婆婆在微笑。

我们要注意的是,作者的这些复述,是为下面的分析做铺垫的,提供依据的,不然,作者下面的评论,就没有了生根的地方。秋梧飘絮紧接着的评论是:

《故事》情节并不曲折跌宕,简而述之,用“我”的故事和太婆的故事为线索,一明一暗贯穿于整个作品,一方面以冷静犀利的笔触批判了锐秋“要的不是喜欢他的女人,而是整个没落贵族的身份;不是要我这个人,而是钟意‘公子小姐月下私奔’的佳话”的浮于表层的伪爱,又不忘细致宽厚地借了沈哥的口,让读者看到真爱的希冀,相信超越年龄差距、不讲身份隔阂的爱总是有的;另一方面,从外婆“荷姐儿”去世之后太婆婆的故事就找不到听众的心酸事实,隐隐揭示孤寡老人缺乏真正精神层面上的关爱这一社会现状,厚重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得这篇小说有令人玩味的余地,在阅读的愉悦中感悟抑或反思,纵然篇幅不长,形式也不热闹,却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从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评论部分不仅揭示了小说情节的特点,而且揭示出了小说情节这样安排的用意。这就是叙述与评论的结合,是书评必须具备的基本特点。

其次,写书评必须要选点,就是选准自己评述的角度。不少书评写出来了,但是,看后不知道他要评论什么,给人东一狼锤西一棒,不知其云的是什么。原因就是角度没有考虑清楚,没有选出评论的点来。我们看了一部影视剧,看了一部长篇,或者读了一首诗歌,觉得它好,这是有了感觉,但是它好在什么地方,怎样来说清楚它的好,这就必须在动笔以前考虑清楚。考虑清楚了,书评要表达的中心,也就是你的写作目的就清楚了。所以,书评文章和所有的文章一样,也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中心的。

是评价作品的主题意义,还是评价作品的故事情节;是评价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还是评价作品人物的现实意义;是分析细节描写艺术,还是语言艺术;或者是以上方面的综合性评述……这些就是书评的写作角度。一篇书评必须得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就是必须得有一个写作主题,选准你的写作角度。枫林晚的《一个时代的挽歌》,标题就告诉我们,他评述的是小说的主题;司药《幽暗的生命,卑微的人生》是赏析小说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形象表现的主题;秋梧飘絮的《冷暖人生》则是综合性的解读,该文赏析了陶然作品《故事》的情节设置、人物刻画、表现技法、语言特点等。

大的角度考虑清楚了,还要考虑小的写作角度。就像写杂文,总的观点和话题出来了,还得考虑行文中每个层次的写作角度,就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作,才能把你要评述的问题说得清楚具体明白。比如夏冰主编的《的叙述特色》一文,标题就表明了该文的评述角度是“叙述特色”,然后,文章从《内伤》的开头、“讨厌”一词在文中的作用、作品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解读,把该文的“叙述特色”说得清楚具体明白。施云南的《钟灵毓秀边城美》是读沈从文小说《边城》后的书评文章,从标题看,作者要评述的就是这部小说体现出的“美”,小说美在哪些方面?该文从场景描写、结构特点、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分析评论,揭示出了小说存在的美学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赏析人物形象表现出的人性美,作者的层次角度也很清楚,先赏析主要人物翠翠,然后赏析其他次要人物。

然后,是书评的标题问题。

写作目的明确了,写作角度清楚了,必须要给自己的书评拟写一个好的标题,行文必须要紧扣自己的标题行文。不少初学者的书评文章,标题是一回事,行文是一回事,标题和行文各管各,这也不是漂亮的书评所为。

这里推荐几篇漂亮的书评文章:桐疏枝寒《沉默的纤夫,顽强的精神》赏析的是诗歌,该书评要解释的就是诗歌形象表现出的“顽强精神”,作者的赏析很好地扣住了题目限定的内容,具体赏析中,作者以诗歌的章节内容为序,揭示诗歌意象描写表现出的“精神”之美;浅泠《逆境如镜》,标题“逆境”二字,已经限定了该文评述的角度,怎么来扣住这个标题行文?文章从人性刻画、婚姻关系、爱情、细节的设置等方面来表现这篇书评分析要揭示的港剧《金枝欲孽》表现出的“逆境”意识。

最后,说说书评的内涵问题。一篇好的书评,不只是让读者看到所评作品的好与坏,总是要给读者更多的受益,就是在书评中要贯穿更多的知识,只是这些知识不能脱离你评价的作品内容。

总之,看书评能开阔我们的文学思维,写书评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写书评不难,只要掌握一定的写作特点就可以动笔,当然,要写出有深度,有影响力的书评,只要我们坚持阅读和学习,坚持写作,这也是不难的。

最后,祝愿各位文友喜欢书评,多看书评,多写书评,让书评成为我们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无尽源泉。






韩江茶韵


书评文章看似篇幅不大,其实颇见写作者功底。有时候我们走进书店,摆在楼角的广告推介就写的很好。用了最精炼的语言,高度总结概括了书的核心内容。就像山间的一抹云霞,虽只是初见端倪,但心中已有峡谷清流,必得畅游一回的冲动。

好书好评这是好马配上好鞍。好的书籍,是作者的心血结晶。好的书评是书评者与作者用心交流的过程,就像“高山流水”遇知音成为美谈。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这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里讲文心的话。别人用心为文,你的评介却隔靴挠痒,不着边际,那是毁了好书。

所以写好书评,首先要潜心攻读你要评价的书籍。得其要义,最终能够有与众不同的感悟或者新意,那样更能唤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其次,个人的文学爱好,理论修养,知识积累都很重要。这是书评文章的客观要求。

关于书评的要求如下: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的、有见识的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


思想、学术、知识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一定境界,就是好的书评。


栖哈丶



松竹118


一、书评区别于读后感和读书笔记

二、写好书评首先要会阅读,会做读书笔记

三、书评的常用写法

 

①开头部分

写评论时,为了不引起读者的反感,站在读者的视点,进行脑筋风暴。读书之前,读者最想知道什么?这本书能给他带来什么?

简单的介绍书本基本信息,主要包含作者、标题、出书信息。开头是为了吸引读者读下去,简略的几句话,点到即可。

②中心部分

中心部分能够分为几段,逐渐深入的对内容进行论述。主要介绍书中的亮点,最好是列出详细比如。有理有据的文章,会显得愈加饱满。

③结束部分

要记住总结自己的观念,读者还在考虑要不要读这本书呢!

四、评论的注意事项

①边读边记

要提前准备,方便留出富余的时刻,重读和精读。

②表明态度

写评论的最终意图是向读者引荐书本。要勇于分享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不一定是肯定的好坏。观念越细致入微,评论就会越风趣。

③给评论取一个能反映内容的姓名,不要用书本的姓名来替代评论的姓名

五、评论的忌讳

①不要惧怕表达观念

②不要评价自己没有读过的书

③不要八面玲珑,要有所挑选

④不要凌辱或嘲笑作者

如果评论的视点独特,深度足够逾越著作本身,那是再好不过!当然,这离不开写作者常年的堆集,和精心的打磨。

举例如下






华源方达


写书评文章,是所有文学鉴赏的爱好者、学者和专家必备的功底。要写好书评文章,必须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1.写作书评的能力、技巧和书评积淀,这是先导基础,无此,则不可能写出书评文章。2.对书评对象深入的阅读、深刻的品味和深邃的挖掘,解人之所解,解人之未解;解文之内涵,解文之外延;解作者之思虑,解背景之渗透……这是书评的丰厚源泉,要做到厚积薄发的境界,也是书评成败的关键。3.把握时代的脉搏,采撷生活的涛华,凝聚时空的风云,浸润当前的人文……由此而催生书评的时代价值!记住:任何书评,如果一味徘徊于作品所属时空和所携人文,必将沦入“时过境迁成往忆,偶惹涟漪已淡然”的尴尬境地!4.融入独立的个性,整合敏锐的思辨,激扬丰润的感悟,凝聚浓重的书评,引领阅读的新生……这是书评的生命所在!5.评该评之内涵,评未评之底蕴,评难评之精深……彰显个性,浇筑新颖,激发共鸣……这是书评的价值所在!

愿我的回答,能有启迪!谢谢!


碧润曦霞


其实想要写好一篇优秀的书评文章并不难。我认为,有这样几个点是非常值得咱们注意的。因为我自己是写小说类的比较多,下面分享的也多是自己写小说类书评的经验。

第一,看书的过程中,要善于记笔记。因为这会很大程度上减少你返工的次数。具体来说,是要记人物关系,故事的重要转折点,经常出现的关键词,能够表达作者观点的金句等等。



第二,写一篇书评可能不仅仅要看懂一本书,有时候还需要咱们去查作者资料、看同类型作品、查书里涉及到的历史背景、看这个作者的其他书、看小说改编的电影等等。当然了,如果一本书非常难懂,去豆瓣上看看别人的相关书评也能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一本书。

第三,在提炼选题时切入点尽量要小。因为很多时候,越是什么都想写,就越是容易什么也写不好。

第四,写书评前一定要列大纲。一般3到4个小点足以。小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

第四,每写完一个小点,记得用一个过渡句过渡到下一个小点。因为这会给你书评的逻辑加分。



第五,写完以后不要急着发,可以放一会儿,再回过头看看,修改修改。最好是能从头到尾通读一遍,看有没有不通顺或是太啰嗦的地方。

第六,注意排版时多用回车键。要知道,新媒体文章最忌讳的排版格式就是密密麻麻的大段文字。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喜欢看书评、写书评的朋友可以关注 ,我们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亦染心田


01

有自己的见解

一篇好的书评是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揭示出一本书的价值所在并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书评也是一面显微镜,你描绘的东西是你在显微镜中看到的,那里反射出你自己。你的书评能吸引到的,基本也是你的同类。

书评说到底是一种偏见,每个写书评的人都是在盲人摸象,每个人都在书里看到自己喜欢的冰山一角,没有人能做到全面客观,这是书评的真相!

介于书评的这个特点,你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唯一令人不能忍受的,书评里没有你自己的洞察和真知灼见。

受人欢迎的书评有一个共同特点:让读者感到痛快。无论是文字还是情绪都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搔到了痒处,自然地激发起读者的阅读情绪,令他们莫名其妙地嗨起来。

关于切入点:重视读者的同理心,切入点最好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中选取。离读者越近,他们越容易接受。

找出书中最打动你的地方,从那里下手开始你的点评。写书评的最佳时机便是你刚读完了一本书,被它激动得不能自已,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便是下笔的时候了。如果看完一本书感觉平平淡淡,最好不写,因为那样的书评即使完成了,也会像白开水一样,温温吞吞,毫无魅力。

动笔之前,审视一下自己。初写书评,最忌贪多求全,盲人摸象,你把象鼻子摸清楚,力求把一个观点讲透就好。

没学会走路之前,我们可以借助外界的力量,先慢慢学会爬行。此时,爬的快慢并不重要,只要前进了,就已经为下一步站起来打下了基础。至于爬行时是否像个萌娃,更不必介意,想想我们的祖先在直立之前,不仅四肢着地,而且丑陋多毛,你便释然了。

这些写作练习将成为你日后的灵感来源,也会使你逐渐从中理顺自己的三观。

最初的见解可以不够深刻,但是这种起步是必须的。一个书评写得好的人,他的文章也不会太浅薄。站在评判他人的立场上,你更知道自己该如何下笔。

书评一定要聚焦有文学价值的好书,什么是好书?就是写得好,很好看,经得起时代变迁的考验,历久弥新的优秀作品。

写书评切忌端着,没人喜欢一副教授脸,更没人喜欢看孔雀盲目乱开屏,你不是来给人上课的,让读者觉得你是和朋友们坐在花园里,边喝茶边谈论一本自己很喜欢的书,而读者就是你的朋友之一。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必须有你自己的见解!如果这个见解人人尽知,就记着闭嘴。你若张嘴,需吐出不一样的泡泡和彩虹。不然谁会看呢?

适当地加入一点个人隐私可以贴近读者,但是要恰到好处,天然合一,不可喧宾夺主,破坏了主题。

以前人们写书评,都是循规蹈矩地遵序着公式:作者背景,创作特色,文字贡献等进行,随着书评日益走进千家万户被粉丝们接受,她的写作风格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趣的,活波的,熙熙攘攘一拥而上,可谓百家争鸣,一时间各类鲜花开满坡。

02

独处及思考

你没有孤独的时间,就无法静下心来思考,没有思考笔下不可能产生有深度的好文。

对于一个作者,思想是他最为宝贵的东西。没有思想,就没有资格写书评。思考是写书评最为重要的功课。

学会沉淀。一个观点产生了,先放置一下,两天过后,你发现那只是一个偏见,就把它推翻了,然后换一个角度再开始思考,这一次你很坚定,时间过去,你的认识更加深刻,信心指数随之加强,经过推敲的观点写出来后,通常没错,且有分量感。

说到分量感,写书评好比练拳击,你在打出去一个漂亮有力的拳时,必须先收回自己的手,反复思考就是出拳之前的那一刻。

写书评的好处在于可以锻炼你的思考,让你不断地拔高自己,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锻炼你的批判精神,带着一双警官审视犯人的眼睛和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心,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问得多了,你会日益变得深刻而睿智。

它也会促进你的逻辑思维。你想说明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你是在隔空喊话吗?网络时代,接地气变得日益重要,你需要摸准读者的脉搏,因此落笔之前,做足功课是必不可少的,这有点像你写博士论文的步奏,但却比写论文更难,论文只需要忽悠好老师,书评却要面对千万个精灵。

真实是一个写手的本钱。当下,读者都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旦发现文章有假便会扭头就跑,逃之夭夭,可是一旦喜欢了,便是终生,这类人被昵称为“铁粉”。

03

严谨而富有个性

如果你希望将来出一本书,写书评是一个很重要的锻炼步奏,它会使你在写作的路上走得更远。

因为牵涉到作家的生平,你的文章一定要严谨无误。这很重要,不像你写自己,人们乐完之后便可丢掷一边。书评会引导读者,因此,你的责任重大。

写书评的人必须富有个性,唯唯诺诺,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不适合。

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不迎合任何人,不被任何人以及任何事绑架,你越有独立见解,冷静的性格,理性的思考以及刀尖式思维,能够切开事物的本质,对他人越有帮助。时代需要这样的先锋思想家,庸人都是圆滑的,谨小慎微怕得罪人的,作家却要说出真相,他的肩上扛着责任。

正直,客观,说真话。说那些属于你自己的话。

把观点想清楚后力求把他们写优美。不要有废话,你的每一句废话都是文章的雾霾。

书评的第一段至关重要,你的观点好比一把亮剑,读者此时决定跟随下去或者放弃,因此,花时间在这里思考一下是非常必要的。书评一开始就要闪亮登场,显示出你的与众不同。

然后,就像郭德纲说相声,要不断抖出包袱来。

04

干货分享

你即便不打算写书评,也要做到会写书评,不然,你那些喜欢的书就白读了,书评,帮你梳理清自己读书的感受。如果写小说讲究天赋的高低,写书评则讲究思想的深刻和严谨。

在简书写完一个书评后可以做一个测试。方法是把于此文相关的文章使用蓝色字体链接在文章的结尾。

记好了该文章在你链接之前的阅读人数。然后,等你的书评出来后,那篇文章的阅读数如果节节升高,说明读者把这篇文章读完了,并且意犹未尽,才会接着打开后面的链接。

通过这个方法,你可以掌握到一个真实的数据,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喜欢这个书评,另外有多少人只是做了一般的了解。这个方法要感谢谈写作主编:奇奇。社会热点主编:零露-清扬婉兮,读书主编:许境一。他们总是给我及时有效的建议。简书主编们的认真态度和浩然正气,可以从他们身上略见一斑。

简书的软件设计确实很赞,聪明而简单,真是百试不爽。

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谢有顺在说小说中,每周有一篇书评,对当代的著名作家做出一一点评,每次读后都感觉言之有物,点中了时代的穴位,也令人耳目一新。

写书评要学着和高手过招,好书评看多了,眼界自然而然会提高。


汉服小鹭


1.首先要自己读懂书。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个点就好了!

找到自己理解的一个点写文章,很多人就是抄书,抄目录,面面俱到就没有中心,就是抄书了,

书评也不是读后感,不是表达自我主观情绪,原则还是体现书给你带来的价值,评论书对自己影响,有一定的自我观点,思考

2.多练习。在豆瓣等平台多多看看别人别人写的书评,拆解别人优秀书评,自己总结经验,最后满满积累,形成自己的风格!拆解书,分析别人的文章,精华是那些,反思自己,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写呢?

写作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