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好一篇優質的書評文章?

吾日三省吾身l


首先要讀透文章的意思,瞭解透徹作者的創作意圖。其次要有自已的真知灼見。最後還要有引人入勝的精彩文筆。


遠方167427784


我認為:寫好一篇憂質的書評文章,不僅僅是能讀好讀懂書中的意義;也不光是能說出書中精典;而且還會能把所學的知識,實踐並應用到現實中去!

寫好書評的目的,就是能於己於人方便!如能讓書評昇華知識才幹!這樣才算是做到了最好的書評文章。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用、學有所長!必有優質的書評文章!




古城漁樵


書評可以說是:弱水三千,只飲一瓢

,也可以說是:一葉知秋,一花知春,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方面:

1、首先,要如何看待書評呢?

第一,閱讀書評文章對我的影響很大。

從文學常識的角度講,它讓我瞭解了不少中外名著;從寫作的角度講,它讓我瞭解了評價作品在故事構建、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題提煉等方面的藝術技巧,同時,讓我明白了怎樣去閱讀文學作品,怎樣去欣賞和評價文學作品。

從我們的時間角度講,我們是沒法把世界名著都閱讀完的。但是,如果我們閱讀書評文章,我們就能在短時間內瞭解更多文學名著的特點,瞭解新出作品的特點,然後有針對性地選擇我們要閱讀的名著和新作品。

《老人與海》,之前我沒有看過這部作品,我對它的瞭解就是來自於書評。我對世界名著的瞭解,不是來自於閱讀原著,而是來自於閱讀文學史和作品賞析。我對《老人與海》的最初瞭解,就是這樣來的。

最近,我讀了紫氣東方的書評《樂觀的心態,必勝的信心》,對《老人與海》的主要故事情節、小說主題、人物形象又有了具體的瞭解。從這篇書評中,我更深刻地思考了怎樣圍繞主題構思故事和描寫人物。說句實話,讀這個書評,我只需要十分鐘的時間,如果讓我讀原著,可能就不只這個時間了。如果不想寫書評,沒有養成辯證分析作品的習慣,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看了原著就看了,看過就不管了,我就是看了原著,又有什麼收穫呢?就像今天不少人在電視劇中打發時光一樣,看了之後,問他看到了什麼,都說不出來。所以,不帶著思考去閱讀原著,它帶給我的寫作和思想影響,可能還沒有看紫氣東方這篇書評給我的影響大。

《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四大名著,我還是近年才看了原著。但是,對它們的藝術特點的瞭解,很早就瞭解了。有一本書,專門分析《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的文學藝術,它包括人物形象的分析,主題意義的評價,故事情節和細節的賞析等。這本書的名字我記不得了。當時,我用50頁的作業本,把這本書的精彩部分做了摘錄。我對原著不瞭解,但是它們的小說主題,對他們刻畫人物的技巧,文學藝術的運用技巧,我卻深為熟悉。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本書剖析了怎樣把相似的人物寫出其不同來,就是在雷同之處寫出不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境界。記得書裡就把李逵、魯智深、武松等做了分析,甚至把不少次要人物也做了分析。可以說,這本書對我寫書評,從事寫人敘事作品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後來,我訂閱了一本雜誌《名著欣賞》,裡面涉及古今中外詩詞和散文詩歌小說名著的閱讀分析。後來訂閱《當代》等雜誌,看報紙的文藝副刊,我也特別喜歡閱讀上面的書評文章。托爾斯泰的三大名著,甚至《悲慘世界》等,我都沒有時間去閱讀原著,對他們的瞭解,幾乎都是通過許多書籍中的書評文章瞭解到的。

不少朋友,都希望能在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我建議這些朋友從閱讀書評開始。如果你把精品書評和原著結合閱讀,相信對你們的寫作提高會更快。

我買文學作品集,就喜歡買作品後面有評析文章的書籍。就像學生時代閱讀那有點評的中高考作文集。讀原著,讀點評,收穫會很大的。

第二,寫書評對我的影響。

怎樣才能細讀深讀一部文學作品?只有寫書評。為了寫書評,可能不只三遍四遍地閱讀這部作品,甚至會做不少筆記。要寫書評,就要深度閱讀所評作品,由於認真閱讀了文友們的作品,寫出的書評能和作者產生深度的共鳴,我們也就容易成為作品的知音,成為作者的好朋友了。所以深讀不少好作品,善寫勤寫書評,是能結交不少好文友的。

寫書評,才能真正深入到作品中去,從而深化我們對作品的理解,提高我們構思作品主題、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的能力。

2、那麼,究竟要如何寫書評呢?

第一,書評的評論對象。

就評價的作品作者對象而言,我們可以給他人的作品寫書評,也可以給自己的作品寫書評。

就閱讀或者欣賞的作品而言,看的電影電視劇可以寫評論,只是名字可以叫做影評而已,比如獨舞的《感謝自己還有夢》是微電影的觀後評論;影評文章不少,這裡就不再舉例了。看到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都可以寫書評。

就評論的角度而言,你可以從主題、結構、語言、人物形象等方面,任選一個角度進行評論,也可以全方位的評論;就長篇作品而言,你可以就整部作品進行評論,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個章節進行評論。

喜歡戲曲方面的,可以找晉忻李老先生的書評文章閱讀。我相信書評作者們,都是被所讀作品感動得不能自已的,也相信他們通過書評和影評的寫作後,像我一樣,對所讀作品可能一輩子都不忘,也在寫作中得到了寫作的很大提高。

這些書評,有不少世界名著閱讀的賞析,更多的是對作家作品的賞析,我們閱讀最為方便的就是,可以閱讀書評後看到原著,看了原著後再看書評,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寫書評應該注意的事項。

首先,要處理好原著引述和作者評論的關係問題。喜歡寫書評和影視劇評論的作者不少,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隻有故事的複述,而沒有評論,故事的複述和評論本末倒置了。這種書評,讓我們看後,不知道作者要評論什麼,要告訴我們什麼,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看了一個什麼故事,也能感覺到到作者被感動了,可就是說不出來。造成的原因是不會分析。怎樣分析呢?

就是你看到的內容或者感受到的技法好嗎?為什麼好,好在哪裡?你把這幾個問題的答案用清楚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就行了。就內容而言,更多的是涉及作品主題,主要聯繫作品的時代背景,分析這些內容與當時社會或者時代的關係,也可聯繫今天的現實,揭示其主題意義。比如《悲慘世界》,冉阿讓這個人物形象,包含了作者倡導的東西,什麼東西,你揭示出來;這些東西對於我們今天的人類世界,有什麼價值,你也揭示出來就行了。同樣。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小說,要評價小說的主題意義和人物形象的價值意義,都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有些書評,書評作者聯繫今天的團隊管理解讀《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之間的關係和形象特點,很有新穎,也很有趣味。

比較難的,是對藝術特點的評價,這得具備一些文學理論方面的東西。比如《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中情節的張弛安排藝術,雷同人物的刻畫藝術,環境描寫的藝術,等等,我感覺到了這些方面的美,但是,我們沒有掌握這些方面的名稱術語,要表達出來就有點難。

不管是主題評論還是藝術技巧、語言特點的評論,都要處理好原著引述和評論的分寸感問題。直接引述還是概括複述作品內容,這些內容只是起一個點的作用,它們的作用是為了引出你的評論;只是起一個“據”的作用,就是你的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得適當合理引述原著內容,為你的評論提供事實依據。引述,根據評論角度的需要,可以舉列性地引述,可以概括性地引述。至於先引述還是先評論,根據寫作的需要而定,沒有統一的要求。

我們現在看看秋梧飄絮為小說《故事》寫的書評的第一部分:明暗掩映的情節。文章先對小說故事情節做了概括性的複述:

瑤瑤和網友沈哥聊天,戳穿他實際比她小的謊言之後,他心虛閃人,獨留她在房間裡賭氣。太婆婆略施小計“誘”瑤瑤出來吃飯,然後給她講述“拍一拍都是灰塵”的才子佳人的故事,而她每次都是聽了個開頭就跑,用“我要玩電腦”的藉口搪塞躲避。在又一次和沈哥網絡對話的時候,他表達了對瑤瑤的好感,還文縐縐地吟了一首《蝶戀花》,暗寓自己隱瞞真實年齡的苦衷,是擔心她因介懷年齡問題,瑤瑤儘管對他不無好感,卻也有些無措,加上對詩詞的理解不盡如人意,索性去求教“最喜歡這些”的太婆婆。此時的太婆婆正坐在餐廳的椅子上,叫她,她不應,推她,她斜斜地滑了下去。瑤瑤大驚失色之下用手去探,鼻息全無——太婆婆已經在無知無覺之中駕鶴西去!給父母報了喪,瑤瑤尤不能相信太婆逝世的現實,在心理極為脆弱的當口,沈哥的沉穩溫厚給了她莫大的安慰。把太婆婆葬在她姐姐旁邊之後,整理出來的遺物中有幾頁發黃變脆的信紙,上面記錄了一個年代久遠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正是太婆婆看似浪漫實則悲愴的愛情。此時沈哥的信息適時而至,把沉浸在悵惋情緒中的瑤瑤驚醒。他的“有些故事已經過去了,有些故事才剛剛開始”的話溫情無限,亦意味無窮,給了她“往前看”的勇氣和信心。朦朧淚光中,瑤瑤彷彿看到太婆婆在微笑。

我們要注意的是,作者的這些複述,是為下面的分析做鋪墊的,提供依據的,不然,作者下面的評論,就沒有了生根的地方。秋梧飄絮緊接著的評論是:

《故事》情節並不曲折跌宕,簡而述之,用“我”的故事和太婆的故事為線索,一明一暗貫穿於整個作品,一方面以冷靜犀利的筆觸批判了銳秋“要的不是喜歡他的女人,而是整個沒落貴族的身份;不是要我這個人,而是鐘意‘公子小姐月下私奔’的佳話”的浮於表層的偽愛,又不忘細緻寬厚地借了沈哥的口,讓讀者看到真愛的希冀,相信超越年齡差距、不講身份隔閡的愛總是有的;另一方面,從外婆“荷姐兒”去世之後太婆婆的故事就找不到聽眾的心酸事實,隱隱揭示孤寡老人缺乏真正精神層面上的關愛這一社會現狀,厚重深邃的思想內涵使得這篇小說有令人玩味的餘地,在閱讀的愉悅中感悟抑或反思,縱然篇幅不長,形式也不熱鬧,卻富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從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到,評論部分不僅揭示了小說情節的特點,而且揭示出了小說情節這樣安排的用意。這就是敘述與評論的結合,是書評必須具備的基本特點。

其次,寫書評必須要選點,就是選準自己評述的角度。不少書評寫出來了,但是,看後不知道他要評論什麼,給人東一狼錘西一棒,不知其雲的是什麼。原因就是角度沒有考慮清楚,沒有選出評論的點來。我們看了一部影視劇,看了一部長篇,或者讀了一首詩歌,覺得它好,這是有了感覺,但是它好在什麼地方,怎樣來說清楚它的好,這就必須在動筆以前考慮清楚。考慮清楚了,書評要表達的中心,也就是你的寫作目的就清楚了。所以,書評文章和所有的文章一樣,也是要有一個明確的寫作中心的。

是評價作品的主題意義,還是評價作品的故事情節;是評價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藝術,還是評價作品人物的現實意義;是分析細節描寫藝術,還是語言藝術;或者是以上方面的綜合性評述……這些就是書評的寫作角度。一篇書評必須得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就是必須得有一個寫作主題,選準你的寫作角度。楓林晚的《一個時代的輓歌》,標題就告訴我們,他評述的是小說的主題;司藥《幽暗的生命,卑微的人生》是賞析小說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形象表現的主題;秋梧飄絮的《冷暖人生》則是綜合性的解讀,該文賞析了陶然作品《故事》的情節設置、人物刻畫、表現技法、語言特點等。

大的角度考慮清楚了,還要考慮小的寫作角度。就像寫雜文,總的觀點和話題出來了,還得考慮行文中每個層次的寫作角度,就是從哪些方面來寫作,才能把你要評述的問題說得清楚具體明白。比如夏冰主編的《的敘述特色》一文,標題就表明了該文的評述角度是“敘述特色”,然後,文章從《內傷》的開頭、“討厭”一詞在文中的作用、作品中蒙太奇手法的運用等方面進行解讀,把該文的“敘述特色”說得清楚具體明白。施雲南的《鍾靈毓秀邊城美》是讀沈從文小說《邊城》後的書評文章,從標題看,作者要評述的就是這部小說體現出的“美”,小說美在哪些方面?該文從場景描寫、結構特點、人物形象等方面展開分析評論,揭示出了小說存在的美學特徵。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賞析人物形象表現出的人性美,作者的層次角度也很清楚,先賞析主要人物翠翠,然後賞析其他次要人物。

然後,是書評的標題問題。

寫作目的明確了,寫作角度清楚了,必須要給自己的書評擬寫一個好的標題,行文必須要緊扣自己的標題行文。不少初學者的書評文章,標題是一回事,行文是一回事,標題和行文各管各,這也不是漂亮的書評所為。

這裡推薦幾篇漂亮的書評文章:桐疏枝寒《沉默的縴夫,頑強的精神》賞析的是詩歌,該書評要解釋的就是詩歌形象表現出的“頑強精神”,作者的賞析很好地扣住了題目限定的內容,具體賞析中,作者以詩歌的章節內容為序,揭示詩歌意象描寫表現出的“精神”之美;淺泠《逆境如鏡》,標題“逆境”二字,已經限定了該文評述的角度,怎麼來扣住這個標題行文?文章從人性刻畫、婚姻關係、愛情、細節的設置等方面來表現這篇書評分析要揭示的港劇《金枝欲孽》表現出的“逆境”意識。

最後,說說書評的內涵問題。一篇好的書評,不只是讓讀者看到所評作品的好與壞,總是要給讀者更多的受益,就是在書評中要貫穿更多的知識,只是這些知識不能脫離你評價的作品內容。

總之,看書評能開闊我們的文學思維,寫書評能加深我們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寫書評不難,只要掌握一定的寫作特點就可以動筆,當然,要寫出有深度,有影響力的書評,只要我們堅持閱讀和學習,堅持寫作,這也是不難的。

最後,祝願各位文友喜歡書評,多看書評,多寫書評,讓書評成為我們提高文學欣賞水平和寫作水平的無盡源泉。






韓江茶韻


書評文章看似篇幅不大,其實頗見寫作者功底。有時候我們走進書店,擺在樓角的廣告推介就寫的很好。用了最精煉的語言,高度總結概括了書的核心內容。就像山間的一抹雲霞,雖只是初見端倪,但心中已有峽谷清流,必得暢遊一回的衝動。

好書好評這是好馬配上好鞍。好的書籍,是作者的心血結晶。好的書評是書評者與作者用心交流的過程,就像“高山流水”遇知音成為美談。

“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環淵)《琴心》,王孫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這是劉勰的《文心雕龍》裡講文心的話。別人用心為文,你的評介卻隔靴撓癢,不著邊際,那是毀了好書。

所以寫好書評,首先要潛心攻讀你要評價的書籍。得其要義,最終能夠有與眾不同的感悟或者新意,那樣更能喚起人們閱讀的興趣;其次,個人的文學愛好,理論修養,知識積累都很重要。這是書評文章的客觀要求。

關於書評的要求如下:以“書”為對象,實事求是的、有見識的分析書籍的形式和內容,探求創作的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和藝術性,從而在作者、讀者和出版商之間構建信息交流的渠道。


思想、學術、知識和藝術性都達到了一定境界,就是好的書評。


棲哈丶



松竹118


一、書評區別於讀後感和讀書筆記

二、寫好書評首先要會閱讀,會做讀書筆記

三、書評的常用寫法

 

①開頭部分

寫評論時,為了不引起讀者的反感,站在讀者的視點,進行腦筋風暴。讀書之前,讀者最想知道什麼?這本書能給他帶來什麼?

簡單的介紹書本基本信息,主要包含作者、標題、出書信息。開頭是為了吸引讀者讀下去,簡略的幾句話,點到即可。

②中心部分

中心部分能夠分為幾段,逐漸深入的對內容進行論述。主要介紹書中的亮點,最好是列出詳細比如。有理有據的文章,會顯得愈加飽滿。

③結束部分

要記住總結自己的觀念,讀者還在考慮要不要讀這本書呢!

四、評論的注意事項

①邊讀邊記

要提前準備,方便留出富餘的時刻,重讀和精讀。

②表明態度

寫評論的最終意圖是向讀者引薦書本。要勇於分享自己的見解,這種見解不一定是肯定的好壞。觀念越細緻入微,評論就會越風趣。

③給評論取一個能反映內容的姓名,不要用書本的姓名來替代評論的姓名

五、評論的忌諱

①不要懼怕表達觀念

②不要評價自己沒有讀過的書

③不要八面玲瓏,要有所挑選

④不要凌辱或嘲笑作者

如果評論的視點獨特,深度足夠逾越著作本身,那是再好不過!當然,這離不開寫作者常年的堆集,和精心的打磨。

舉例如下






華源方達


寫書評文章,是所有文學鑑賞的愛好者、學者和專家必備的功底。要寫好書評文章,必須做好以下基礎性工作:1.寫作書評的能力、技巧和書評積澱,這是先導基礎,無此,則不可能寫出書評文章。2.對書評對象深入的閱讀、深刻的品味和深邃的挖掘,解人之所解,解人之未解;解文之內涵,解文之外延;解作者之思慮,解背景之滲透……這是書評的豐厚源泉,要做到厚積薄發的境界,也是書評成敗的關鍵。3.把握時代的脈搏,採擷生活的濤華,凝聚時空的風雲,浸潤當前的人文……由此而催生書評的時代價值!記住:任何書評,如果一味徘徊於作品所屬時空和所攜人文,必將淪入“時過境遷成往憶,偶惹漣漪已淡然”的尷尬境地!4.融入獨立的個性,整合敏銳的思辨,激揚豐潤的感悟,凝聚濃重的書評,引領閱讀的新生……這是書評的生命所在!5.評該評之內涵,評未評之底蘊,評難評之精深……彰顯個性,澆築新穎,激發共鳴……這是書評的價值所在!

願我的回答,能有啟迪!謝謝!


碧潤曦霞


其實想要寫好一篇優秀的書評文章並不難。我認為,有這樣幾個點是非常值得咱們注意的。因為我自己是寫小說類的比較多,下面分享的也多是自己寫小說類書評的經驗。

第一,看書的過程中,要善於記筆記。因為這會很大程度上減少你返工的次數。具體來說,是要記人物關係,故事的重要轉折點,經常出現的關鍵詞,能夠表達作者觀點的金句等等。



第二,寫一篇書評可能不僅僅要看懂一本書,有時候還需要咱們去查作者資料、看同類型作品、查書裡涉及到的歷史背景、看這個作者的其他書、看小說改編的電影等等。當然了,如果一本書非常難懂,去豆瓣上看看別人的相關書評也能幫助你更好的瞭解一本書。

第三,在提煉選題時切入點儘量要小。因為很多時候,越是什麼都想寫,就越是容易什麼也寫不好。

第四,寫書評前一定要列大綱。一般3到4個小點足以。小點之間可以是並列關係,也可以是遞進關係。

第四,每寫完一個小點,記得用一個過渡句過渡到下一個小點。因為這會給你書評的邏輯加分。



第五,寫完以後不要急著發,可以放一會兒,再回過頭看看,修改修改。最好是能從頭到尾通讀一遍,看有沒有不通順或是太囉嗦的地方。

第六,注意排版時多用回車鍵。要知道,新媒體文章最忌諱的排版格式就是密密麻麻的大段文字。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喜歡看書評、寫書評的朋友可以關注 ,我們一起交流,一起進步。


亦染心田


01

有自己的見解

一篇好的書評是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揭示出一本書的價值所在並幫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

書評也是一面顯微鏡,你描繪的東西是你在顯微鏡中看到的,那裡反射出你自己。你的書評能吸引到的,基本也是你的同類。

書評說到底是一種偏見,每個寫書評的人都是在盲人摸象,每個人都在書裡看到自己喜歡的冰山一角,沒有人能做到全面客觀,這是書評的真相!

介於書評的這個特點,你可以盡情抒發自己的傲慢與偏見。唯一令人不能忍受的,書評裡沒有你自己的洞察和真知灼見。

受人歡迎的書評有一個共同特點:讓讀者感到痛快。無論是文字還是情緒都是一氣呵成、酣暢淋漓,搔到了癢處,自然地激發起讀者的閱讀情緒,令他們莫名其妙地嗨起來。

關於切入點:重視讀者的同理心,切入點最好從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經驗中選取。離讀者越近,他們越容易接受。

找出書中最打動你的地方,從那裡下手開始你的點評。寫書評的最佳時機便是你剛讀完了一本書,被它激動得不能自已,感覺如鯁在喉,不吐不快,這便是下筆的時候了。如果看完一本書感覺平平淡淡,最好不寫,因為那樣的書評即使完成了,也會像白開水一樣,溫溫吞吞,毫無魅力。

動筆之前,審視一下自己。初寫書評,最忌貪多求全,盲人摸象,你把象鼻子摸清楚,力求把一個觀點講透就好。

沒學會走路之前,我們可以藉助外界的力量,先慢慢學會爬行。此時,爬的快慢並不重要,只要前進了,就已經為下一步站起來打下了基礎。至於爬行時是否像個萌娃,更不必介意,想想我們的祖先在直立之前,不僅四肢著地,而且醜陋多毛,你便釋然了。

這些寫作練習將成為你日後的靈感來源,也會使你逐漸從中理順自己的三觀。

最初的見解可以不夠深刻,但是這種起步是必須的。一個書評寫得好的人,他的文章也不會太淺薄。站在評判他人的立場上,你更知道自己該如何下筆。

書評一定要聚焦有文學價值的好書,什麼是好書?就是寫得好,很好看,經得起時代變遷的考驗,歷久彌新的優秀作品。

寫書評切忌端著,沒人喜歡一副教授臉,更沒人喜歡看孔雀盲目亂開屏,你不是來給人上課的,讓讀者覺得你是和朋友們坐在花園裡,邊喝茶邊談論一本自己很喜歡的書,而讀者就是你的朋友之一。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必須有你自己的見解!如果這個見解人人盡知,就記著閉嘴。你若張嘴,需吐出不一樣的泡泡和彩虹。不然誰會看呢?

適當地加入一點個人隱私可以貼近讀者,但是要恰到好處,天然合一,不可喧賓奪主,破壞了主題。

以前人們寫書評,都是循規蹈矩地遵序著公式:作者背景,創作特色,文字貢獻等進行,隨著書評日益走進千家萬戶被粉絲們接受,她的寫作風格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趣的,活波的,熙熙攘攘一擁而上,可謂百家爭鳴,一時間各類鮮花開滿坡。

02

獨處及思考

你沒有孤獨的時間,就無法靜下心來思考,沒有思考筆下不可能產生有深度的好文。

對於一個作者,思想是他最為寶貴的東西。沒有思想,就沒有資格寫書評。思考是寫書評最為重要的功課。

學會沉澱。一個觀點產生了,先放置一下,兩天過後,你發現那只是一個偏見,就把它推翻了,然後換一個角度再開始思考,這一次你很堅定,時間過去,你的認識更加深刻,信心指數隨之加強,經過推敲的觀點寫出來後,通常沒錯,且有分量感。

說到分量感,寫書評好比練拳擊,你在打出去一個漂亮有力的拳時,必須先收回自己的手,反覆思考就是出拳之前的那一刻。

寫書評的好處在於可以鍛鍊你的思考,讓你不斷地拔高自己,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同時也鍛鍊你的批判精神,帶著一雙警官審視犯人的眼睛和十萬個為什麼的好奇心,作者為什麼會這麼寫?問得多了,你會日益變得深刻而睿智。

它也會促進你的邏輯思維。你想說明的觀點是否站得住腳?你是在隔空喊話嗎?網絡時代,接地氣變得日益重要,你需要摸準讀者的脈搏,因此落筆之前,做足功課是必不可少的,這有點像你寫博士論文的步奏,但卻比寫論文更難,論文只需要忽悠好老師,書評卻要面對千萬個精靈。

真實是一個寫手的本錢。當下,讀者都已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一旦發現文章有假便會扭頭就跑,逃之夭夭,可是一旦喜歡了,便是終生,這類人被暱稱為“鐵粉”。

03

嚴謹而富有個性

如果你希望將來出一本書,寫書評是一個很重要的鍛鍊步奏,它會使你在寫作的路上走得更遠。

因為牽涉到作家的生平,你的文章一定要嚴謹無誤。這很重要,不像你寫自己,人們樂完之後便可丟擲一邊。書評會引導讀者,因此,你的責任重大。

寫書評的人必須富有個性,唯唯諾諾,瞻前顧後,優柔寡斷的不適合。

旗幟鮮明地提出觀點,不迎合任何人,不被任何人以及任何事綁架,你越有獨立見解,冷靜的性格,理性的思考以及刀尖式思維,能夠切開事物的本質,對他人越有幫助。時代需要這樣的先鋒思想家,庸人都是圓滑的,謹小慎微怕得罪人的,作家卻要說出真相,他的肩上扛著責任。

正直,客觀,說真話。說那些屬於你自己的話。

把觀點想清楚後力求把他們寫優美。不要有廢話,你的每一句廢話都是文章的霧霾。

書評的第一段至關重要,你的觀點好比一把亮劍,讀者此時決定跟隨下去或者放棄,因此,花時間在這裡思考一下是非常必要的。書評一開始就要閃亮登場,顯示出你的與眾不同。

然後,就像郭德綱說相聲,要不斷抖出包袱來。

04

乾貨分享

你即便不打算寫書評,也要做到會寫書評,不然,你那些喜歡的書就白讀了,書評,幫你梳理清自己讀書的感受。如果寫小說講究天賦的高低,寫書評則講究思想的深刻和嚴謹。

在簡書寫完一個書評後可以做一個測試。方法是把於此文相關的文章使用藍色字體鏈接在文章的結尾。

記好了該文章在你鏈接之前的閱讀人數。然後,等你的書評出來後,那篇文章的閱讀數如果節節升高,說明讀者把這篇文章讀完了,並且意猶未盡,才會接著打開後面的鏈接。

通過這個方法,你可以掌握到一個真實的數據,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喜歡這個書評,另外有多少人只是做了一般的瞭解。這個方法要感謝談寫作主編:奇奇。社會熱點主編:零露-清揚婉兮,讀書主編:許境一。他們總是給我及時有效的建議。簡書主編們的認真態度和浩然正氣,可以從他們身上略見一斑。

簡書的軟件設計確實很贊,聰明而簡單,真是百試不爽。

中國作家協會副會長謝有順在說小說中,每週有一篇書評,對當代的著名作家做出一一點評,每次讀後都感覺言之有物,點中了時代的穴位,也令人耳目一新。

寫書評要學著和高手過招,好書評看多了,眼界自然而然會提高。


漢服小鷺


1.首先要自己讀懂書。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個點就好了!

找到自己理解的一個點寫文章,很多人就是抄書,抄目錄,面面俱到就沒有中心,就是抄書了,

書評也不是讀後感,不是表達自我主觀情緒,原則還是體現書給你帶來的價值,評論書對自己影響,有一定的自我觀點,思考

2.多練習。在豆瓣等平臺多多看看別人別人寫的書評,拆解別人優秀書評,自己總結經驗,最後滿滿積累,形成自己的風格!拆解書,分析別人的文章,精華是那些,反思自己,如果是自己,會怎麼寫呢?

寫作是點點滴滴的積累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