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二)西晉滅亡

作者給出的解釋是“罷州郡武備”和“封建制度的恢復”。什麼是“罷州郡武備”呢?這裡的州郡相當於現在的省和市。漢朝實行的是郡國制,郡縣直接歸中央管轄,封國歸諸侯王管轄,但經過自漢武帝起幾代皇帝對中央集權的加強,諸侯王幾乎已經名存實亡了,他們享受部分土地的稅收,卻沒有軍權,因此各地的軍權都歸屬的州郡的長官手中。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很多軍閥都是州牧和郡守出身。因此當晉統一天下後,為了表示天下已經太平,州郡已經沒有必要再留軍隊了,就將州郡的武裝全部解散,讓退伍軍人去參加農業生產,來恢復帝國經濟。

“罷州郡武備”從表面上看或許是一件好事,但要是再加上“封建制度的恢復”可能就適得其反了。我們知道,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是通過逼迫曹氏禪讓得來皇位的,他必須要保證類似的事不會在自己身上重演,所以需要一群人來維護自己的皇權。外人是靠不住的,就只能靠自家人了,因此他分封了大批同姓諸侯王。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罷州郡武備”以後直接效忠皇帝的州郡沒有兵,卻讓諸侯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國領兵。這雖然可以防備外臣謀取皇位,但萬一諸侯王叛變怎麼辦?

可惜司馬炎沒有想到這一點,他以為天下已經太平,不會再有戰亂,開始每日聲色犬馬,後宮佳麗竟有五千多人,甚至還贊助他舅舅王愷大量金銀去和當時的首富石崇鬥富。大臣們也每日只知清談,不論國事,這樣的中央怎麼可能長久,因此西晉建國二十五年就爆發了“八王之亂”。

由於“罷州郡武備”使得中央根本沒有兵力來對付諸侯王的大軍,最後只能發展成諸侯王之間的博弈。西晉政府也瞬間衰落了,而這次衰落卻給了北方胡人南下的機會,最後發展成“五胡亂華”。

“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如果你要問,五胡亂華為什麼發生呢?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的說法很直接,那就是“文化融合無功引起五胡亂華”。

其實“五胡”並不是在西晉才入侵華夏地區的,他們從東漢就開始通過遷移和入侵與中原接觸。不過雖然胡人遷入中原已有上百年的時間,但是漢人始終都抱著一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態。胡人在中原日子過得並不如意,他們很多被編入了駐守邊關的軍隊,還有很多人成了漢人家的奴工。後來建立後趙政權的羯族人石勒,就曾被人販賣為奴。甚至到了五胡時代,漢人代表劉琨還大言不慚的給石勒寫信說:“你們胡人反正作不了天子,不如到我們晉朝來做一個名臣。”這是多大的口氣。要知道劉琨當時是想讓石勒來幫自己啊。

可能劉琨不知道歷史的潮流已經變了,天下已經不是漢人一家說了算,自東漢以來的胡漢融合問題現在終於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了,雖然這個解決過程可能很漫長,也很血腥,但中華民族必須要經過這樣一次涅槃重生,一個全新中國才能以一種嶄新的姿態站立於世。那就是隋唐盛世!

我們知道最後是隋統一了天下,結束了從五胡時期一直到南北朝的亂局。這期間,其實有很多人都有機會完成統一,但是這些人都沒成功,最後完成統一的是隋文帝楊堅。其實我們看下南北朝歷史會發現它有一個和三國時期很像的結局,拓跋氏在北方苦苦經營了一百多年的北魏,最後卻被楊堅拿到了勝利果實。司馬氏取得勝利是因為當時社會的天平偏向士族,那楊堅取得勝利的背後又是什麼原因呢?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三個問題:為什麼由隋來結束魏晉南北朝的紛亂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