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的大娘炸“油撒”四十年,70年代賣5分錢一個,你吃過嗎?


80歲的大娘炸“油撒”四十年,70年代賣5分錢一個,你吃過嗎?

“油撒”

時間會把人們分開,距離會把人們分開,生老病死會把人們分開。但是吃一口家的味道,你會發現,有些人有些事,根本沒辦法分開。

——《味道,是臺時光機》

80歲的大娘炸“油撒”四十年,70年代賣5分錢一個,你吃過嗎?

現炸現賣


陽光明媚的平淡日子裡,外地人一般不會發現,在這些老巷子裡,隱藏著最地道的資溪小吃。 

要說起資溪地道小吃,“油撒”必須擁有姓名。小時候的早餐經常是老繁華街路口買兩毛錢油撒,下一碗稀飯。剛炸出來的油撒邊上酥脆,中間鬆軟,色澤金黃,滿足了味覺溫暖了胃。

在附近縣市沒有見過賣“油撒”的小攤子,反而在千里之外的武漢戶部巷吃過類似的小吃,叫炸面窩。做法用料相似,但是中間是空心的,做成圓環狀,常拿來配豆漿或豆腐腦兒,鹹香可口。

80歲的大娘炸“油撒”四十年,70年代賣5分錢一個,你吃過嗎?

原料

“油撒”要炸得好吃,材料比例是關鍵,火候的把握也是經驗。我上班總會經過幼兒園門口這條老路,常停下來買兩個油撒做下午的點心,和這個老奶奶聊幾句。她告訴我今年已經八十歲了,炸油撒已經有四十年了,資溪人大概都吃過她炸的“油撒”吧!

80歲的大娘炸“油撒”四十年,70年代賣5分錢一個,你吃過嗎?

成品

老太太原來在十字街口擺了多年攤子,現在那兒不允許擺攤,她就在家門口出攤,和上班一樣,節假日都休息,每天下午兩點左右出攤,一天只做三斤米,賣完就回家。

她說,年紀大了家裡人都叫她別幹了,她一天不炸,就有街坊鄰居上門來問,今天怎麼不“炸油撒”啊!家裡等著吃呢!只要她一出攤,街坊四鄰 的老太太們都來了,有幫忙切韭菜的、剁肉的、幫忙提桶、端爐子的……大家歡歡喜喜地一起忙活。

80歲的大娘炸“油撒”四十年,70年代賣5分錢一個,你吃過嗎?

老街的味道

等火燒上油鍋熱起來,大家都坐在她邊上臺階上看她“炸油撒”, 扯些東家長西家短的閒篇。油撒和油條不一樣,不能同時炸幾個,要一個個來,炸好一個就有人幫她遞上剪子,大家七嘴八舌評價起來“這個炸得好,焦黃的”,“那個炸焦了啊,你敢緊撤點火……”大家夥兒熱熱鬧鬧地。所以對她來說,“炸油撒”不僅僅是一份收入來源,還是一份精神的慰藉吧!

80歲的大娘炸“油撒”四十年,70年代賣5分錢一個,你吃過嗎?

出鍋

這幾次買肉“油撒”,老太太總是很不好意思的解釋說,肉太貴了,現在“肉油撒”都要三塊錢一個!你把邊上那個也拿去吃吧,炸的不好看,吃起來一樣的。

她說她從一角錢三個“油撒”五分錢一個“肉油撒”賣到現在五角錢一個普通“油撒”,三塊一個加肉的,就這幾年漲價特別快。她說再漲價估計難賣了,她也就不做了……

這些傳統的小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都在逐漸的淡出我們的生活,退出我們的餐桌。誰都知道這些油炸食品,從營養學來看,不是一份健康的食品,但是多年的習慣,對這些食物總是不能忘情。

80歲的大娘炸“油撒”四十年,70年代賣5分錢一個,你吃過嗎?

原始加工

這些傳統的小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都在逐漸的淡出我們的生活,退出我們的餐桌。誰都知道這些油炸食品,從營養學來看,不是一份健康的食品,但是多年的習慣,對這些食物總是不能忘情。

因為這些食物早已不能稱之為食物,而是我們一段記憶的載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