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骑兵连体现的是精神,现实中究竟如何呢?先从马说起

经典亮剑回顾,今天我们谈一谈电视剧中的亮剑骑兵连,和真实的我军骑兵连有什么不同呢!

《亮剑》骑兵连体现的是精神,现实中究竟如何呢?先从马说起

我们在看小说还是老版亮剑和新版亮剑当中骑兵连长孙德胜带领骑兵连在反突围中为了掩护李云龙撤退与日军骑兵连交手,由于人数的不足在一次一次的冲锋中逐渐败给了鬼子的骑兵连,最终只剩下骑兵连长孙德胜一个人,但他并没有退缩,还是向敌人发起了冲锋,上演了一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是亮剑里最令人催泪的画面。

影视剧虽然有原型的影子但是毕竟经过了艺术加工,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完全的表现真实的骑兵连,那么今天我们跳出影视剧中的骑兵连,去探寻一下历史当中我们的骑兵连是如何战斗的呢,他们的马匹都如何呢?

《亮剑》骑兵连体现的是精神,现实中究竟如何呢?先从马说起

首先,说在当时我们最能打的一支骑兵部队,那就是李云龙所在的129师骑兵团,李云龙的骑兵连的原型可能就是这支队伍,那么当时的骑兵团是如何战斗的呢?是不是亮剑里我们看到的那样,拿着刺刀,与敌人的骑兵进行正面冲锋呢,其实当时的骑兵虽有对砍的战斗但更多的是拿步枪进行战斗,而马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行进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马到达然后把马拴在指定地点,留下一些人看马,俗称“马桩”,战斗完毕后回到栓马的地点,骑马而去,我们的骑兵主要是针对鬼子的步兵,这样我们才能占据优势,也是敌后游击战的做法。日军为了对付我们的骑兵,也专门组建了他们的骑兵联队,而鬼子的骑兵,专门想要找我们的骑兵进行PK,但是我们的骑兵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是避其锋芒,那么英勇无畏敢于亮剑的我军为什么要“躲”着鬼子的骑兵呢?这里要从马的品种说起了。

《亮剑》骑兵连体现的是精神,现实中究竟如何呢?先从马说起

这里面我们就要提一提,我们的马和鬼子的马,其实就不是一个品种,我们的马主要是以蒙古马为主,草原出身的蒙古马适合奔跑,耐力十足,耐严寒,抗饥饿,只需要简单喂养,就能依靠其快速的适应能力,完成行军途中的消耗。但是蒙古马体型矮小,适合做长途交通工具,但不适合做冲锋的战马,这就像百米冲刺和马拉松一样,而鬼子用的马,我们称之为东洋马,其实按血缘可以分为阿拉伯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盎格鲁诺尔曼马,顿河马。东洋马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无赘肉,非常适合冲锋冲刺使用,而且东洋马非常娇贵,一般都是马先吃饱后士兵再吃饭,这样一比较,东洋马确实比蒙古马适合装备骑兵,而当时是我们的很多首长也已能骑上东洋马为荣。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亮剑电视剧中骑兵连的一些战斗,李家坡之战孙德胜带领部下充当步兵带队冲锋和接应魏和尚段鹏,包括突袭李家镇,都是基本符合史实。而在突围中去和鬼子骑兵团去正面硬杠是基本没有这个可能,电视剧为了艺术表达,体现大无畏,敢于亮剑的精神,进行艺术加工才有了孙德胜的“骑兵连,进攻”的“催泪弹”。

《亮剑》骑兵连体现的是精神,现实中究竟如何呢?先从马说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支支现代化的机械部队。现在,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

不过就算小有瑕疵,但不妨碍亮剑成为一部经典之作,骑兵连长孙德胜更是这种精神完美地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