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1942年8月12日晚上,斯大林在蘇聯克里姆林宮的會客室裡熱情地會見了英國首相丘吉爾。此時,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已經進行了月餘,德國的猛烈攻勢讓蘇軍疲於應付,斯大林迫切地希望英、美盟軍能遵守5月簽訂的盟書,即在歐洲開闢對德作戰的第二戰場,好讓蘇聯能有一個喘息的機會。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然而,丘吉爾的話給斯大林兜頭潑了一盆冷水:“我此次來是要向元帥閣下說明英、美兩國政府的決定,在1942年我們兩國軍隊無法在法國沿岸登陸,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面對英、美的言而無信,斯大林既憤怒又無計可施。本來還指望英、美能在危難關頭為自己兩肋插刀,沒想到人家還想插自己兩刀呢,這時他才清醒地認識到:蘇德戰役,無論結果好壞,都只能蘇聯人自己扛。為今之計,只有背水一戰了!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為什麼丘吉爾要中途“變卦”呢?是想隔岸觀火還是另有苦衷?1942年不在歐洲開闢對德的第二戰場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一、丘吉爾到訪莫斯科前蘇聯的局勢咋樣?

1942年7月17日拂曉時分,蘇聯頓河草原上一個不知名的村子裡響起來激烈的戰鬥聲,斯大林格勒戰役拉開序幕。

希特勒瞄準了英美想要拖延開闢第二戰場的心思,利用這個間隙對蘇聯發動夏季攻勢,一百五十萬的德軍壓境,他們的目的是佔領斯大林格勒 ,切斷伏爾加河交通,奪取高加索石油,然後向北包抄莫斯科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計劃堪稱縝密:斯大林格勒是蘇聯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城市,攻下了斯大林格勒就相當於捏碎了蘇聯一顆重要的心臟;高加索地區是蘇聯的主要產油區,年產量高達3200萬噸,佔全國原油產量的90%,希特勒早已對高加索的石油垂涎已久。更重要的是,只要德國佔領了高加索,就能夠攜手意大利打擊由英國統治的中東。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奇襲高加索

希特勒將德軍分為兩路:一路快速奔向高加索,另一路從北面直驅斯大林格拉,在伏爾加河畔鞏固陣地,切斷高加索和蘇聯中部的聯繫。不得不說這個佈局堪稱完美,希特勒本人也非常重視此次攻勢,為此他還特意將他的大本營遷往烏克蘭。

戰事開始之初,局勢一直朝著德軍有利的方向發展,德軍和蘇軍剛一交火蘇軍就潰退了。僅一週的時間,德軍到斯大林格勒市的距離只剩下150千米了。希特勒樂觀地估計蘇聯已經無力反擊,奪取斯大林格勒指日可待,遂命令第4裝甲集團軍向高加索方向開拔,而奪取斯大林格勒的任務則全權壓在由保盧斯率領的第6集團軍身上。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然而,即便這樣蘇軍也很難應付。

首先,蘇德的兵力對比實在太過懸殊:面對德國6個主力軍,2個坦克軍,27萬士兵,3000門大炮,500輛坦克,1200架飛機的“大手筆”,蘇聯的2000門大炮,400;輛坦克,454架飛機和16萬士兵連給德國軍隊練手都不夠級別;

其次,蘇聯缺少優秀的軍事將領。在1937-1938年發生在蘇聯的“斬首行動”中,有3名元帥(共5名),14名軍區司令員(共16位),60名軍團長(共67位)和136名師長(共199位)被斯大林以“反革命軍事法西斯組織”的罪名處決,共有35000名紅軍各級優秀指揮員被鎮壓,此次“大清洗”嚴重削弱了蘇軍戰鬥力。要知道戰爭不僅是武力的硬碰硬,更是謀略和智慧的較量,戰鬥民族在彪悍,沒有優秀的將領指揮也只能是蠻幹。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元帥

最後,斯大林格勒缺少必要的防禦工事。在戰爭爆發以來,斯大林格勒一直處於後方,因此幾乎沒有修築過防禦工事,而原來的防禦戰壕也大多被雨水沖垮了。所以,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後,出現了工人們下班就跑到城外修戰壕的景象。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就是以這樣窘迫的狀況抗擊德國軍隊的,所以斯大林才會迫切地希望英美盟軍能夠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讓希特勒兩線作戰,早日拖垮德國。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二、丘吉爾為啥不願意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

以當時的情形來看,斯大林的期望並不過分,畢竟唇亡齒寒,要是讓希特勒吃下了蘇聯這塊大蛋糕,下一個遭殃的肯定是歐洲。那麼,為啥丘吉爾遲遲不願意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呢?據我分析,不外乎兩個原因:

  • 1. 英國害怕蘇聯會挑戰英國的大國地位

在英國人的意識中,一直有“蘇聯將威脅英國”的論調。再加上在1929-1931年的“大蕭條”時期,幾乎全世界都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但是同一時期的蘇聯經濟卻得到了繁榮發展,在1932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時,蘇聯工業產量已躍升至世界第二的位置。面對這樣的現狀,英國對蘇聯的態度已經不僅僅是有點“酸”了,更多的是對蘇聯發展速度的恐懼。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丘吉爾作為一個典型的英國政客,更是相當地確信蘇聯早晚會破壞大英帝國,所以他當然不願意在此時開闢歐洲戰場。

  • 2. 丘吉爾把二戰當作英國重回巔峰的契機

然而,丘吉爾畢竟是丘吉爾,他深知自己的答覆會讓斯大林怒火中燒,所以他馬上拿出想好的另一套方案來“忽悠”斯大林——“火炬計劃”。

丘吉爾解釋道:要牽制德國不一定非要選在法國和德國正面硬碰硬啊,咱可以換個思路,比方說我們在北非登陸,雖然短時間內不能緩解你們蘇聯的戰爭壓力,但是對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還是相當有幫助的啊。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火炬行動

丘吉爾充分發揮他的演講天賦,還真的把憤怒的斯大林安撫下來了,但是斯大林也不是傻子,他早已看清了英國的推諉態度,丘吉爾的話不過是 “男人的嘴,騙人的鬼”,只不過現在不好和英國撕破臉,為了大局著想就算有氣也要忍著。

現在讓我們分析一下,為啥丘吉爾要提出“火炬計劃”呢?

“火炬計劃”是二戰中英美首次展開的聯合軍事行動,當然它能成功推行也離不開丘吉爾的“忽悠”。二戰爆發後,地中海幾乎成了英國的“命根子”:首先,地中海各地區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是通往英國殖民地,尤其是埃及、中東、印度次大陸乃至遠東的要道;其次,地中海對於維護英國在霸權地位意義重大,如果地中海失守,那麼其他地區的殖民地也將逐漸脫離英國的控制,大英帝國將徹底土崩瓦解。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也就是說,只要能保證英國對地中海的控制權,維護地中海這條“生命線”的暢通,就能夠保障英國的國土安全和帝國的根基。因此,縱觀二戰中英國的每一次軍事行動和戰略部署,我們都能在背後發現英國地中海戰略的影子。

丘吉爾是一個有著強烈的“大國情結”的政客,但是當時的英國已經顯現出明顯的頹勢,英國想要重新譜寫往日的輝煌唯有把握二戰這次“機遇”。所以丘吉爾會在北非登陸後的演講中說到:“我當國王的首席大臣不是來主持葬送英帝國的”,直接挑明瞭英國不僅要打敗德意志法西斯,還要維護英帝國的所有利益。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正是出於以上原因,丘吉爾才會在二戰期間說出下面這句話:“我們願意看到德國人躺在墳墓裡,但更願意看到俄國人躺在手術檯上。”試問,打著這樣小算盤的丘吉爾又怎麼會在此時對蘇聯伸出援手呢?

三、隔岸觀虎鬥,丘吉爾的不作為對斯大林保衛戰造成了哪些影響?

孤立無援的斯大林知道到了背水一戰的時候了,要麼生要麼死,蘇聯已經別無選擇。然而,蘇聯軍隊顯然還沒有這個覺悟,面對接連的潰敗,蘇軍中出現了普遍的臨陣潰退情況。

為了振作士氣,斯大林發佈了歷史上著名“第227號命令”:‘驚慌失措者和膽小鬼應該就地槍決。從今以後,每個指揮員、紅軍戰士、政工人員都應遵守這個鐵的紀律;沒有最高統帥的命令絕不後退一步。’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這項“鐵律”激發出了蘇聯軍隊 “戰鬥民族”的彪悍,蘇軍奮起反抗,終於在歷時6個半月後徹底粉碎了德軍的重點進攻,掌握了戰略主動權,迫使希特勒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衛,為法西斯陣線走向黃泉末路奠定了基礎。

讓我們清算一下德國在此役中的損失:“兵力150萬,坦克3500輛,火炮12000門,飛機3000架;9萬第六集團軍殘部以及總司令保盧斯元帥和23名將軍被俘。”

這真的是一場由蘇聯人民創造的偉大奇蹟!這場戰役不僅維護了蘇聯的安全,還讓蘇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得到了空前地提升,更是在戰後建立了相當龐大的海外力量。反觀一直想著如何“利己”的英國呢,二戰後不僅維持世界殖民帝國的願望落空了,海外力量也日漸萎縮。面對這樣的結果,不知道丘吉爾會作何感想?

是兩肋插刀還是隔岸觀火?丘吉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何影響?

《二戰全史》

《二次大戰中的蘇聯石油——巴依巴科夫的回憶》

《尋找斯大林格勒》

《“斬首行動”揭秘》

《撤退印度背後的戰略安排——論艾德禮政府的大國策略》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城市攻防作戰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