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兩個重點:收緊核心,和減少觸地時間

我們跑步訓練時,有時候動作挺有彈性,跑姿也舒展,感覺速度挺快的,可看配速,卻並不快。這主要和我們的身體狀態有關係,畢竟我們大家都是普通大眾跑者,每天不可能飽含激情去訓練,特別是事情較多,精力不濟時,為了保持訓練計劃不間斷,為跑步而訓練。

我們狀態不是特別好時,在跑步節奏上總會不自覺有些鬆懈。完整的動作雖然我們都有做到位,但我們的步頻和步幅都不自主地降了下來,速度跟著就慢了。留意動作會發現,兩個地方問題最大,一個是核心不夠繃緊,還有就是每步落地的觸地時間長了些。

跑步的兩個重點:收緊核心,和減少觸地時間

馬拉松比賽時,我們不會出現這樣問題,賽前大家通常都精心調整,賽前兩天跑休,避免疲勞,補充更多糖原,要是休息(睡眠不受影響)得好,那比賽日就能更好發揮了,跑步時節奏自然不會慢。

平常的訓練時,針對節奏慢,很好應對。首先是核心問題,跑步雖然是腿腳在奔跑,但發力源自核心,核心時刻需要收緊,讓軀幹起著更好的對身體支撐和穩定的作用。當然平常我們也需要加強核心訓練,核心力量訓練對跑步有事半功倍效果。

其次是觸地時間問題。我們大多數人跑步時觸地時間都偏長,高水平的馬拉松職業運動員觸地時間在160~180間,我們大部分精英跑者觸地時間在200~220毫秒間,普通選手的觸地時間能慢到240毫秒。單從數字上,就能簡單知道我們的差距,這個參數指標可以在跑步時佩戴智能運動手錶獲得。觸地時間要通過跑步技巧和加強腳踝力量來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