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緩不是衰退,全球經濟這局棋才到中盤

放緩不是衰退,全球經濟這局棋才到中盤

內容摘要

在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近期全球經濟衰退的信號表現的越來越強烈,在次貸危機發生的10年之後,全球經濟發展開始集體放緩,不論是是美國、歐盟和日本等老牌發達勢力,還是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幾乎全體撲街。

10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給出這樣一個答案:由於全球製造業下行與貿易壁壘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19年世界經濟增速下調至3%,相比2017年全球同步回升時期3.8%的增長率下跌了0.8%,這是自2008—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不少專家看衰全球經濟的同時,也有很多專家持相反的意見。顯然,在這盤沒有下完的棋局中,做為局中人的我們,都應保持一份冷靜來觀察這個美好的世界。


01

IMF:全球經濟放緩

放緩不是衰退,全球經濟這局棋才到中盤

IMF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簡稱《報告》)中,IMF下調了全球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2019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相比上期報告, IMF下調美國0.2個百分點至2.4%,下調歐元區0.1個百分點至1.2%,下調英國0.1個百分點至1.2%,下調中國0.1個百分點至6.1%,下調印度0.9個百分點至6.1%,另外,包括東南亞、拉丁美洲和中東等地區等新興市場增速也都被不同程度地下調。

IMF認為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以及貿易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導致全球資本投資和需求下降。這是的世界經濟出現衰退跡象嗎?現在的全球經濟表現到底又是什麼情況呢?

首先說說龍頭老大美國。2018年年美國經濟同比增長了2.9%,創下了近年來的最快增速。但是2019年到了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突然大幅下滑,同比增速回落至2.1%。與此同時,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開始低於2年期國債收益率,也開始頻繁出現倒掛現象,釋放出強烈的衰退信號。經濟增速放緩、長短期國債利率倒掛、貨幣政策轉入降息週期等都使得未來美國經濟充滿了不確定性。

接下來再說說作為世界經濟發動機的中國:根據國家最新公佈的第三季度宏觀數據顯示,中國GDP增速放緩至6%,創下了27年來的新低。要知道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0%,一旦中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全球經濟受到的衝擊不言而喻。除此之外,歐洲、日本、印度等其他國家和地區在2019年也遇到了各種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IMF也下調了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0.1個百分點,但3.4%的增長預期仍高於2019年的3%。

根據IMF預期,在2020年,發達經濟體的增長率仍將保持1.7%,不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率則有望從2019年的3.9%回升至4.6%。

然而,全球經濟能否在2020年實現回升卻充滿不確定性。

首先,IMF對美國、中國和日本三大經濟體2020年的增速預期比2019年分別低0.3%、0.3%和0.4%,這極有可能會導致全球市場需求和資金供給的不足,在高度依賴全球市場需求和投資的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想要讓經濟觸底反彈將會變得十分困難。其次,伊核問題、土耳其與敘利亞庫爾德武裝衝突等區域問題,使得土耳其、伊朗和沙特等地區緊張局勢的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得到解決,使得這些國家的經濟復甦的前景一片茫然。

此外,面對2019年全球寬鬆貨幣政策的普遍施行,讓諸多國家財政貨幣政策面臨金融脆弱性風險的不斷增加,同時使得2020年很多國家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越來越小,致使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難度變得更大。

另外,根據《報告》內容,IMF認為愈演愈烈的全球貿易爭端,也是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最重要原因。

自從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結束之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出現明顯分化,在經濟和貿易總體規模上逐步趨近結構性平衡。

多年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圍繞發展中國家特殊與差別待遇、非市場經濟主體行為以及知識產權、農產品補貼等新老議題展開討論。這在增強了發展中國家的談判基礎和談判能力,使發展中國家真正參與到全球經貿規則的制定中的同時,也動搖了發達國家在全球經貿規則制定上的主導地位,由此引發了發達國家的不滿心理。

特別是在多哈談判幾乎沒能達成任何實質性協議之後。美國開始採取單邊措施,以加徵關稅為手段,在區域和雙邊層面施壓貿易伙伴接受美國的新貿易規則,並以此脅迫各方,引起了包括中國、歐盟、日本等多國的強烈反對,從而引起了劇烈的世界貿易動盪。使得全球經濟發展充滿的了不確定性。


02

世界經濟到底如何?

放緩不是衰退,全球經濟這局棋才到中盤

橋水基金的創始人達里歐認為,當前的經濟環境和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極其相似。但事實上,達里歐對全球經濟再次衰退的擔憂可能有點言過其實了。

比如說,對於此次被認為是全球經濟衰退即將來最可靠的信號之一的美國2年和10年期限的倒掛現象的真實性就值得推敲。

要知道美國2年和10年期限國債的倒掛現象,可能是因為世界經濟的衰退造成的影響,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原因。

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大幅下滑可以是因為有基本面的因素,如包括經濟走軟和美聯儲降息等,但金融機構的風險對沖也會造成此類效果。比如說,8月美國10年國債收益率下滑52個基點,創下了自2011年8月以來的最大月跌幅。而造成這52個基點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資管公司這類的風險對沖行為導致的,而基本面因素只是在其中起輔助作用。

今年美國長期債券價格的強勁反彈使其成為今年全球任何市場表現最佳的資產。而近期收益率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等金融機構不得購買長期債券或債券衍生品,這種行為通常被稱為“強制購買”,因為市場走勢已經損害了他們持有的其他頭寸,於是根據交易已有的風險模型和投資策略金融機構會進行風險對沖。由此也會使得美國國債收益率出現倒掛現象。

另外,中國目前已經貢獻了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在全球高度不確定的形勢下,中國的經濟增長迄今仍保持韌性。世界銀行對中國2019年經濟增長率預測為6.2%,2020年為6.1%。雖說中國2019年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下降到6.0%,但必須認識到這一增速是中國在面臨國內外諸多風險挑戰的複雜局面下取得的,而且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保持著最高的增速,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勁和定力,並且中國仍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和市場空間保持經濟的平穩運行。

雖然,現在的中國經濟面臨著一系列結構性調整的挑戰,中國經濟將從主要靠投資和外貿拉動向更多依靠國內消費拉動的轉型,中國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可能影響短期的經濟增速。但經濟轉型一旦完成,中國將會恢復其增長動力,從而再次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根據世界銀行24日發佈《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可知,全世界115個經濟體政府在過去一年啟動了294項改革,提高私營部門的營商便利度,為創造更多就業、擴大商業活動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鋪路。而持續進步是改善國內營商環境和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

牛津經濟諮詢社的全球經濟學家本·梅認為,

“在牛津經濟諮詢社調研的45個經濟體中,只有5個的經濟活動在今年第二季度環比出現明顯下滑,大多數經濟體的下滑幅度相對較小。其中最大的3個經濟體——英國、德國和中國臺灣——的GDP加起來佔全球GDP總額的6%。”

本·梅認為,當前的經濟增長放緩“更像是廣泛擴張中的小小放緩。這並不表明我們正處於經濟壓力普遍存在的境地,過去十年間,有些經濟體在某個特定時期出現收縮是很正常的。”

瑞銀集團指出,未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觸底時,增速將高於過去。瑞銀集團的資深全球經濟學家皮埃爾·拉富爾卡德說,

“考慮到疲軟的根源——貿易摩擦,前景正變得越來越黯淡。儘管前景相當糟糕,但並不像以前的全球性經濟衰退期間那麼糟糕。”

德意志銀行駐紐約的首席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斯洛克表示:

“全球性經濟衰退不會發生,因為從結構上講,新興市場的增速比過去要高。隨著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衝擊投資和商業信心,行業之間出現差異,有的飽受外部製造業疲軟之苦,有的則憑藉面向國內的服務保持興旺勢頭。因此,許多經濟體總的來說仍然相當強勁;消費者信心依然高漲,失業率降至多年來的最低點。”

華盛頓國際金融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羅賓·布魯克斯表示,

“當經濟負增長國家的GDP總和達到或超過全球GDP總額的50%時,才可能預示著全球經濟衰退。目前全球經濟結構的變化意味著,未來衰退可能不再那麼頻繁。新興經濟體正在迅速擴張,自1980年以來,它們對全球整體增長的貢獻已從略高於三分之一增至近60%。鑑於中國和印度與發達經濟體相比仍在迅速增長,鑑於它們如今合起來佔全球GDP的20%以上,它們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仍然相當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