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共和國成長中成長見證

新中國成立,開闢了歷史新紀元,改變了每一箇中國人及其家庭的命運。本報本期特聚焦幾位出生於1949年前後老人的成長經歷,以家史印證國史,以個人史折射時代史。


他們,在共和國成長中成長見證


從土坯房到標準衛生院

冉洪猛 1939年生,後坪苗族土家族自治鄉高坪村人

“一間土坯房,既是我的辦公室、就診室,也是我的起居室。”冉洪猛回憶起60年前剛成為後坪鄉醫院(現後坪鄉衛生院)醫生時的場景說道。

今年80歲的冉洪猛告訴記者,以前受醫療條件、交通條件和經濟條件的阻礙,看病難,想要看好病更是難於上青天。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要看病,得走彎彎曲曲的土泥路,離得遠的一個來回就耽誤大半天功夫。遇到年老體弱的,還得等他們醫生空閒時上門就診,走到天黑,就乾脆在患者家裡住上一晚也是家常便飯。

“好在現如今情況不一樣了。”老人清楚記得在1999年,全市開始實施醫療保險,隨著農村醫療衛生改革的一系列措施落地,現在的醫療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診斷室、治療室、藥房、觀察房……一應俱全,60年前的土坯房規範完善成了一所標準的衛生院。


他們,在共和國成長中成長見證


從泥土路到柏油路

黃福易 1948年生,鳳山街道城東村村人

對於黃福易來說,感受最深的莫過於政府出資把門前的公路硬化,實現了村民們20幾年的願望。

在他記事時,新中國恰逢成立之初,國家基礎設施方面特別落後。自家屋前到村裡的公路是一條坑坑窪窪的機耕路,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逢雨天,車輛難以通行,阻礙了村裡蔬菜產業的發展。硬化公路成為黃福易和城東村村民最大的期盼。

2015年,政府出資幫扶群眾發展產業,為村民們硬化了這條產業路,讓附近的村民們激動不已。

路修好後,不僅出行更方便了,附近村民的蔬菜產業也發展得紅紅火火。不少商人更是主動找上門,租賃村民的房屋和院壩做起了各種生意,每年的租金讓村民的錢袋子更鼓了。


他們,在共和國成長中成長見證


從“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

文德林 1949年生,芙蓉街道中路社區居民

“現在日子多清淨,不愁吃穿、曬曬太陽、看看書,退休生活這麼過,知足咯!”文德林坐在院子裡,翻著書說道,話語裡滿是喜悅與自豪。

文德林的悠然自得得益於發生在他家的三大“喜事”:吃穿不愁、孩子事業有成、住上新樓房。

40年前,老人一家五口住在武仙路柏楊村,孩子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長大,長身體的時候吃不上“油水”,只有到了過年,一家人才能吃到大米和肉,吃上一頓水餃。穿的更不用說了,破衣服縫了補,補了再縫。

直到1972年,老人在當時的縣航運社從事修船、造船工作,一家五口生活才逐漸好轉,慢慢供3個孩子上學。由原來的“有啥吃啥”,如今變成“吃啥有啥”。

“最自豪的是,原來的農村老房子變成了磚房,而且幾年前,還搬到城區裡住上了新樓房。”文德林感慨道,現在的生活越過越好了。


他們,在共和國成長中成長見證


從信息靠吼到智能通訊

黃壽武 1955年生,鳳山街道中山社區居民

黃壽武,1975年入黨,是有著44年黨齡的老黨員。談到新中國成立後的變化,黃壽武對老家黃鶯鄉雙河村通信的發展感觸頗深。

“50年代初的時候,主要靠書信或者便條傳遞信息。”黃壽武說,當時想和距離稍遠的親朋好友聯繫,只能通過寫信這種方式。

50年代後期的時候,村裡終於有了一臺手搖電話,接受村外的訊息相對來說要方便些,但離值班室遠的群眾接受訊息就比較困難。不僅如此,人們只能通過報紙或書籍瞭解一些知識和外面的信息。信息閉塞,讓大家錯過了很多發展的機會。

“現在有了智能手機,想通知或是瞭解啥子,秒秒鐘的事兒!”黃壽武說,現在的手機可以打電話、發信息、聽音樂、看新聞……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面對面交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了。


他們,在共和國成長中成長見證


從無窗教室到窗明几淨

錢明會 1949年生,桐梓鎮雙鳳村人

初秋的9月,涼爽宜人,70歲的錢明會散著步,晃晃悠悠又來到了桐梓鎮雙鳳小學,這是他工作了35年的地方。

錢明會清楚記得自己是1974年來到雙鳳小學任教,同樣是這塊土地,同樣是書聲琅琅的環境,但是眼前一切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

“當年學校的所有設備,一隻手就完全可以數過來。”錢明會說著扳起了手指:一所學校,兩間教室、一塊黑板、幾支粉筆、一盞煤油燈。

“其中一間木板搭建的教室沒有玻璃,冬天寒風從窗口呼嘯而過,凍得孩子們直打哆嗦。”錢明會緩緩回憶道,短短45載,他見證了雙鳳小學一桌一椅、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變化,從漏風漏雨的教室,到動員全鄉修建新教室,再到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來,農村教育越來越受重視……

最讓錢明會感到欣慰的是,在退休前夕,農村地區開始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自己帶的所有學生實現了全免費義務教育。

“日子越過越好咯……”錢明會站在新學校憶著往事,由衷發出了感嘆。


他們,在共和國成長中成長見證


從交農業稅到獲得農業補貼

謝承亮 1941年生,鳳山街道中山社區居民

“我們出生的那個年代,吃不飽、穿不暖,能活命就很不錯了!”謝承亮出生時中國還未解放,老百姓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謝承亮一家老小共七口人,只有幾畝十分貧瘠的土地,一年糧食總收成不足300斤,勉強只夠家裡人吃半年。糧食吃完了,只有到山坡上挖野草和草根充飢。後來挖的人多了,山上光禿禿的一片,什麼也挖不到了,只有捱餓。“當時不少人餓死在路邊,如果沒有親人來尋,死在哪裡屍體就爛在哪裡。”謝承亮說,當時沒有被餓死,已屬萬幸。

解放後,國家實行土地改革,廢除了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最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謝成亮一家自那以後,憑靠一家人的勤勞努力,再也沒捱過餓。2006年,國家更是廢除了農業稅,進一步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如今,農民發展農業產業,國家還有補貼。謝承亮說,現在國家也在加強著農業補貼,並且幫助解決農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以此增加農民的收入。

“如今,政府不僅為村民發展產業提供補貼,還邀請市上的專家為大家傳授種養殖技術。”產業發展起來了,錢袋子鼓了,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紅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