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不是每個被欺凌的孩子都有一個易烊千璽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被欺凌的孩子都有一個易烊千璽

為什麼會有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校園欺凌通常會造成受害人心靈創傷,是一種反社會行為,是各國重點治理對象。

電影中是以“魏萊”為首的一幫女生對周冬雨飾演的“陳念”進行欺凌,我想許許多多的人看到非常氣憤!

殊不知,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電影讓人心痛,現實更為殘酷。

之所以有校園欺凌,最重要的就是環境因素。

家庭環境的影響。父母在孩子幼時缺少教育導致孩子性格有缺失,不健全。孩子缺乏同情心,同理心,並且控制慾強烈樂於表現自己。

沒有結交好朋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是在初高中孩子應該樹立價值觀的時候,更應該注意身邊朋友的影響。

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這個還是教育出現了問題,家庭教育是一方面,學校教育也是一方面,宣傳教育不夠,欺凌者認識不到欺凌的危害。

被欺凌者性格軟弱。一般被欺凌者性格軟弱或與大多數不同容易被欺凌,所以塑造一個良好的性格有多重要。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被欺凌的孩子都有一個易烊千璽

為什麼被欺凌的是你

很多情況我們喜歡說“為什麼是你不是別人”,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傷害。

電影中“陳念”也憤怒地說“難道要聽別人說為什麼被傷害的是你而不是別人”

我們每個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都不想聽這樣的話。但是好像經常出現這樣的聲音!

難道我弱小我就應該無故受欺負嗎?難道一個女孩子因為穿的少就該無故受到騷擾嗎?難道我跟別人不一樣我就是壞孩子嗎?

看電影的過程中我也有反思,如果我是陳唸的同學我該怎麼做?如果我是陳念我該怎麼做?

我想如果我是她同學我會冷漠吧!作為一個要高考的學生誰都不想和喜歡欺凌的人惹上關係,或許我可能會求助於老師,而如果我是陳念我甚至都沒有她的勇氣。

面對魏萊這樣一個逼死胡小蝶都不感到愧疚和悔恨的人,已經毫無人性可言!被這樣的人糾纏,將會造成多麼大的心靈創傷!所以我們看到許多新聞,因為少年時期受到欺凌的孩子長大之後報復不惜違反法律甚至獲刑!

校園欺凌帶給他們嚴重的心靈創傷!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被欺凌的孩子都有一個易烊千璽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電影中易烊千璽飾演的“小北”曾經問“陳念”有什麼理想和願望。

陳念說“如果可以的話就保護世界”

小北說“那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不得不說,陳唸的內心還是非常強大的,小北翻看她的英語課本時有一句話“我們生活在陰溝裡,可仍有人仰望星空。”深深震撼了我!

就像《怦然心動》裡所說:“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小北是陳唸的一束光,陳念也是屬於小北的一道彩虹吧!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被欺凌的孩子都有一個易烊千璽

校園本該是純潔的,美好的!是屬於青春的。

《朗讀者》曾說到“人生有一首詩,當我們擁有它的時候,往往並沒有讀懂它;而當我們能夠讀懂它的時候,它卻早已遠去。這首詩的名字,就叫青春……”

可是因為校園欺凌的存在,校園變得不那麼美好甚至充斥著恐懼和焦慮,青春也不再美好,反而是心裡的一道疤,永遠消退不掉!

所以人民日報也有評論,對待校園欺凌要做到“零容忍”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被欺凌的孩子都有一個易烊千璽

從孩子做起,培養良好性格

小北是缺乏愛的,所以在受傷時陳念簡單的一句“疼不疼啊?”就足以令他落淚,並講述了他的經過!

因為缺乏愛,當別人一句簡單的問候的時候,就感動了,便熱淚盈眶了!

而陳念,劇中沒有出現父親的角色,母親被追債,陳念在給母親打電話的時候哪怕已經泣不成聲也要裝作一副什麼都沒發生的樣子!

魏萊這個角色家庭疏於管教所以也是缺乏愛的。

要想有一個良好的性格,首先愛不能缺失。

其次,就是陪伴。董卿曾說“我想因為陪伴很溫暖,它意味著有人願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

所以,在陳念最艱難的日子裡是小北默默地守護,在小北絕望的時候,是陳念給予他鼓勵,兩個人要走出去,光明正大的肩並肩走在大路上。在電影結尾,小北不再帶著帽子,也是默默地守護在陳唸的身後,就像小北說的“你往前走,我就在你身後。”

雖然電影結局是好的,但是在監獄裡兩人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表情也是看哭一大波觀眾。

最難的日子裡誰陪你走過,誰就是你這一生最重要的人。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被欺凌的孩子都有一個易烊千璽

我想第三就是教育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家庭可能要更多的要承擔育人這一部分,我們誰都不想看到欺凌,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受欺凌。

在我教幼兒園的過程中是有孩子喜歡故意打小朋友的,一般被打的小朋友都是弱小的,他們會求助於老師。

我一般會告訴被欺負的小朋友“讓他和你道歉,如果他不道歉,或者你認為‘對不起’解決不了,他怎麼欺負的你你就怎麼打回去,如果你打不過,你來找老師,如果老師也打不過,老師幫你找警察叔叔。但是你不要不說或者忍著!

可能會有人說,怎麼可以教孩子打人呢?

不是教孩子打人而且讓孩子知道被打後怎麼做,不是所有的捱打都可以用“對不起”解決。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被欺凌的孩子都有一個易烊千璽

最後我想說,拒絕校園欺凌從每一個人做起,愛孩子愛學生,拒絕冷漠!拒絕校園欺凌!我想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老師、父母、學校、社會都應該是孩子們的保護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