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真的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么?

诗行百千


前段时间,日本关于钓鱼岛问题,曾经组织大批的日本专家学者来论证,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发现、占据并实施管理的岛屿,因此主张该岛屿的主权是合理合法的。这是国际社会少有的一个敢于从文献上、历史领域方面,与中国的“自古以来”做正面抗争的国家,结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五千年不曾中断的文明国家岂是浪得虚名的?日本铩羽而归,自此不再提“自古以来”。

在涉及到争议领土时,我们经常会有一种说法,叫做“XX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虽然很多人见多了西方国际外交的“丛林法则”,对这种说法(或谴责、抗议)已经免疫,不过这个说法可算神级大招,而且多数情形只有中国才能发动,其他国家想用都不够资格,因为他们不配姓赵。

(日本再不敢谈“自古以来”)

“自古”,强调的是国际法上的先占原则,这是国际社会通行法则。这地方是我先占领的,所以是我的,以此来说明我提出的领土要求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以来”强调的是连续性,意思是一直以来都在占有,因此我要求这块土地的主权自然也是合理合法的。

既然是“自古以来”,那么“古”从何来?对于世界近代史来说,欧洲曾经有几个说法,一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1649年,还有说法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还有说法是1566年尼德兰革命,大体的说法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建立起资本主义政权,在重商主义的国策下发展对外贸易与建立殖民特权。不过,由于中国一直处在自成一体的东方秩序里,中国的近代史一直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动融入世界秩序为标志。那么,所谓的“自古以来”,就是指以1840年的疆界为基准,归于中国版籍的土地,都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1840年,正是清王朝当政,是清朝中期的结束,以及晚清的开始。在“自古以来”的这个说法上,清朝奠定了中国的疆域的说法是对的。在这里,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中国”这个词组的概念,不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很多概念在逻辑上都讲不通。

"中国"这两个字的含义,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民族国家”、“天赋人权”、“民族自决”等近代社会的政治概念兴起之前,中国没有特别严格的疆域之分,甚至中国传统文化里还特别强调德治、王化,“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而且“中国”在历朝历代中,更多指代的是正统地位,而正统的地位则直指文化。以此观之,“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文化概念,孔子曾有言“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夷狄之君之入中国,若能行中国之法、礼仪之教,也为中国之君。

(清朝1820年疆域,自古以来的“古”)

到了近代之后,西方国家的政治文明获得了发展,中国传统的文化疆域(朝贡秩序)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逐渐失守,不得不沿用西方国家的主权概念。这才有了现代词汇里“中国”在主权概念上的意义。简单说起来,拿"中国"两个字表示我们国家的主权所达到的范围,这个观念是鸦片战争之后才形成的。清政府在近代一系列的国际事务的处理过程中,以“大清帝国”概指政府,“中国”则概指国家,签订了很多条约,其中有不少为民国政府所继承,概是因为民国政府传承了此前由“大清帝国”代表的中国法统。

可以这么说,在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概念,只有封建末世的清朝荣膺了这一头衔,这是因为清朝所处的时代,恰好的国际秩序建立的时期,即使不是清朝,随便是其他什么朝代,“某某朝奠定了中国的疆域”这样的说法也同样成立。只是如果不是清朝历经200多年的开拓经营,继承了中国历代王朝的积累,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中国的版图面积可能就会大幅缩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朝对中国的巨大贡献,也是不能被轻易抹杀的。

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与和平,持续了几千年,中国的本部疆域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中原王朝的汉族可以关起门来自给自足,可是少数民族却有赖于汉族地区的丰富物产,用他们的貂皮、牛马来换取盐铁、茶叶等生活必需物资。有时候边境贸易、榷场能够满足需求,有些时候面临的就是战争掠夺。随着历史的发展,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政治的分裂,使得经济、文化的交流受到阻碍(换取一点物资都要通过战争,于此可以想见),而且只是某个边疆地区和中原的合并也不足够,到了17世纪、18世纪,历史的发展使中国需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把中原地区和各个边疆地区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清朝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清朝也顺利地整合了汉地资源,并且集历代政治发展之大成,完成了这个统一任务。

(清朝疆域里的各族人民)

清朝之所以能够在这么大的范围之内完成统一,也不仅仅是因为清朝在军事上强大,单纯的、一时军事上的胜利和军事征服,如果没有社会、经济基础来维持的话,统一必然是不能持久的。但是清朝在完成统一之后,巩固下来了,稳定下来了。即使晚清时期遭遇帝国主义从东南西北各方面入侵,给他们侵占了一部分土地,基本版图还是维持下来了。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历经历朝历代数千年的发展,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是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共同的需求,这对中原人民有利,对边区人民更有利。因此,这在实际上,是中国历朝历代共同经营的结果。

清朝入关前后,历经六代英主,历200年,先统一了满族的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然后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汉族地区指原来的明朝的地方,除汉族外也包括许多南方的少数民族,蒙族地区在内外蒙古以外,还包括青海、西藏以及南疆的维吾尔地区。

当时,蒙古人的准噶尔帝国的疆域甚广,不仅是天山北路的准噶尔本部,还包括南路的维吾尔地区,青海、西藏、套西厄鲁特,都是在准噶尔统治之下。噶尔丹还进一步侵占了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只有内蒙古在清朝入关之前早已纳入清朝版图。后来准噶尔又进一步要从外蒙古入侵内蒙古,还接连当然向西伯利亚和外东北推进的俄罗斯,意欲取代清朝,定鼎燕京,这就爆发了清朝和准噶尔之间的战争。

双方经过康熙、雍正、乾隆70年的斗争,清朝终于取得了胜利。清朝不仅把准噶尔本部收入版图,也把原来在准噶尔统治之下的青海、西藏、"回疆",即天山南路,也纳入了版图。所以清朝统一基本上就是统一了满、汉、蒙三区。这三区统一完成之时是在1758年,以乾隆攻灭大小和卓叛乱为标志,由满,蒙、汉三族人民组成了这个王朝。早在1636年,皇太极就已经攻灭了蒙古林丹汗,成为蒙古部落共尊的共主,远在青海地区的固始汗还特地派遣使者表示归顺。

清朝统治者既是满洲皇帝、也是蒙古大汗,到了北京后也祭祀天地,为明朝修史,成了汉地皇帝,如此,将满、蒙、汉三区都统一到一个政权下。中原地区用布匹、粮食等物资满足边疆的需要,边疆即不再生事,统一就此巩固了下来。清朝当然也在新疆、西藏、蒙古等地设置了符合当地特色的伯克、宗教、盟旗制度,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控力度。除了对东北龙兴之地采取了保守的“柳条禁边”的政策,导致外东北最终失去之外,清朝在边疆地区的治理方面,也算是可圈可点。


(元朝统一前的割据政权)

清朝之所以能大统一中华版图,并且成功地巩固下来,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是历史的发展的结果。在这个角度上来看,清朝获得空前的大一统的版图,也符合“自古以来”的标准,而这个“自古”以来,本身就是继承了中国历朝历代经营的结果。所以,如果割裂地去看待这段历史,只把清朝版图看成一家一姓的殊劳,是不够客观的,同时也掩盖了中国领土的有史以来据之已有的神圣性,因为这是中国历史的传承,是文明的延续。

不唯清朝,元朝也是如此。在12世纪,中国境内有很多个独立政权,南宋、金、西夏、大理、西辽、吐蕃、蒙古各部、突厥各部,这种分裂自唐末以来,已经持续400年了。如果再持续分裂下去,惯性一旦形成,即使有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很难再进行政治的弥合统一了。正是由于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祖孙三代的经营,才出现了大统一的局面,这个大统一的时机出现的很及时。如云南地区,虽然汉晋时代是中原王朝统治所及,但是从公元6世纪,南朝末期就脱离了中原王朝,经过了差不多700年,到13世纪才由元朝征服大理,云南地区又成为中原王朝统治所及(想想看越南,脱离700年后,再收回来多费劲,人家已经不认华夏家门了)。再比如新疆地区,从8世纪后期起就脱离了唐王朝。唐朝人被吐蕃又赶出来了,后来吐蕃人也站不住了,维吾尔人进入新疆建立了几个政权。总之,经过了400多年,蒙古族征服西辽使新疆地区和中原地区又同属于一个政权。元朝的统治使中国各地区之间长期分裂又合在一起。没有蒙古的话,怎么能形成这样大的统一?

分裂与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是经常出现的,每一次由分而合,一般说来是扩大一次。一次一次统一,一次一次的扩大,到清朝的统一,版图最大。这个范围并不仅仅反映了清朝用兵的结果,而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几千年来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各方面密切关系所自然形成的。不过,经济文化的密切关系,总还是需要政治统一来加以巩固的。
在这个角度上来看,中国这个概念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现在中国的疆域版图,也不能不归功于清朝。虽然清朝在晚清时期的风评不是很好,但是客观来看待问题,功是功,过是过,在大一统方面,清朝的确居功厥伟,此无可讳言,甚至晚清中兴四名臣,言必称“我大清”,已然将清朝视作士大夫的正统王朝了。

还是那句话,评价前朝乃是后人的特权。只要是不空谈误国,使后人复哀后人,亦是吾辈学文修史的功果之一了。


而知而行的历史


个人观点,纯属参考。

今天中国疆域,和清朝关系并不大。

今天中国疆域,是靠我们新中国子弟兵打出来的,不是靠清朝。从法理来说,真正继承清朝疆域的是中华民国,奈何这个民国太不给力,国土丢的太多。

最典型就是外蒙古。

其次是新疆,民国就管不了新疆。新疆问题由来已久,主要是国际泛突厥势力影响,最严重时,在甘肃大肆屠杀汉人。他们不是回民,回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汉人,他们是恐怖分子。民国时期新疆就不在南京政府管辖,新疆的重要性民国看不到,我们新中国的同志们却付出了鲜血和努力。今天新疆有这么好局面,完全是新中国努力,和清朝无关。

最后是香港澳门,原因很明确吧?清朝把香港彻底割让租借给英国,新中国要回来的。

其实还有中英边界问题,那都是清朝丢的,民国也丢了,但是新中国要回来的。

说清朝奠定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清朝正式和外国进行了边界划定,这是近代概念,别的朝代没有。都说明朝控制地区少,明朝控制着马六甲海峡,晋商营业点在新加坡,明朝皇帝收税可以到马来西亚,这些海洋内容都是清朝丢的,这怎么不说是清朝问题?其实清朝疆域比较大,和今天新中国版图比较像是真的。若是这么说,唐朝疆域也比较大,和今天中国地图也比较像的。其实清朝地图和唐朝地图,和今天新中国地图,主体区域都差不多,而且都是凭本事打下来的。其它关系并没有多明显,没有谁给谁奠定这么一说。要说奠定,秦始皇才是奠定人。


梦香寒冰


是的。

清朝以前,中原王朝疆域时大时小,大时涵盖西域,远达中亚,小时顶多龟缩于东南,而且对边疆地区往往采用羁縻的方式,始终没有形成稳定的统治。



但清朝不同,清朝对西北、东北、西南、蒙古等边疆形成了稳定的统治。其中许多地区在清朝以前始终未能纳入中央政府的管理下或与中原地区隔膜甚深,而在清朝也被顺利纳入中央政府的控制下,比如东北和西藏。



可以说,中国之所以能形成今天的疆域,清朝对边疆地区的巩固居功至伟。这话,不仅是我这么说,连周总理都认可。周总理曾在1957年出席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议时说过:

清朝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



而且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是很灵活的,对蒙古恩威并用,对西藏通过宗教来治理,对西南改土归流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民族宗教政策是很多元化的,这在某种意义上开创了今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先河。


达摩说


如题,是不是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呢?答案是肯定的。该丢的都丢掉了,该舍的也都舍了,数十个不平等条约,把台湾、外兴安岭、香港、澳门都割让了出去,朝鲜、越南、琉球等宗属国也或独立或成了它人的领土,现在我们疆域也就是清政府奠定下来的。

秦秋战国之时,我们的疆域大都在中原一代,到了秦汉之时开始开疆扩土,南到百越,西到疏勒等开始纳入版图,盛唐时,中国区域版图达到高峰,北部、西部的疆域超过了汉朝时期,元朝之是,蒙古人能征善战,到达欧洲、中东等地,疆域达到顶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到了明朝疆域有所收缩,但仍比现代中国要大的多。

重点是清朝,清政权初建立之时,疆域比明朝要大,东北、外蒙、外兴安岭以北的大片土地也都是清朝的疆域,然而自嘉庆以后,伴随着欧美列强的侵扰,而对着国内反抗势力的加剧,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19世纪以后,割地陪银不断,沙俄侵占了我们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海参崴地先后失去,新疆好在左宗棠的力争之下,重新回到国家的怀抱,东北也开始纳入日俄的势力范围,日本则侵占了朝鲜、台湾、琉球群岛,英、葡占领香港、澳门,德国占领山东,中国一度被列强瓜分。

随着辛亥革命的兴起,帝制被推翻,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收回,然而由于当时国家内战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一大部分土地再也无法收回,成为中国永远的痛。

普京曾说过,俄罗斯国土很大,但没有一分多余的土地。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不断开疆扩土,实现着历史与朝代的的辉煌与荣光,作为后代应该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每一寸土地,守护好我们的家园,维护好它的尊严。


华竖


现代人说到满清那是五味杂陈,顿足捶胸,咱煌煌汉族人统治的大明朝咋就说亡就亡了呢?明末大儒顾炎武提出一个理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它前面还有一个潜台词,就是只要不涉及中华文化的安危,管你刘家李家赵家朱家抢江山争帝位,牛杀马,马杀牛,“朝廷生死,关我屁事”啊,我就一打酱油的吃瓜群众看热闹而已,哪个姓氏坐上龙庭老百姓都是纳粮交税服徭役,本质套路都一样。面对满清入关,顾炎武也坐不住了,他认为这些梳着猪尾巴小辫的满人入关,事关中华文化的存亡,和朝廷生死已不一样,不能再当吃瓜群众...

然而,除了多尔衮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令汉族士绅群情激愤,拼死抵抗的“剃发令”,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可圈可点,甚至说在某些方面达到的高度,汉唐无法望其项背,我们今天十三亿中国人共享的这个大中华就是伟大的大清帝国创下的基业!

观察历史一定要站远在更高的高度和更宽的视野才看得清,如果经历这个朝代的人们都活着或逝去不久,曾经的的记忆使他及他们的子孙在评述历史时带进来更多的主观成见,这样的关注往往带着抛舍不了的爱恨情仇而无法中立客观,太近的观察实际上也就无法真正看清和认识这段历史。因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还犹言在耳,满清注定是一个现在被小看和抹黑的朝代,它的伟大与辉煌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尘埃落定,吹沙见金才会慢慢显示出!

翻开 一部中华历史就是华夏文明不断教化四夷,传播天下的过程。远古时期在炎黄文明黄河流域的腹地,周围都是蒙昧未开化的野蛮部落,东夷(今山东辽宁)、北狄(今北京河北)、西戎(今陕西宁夏)、南蛮(今湖北安徽江苏)“翦发黥首,文身裸袒”,披着长发,额头上刺着字,身上纹着图案,除私处遮蔽外不穿衣服,浑身裸露,在当时华夏人眼里,这比明朝人看梳着猪尾小辫的满人还不堪。但随着历史的演进,他们融入华夏文明后脱去野蛮的茧壳,蝶化成文明的领航者,爬上鄙视链的顶端,而曾经的文明的发源地却成了地域歧视的靶标...

中国历史上废除分封制,创新推出郡县制,从而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大秦帝国,其祖先也并非来自根红苗正的中原地区,秦朝赢氏也是如假包换的蛮族夷狄,祖居甘肃天水的游牧民族,经常把马匹牛羊卖给周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封了个空头支票:秦,这伙蛮夷顶着秦这顶帽子开疆拓土,最后居然灭六国兼并天下,至今谁敢怀疑秦不是中华?

所以中华文化从来是文化认同而非种族认同,一个诚心推崇华夏文化及其典章制度的满清更有理由是中华的忠诚子孙和文化的传承者。满清是古居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后裔,北宋末期南下填补宋代金人进入中原后留下的空间,故称后金。虽为蛮族,但却是一个善于学习,文明迅速迭代演进的后来居上者。由于没有历史包袱的羁绊,它可以学习一切先进有效的东西,秉承的是兼收并蓄,拿来主义,在逐鹿中原纵横天下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复杂精密的统治术,有效统治了中原,草原,高原,西域,形成多元一体的满清大帝国。

不要小看这些满清贵胄统治者的政治智慧,他高明的统治术是朱明皇族望尘莫及的,不输汉唐,甚至也是在这之前统治东亚大陆最高明的统治者,以往的那些征服者们像决堤的洪水涌向中原,转眼间又像退潮般收缩回草原深处,消失的无影无踪,疆域再广,无法维持长期有效统治...满清则不然,它是一个真正的统治者而绝非是征服者。一方面用八旗军凌厉的兵锋和狂奔的铁蹄为中华开疆拓土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另一方面用藏传佛教(黄教)的意识形态去控制草原帝国蒙古贵族的信仰,又用草原满蒙联合军团去保证中原的安全和维持帝国的武力威慑,同时又用中原滚滚的税赋去赎买及供养草原军事贵族,再用强悍无比的国力把西域死死按在版图。

它采用了一手横扫千军,兼并天下,一手构思精妙的维稳融合的统治术。具体操作是:满汉一家,满蒙同体,满藏蒙同教。在帝国版图内中原他是儒家典章制度里的皇帝;在草原他是游牧部落心悦臣服的蒙古可汗,再通过前后两百多次通婚铸造满蒙同体;在高原他是文殊菩萨转世,是共同信奉藏传佛教的满藏蒙三族的精神领袖;在西域则是伊斯兰教民的保护神...身兼多职,多元一体,这种巧妙的设计把满清的政治智慧推向一个无人能及的新高度,把一个中原,草原,高原,西域多元一体的帝国维护得如铁桶一般。

在满清入关前,一部中国历史几乎就是中原民族与草原民族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史,随着满清的入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打破游牧民族威胁北部边境,汉族王朝举全国之力戍边卫国的历史魔咒,中原汉族民众不必再去服徭役戍边,蒙古游牧部落也不再因干旱导致牛羊死亡而来抢劫汉人,长城这个传统上皇家的院墙都不必再修了,过去中原需要防范的敌人都成帝国机器上不可缺少的螺丝钉,过去草原遇上天灾干旱牛羊死亡需要去打劫的中原成为提供粮食布匹,盐铁的金主,所以这一切使帝国的军队规模都大大缩小,海晏河清的盛世终于出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的经济负担骤然下降,有能力让利于民,藏富于民,于是“人丁滋生永不加赋”,“摊丁入亩”,三十税一等惠民接踵而至,以前民间生孩子娶媳妇就要加税,因为朝廷的税赋除土地税之外还有人头税,雍正清朝年间把人体税免了,百姓有土地就上税,没土地就免税,这是何等的仁政。由于帝国经济的向好,乾隆10年、乾隆35年、乾隆43年、乾隆55年,以及乾隆之后的嘉庆元年,中央政府都下了免天下钱粮的决策,给百姓免税了,而这还只是大型的免税,还有许多小型的免除各种琐碎税务的举措。...这是啥节奏?自古以来皇朝都是横征暴敛,逼反天下,康乾盛世这不是说着玩的,那是真金白银向民众让利!整体的民间经济都非常繁荣,财政和社会的稳定,让大清朝的政权相对平稳,仿佛真的可以千秋万代。全国人口突破一亿大限,直逼4亿,国力远超汉唐,康熙大帝,康乾盛世绝非浪得虚名,要知道即便是汉唐人口也仅在五千万上下,这就是满清帝国比明朝更能开疆拓土的终极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清王朝除了有雄才大略的帝王,还有众多勤政务实,中规中矩的守成之君,没有出现类似明朝那些荒腔走板,顽劣操蛋的皇帝,当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南方十几个省时,爱新觉罗家儿媳,半文盲的慈禧,依然表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与决断,号召在京汉族官员,回乡招募乡勇,编练成军取代腐化了的满族绿营军上阵御敌,表现出对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精英的充分信任和对大清帝国制度的自信,让其放手一搏,最后扑灭内乱,而没有像两三百年前的明朝庭那样狐疑猜忌,派太监监军。最值得嘉赞的是,即便是风雨飘摇的晚清1876年,清王朝依然派出左宗棠击败阿古柏分裂势力,从俄罗斯熊口里夺回新疆...最后将大海棠叶状万里疆域交付到民国手里.....

以上这些不是说清朝成仙境一样没问题了,恰恰相反,由于天下承平日久,造成皇帝自满,官员懈怠,制度僵化,乾隆帝就自称“十全老人”,骄傲和自负无以复加,当一个更强大,闻所未闻的西方工业文明船坚炮利打上门来时,大清帝国从上到下失去了自省的能力,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过去的辉煌里不能自拔,无法跨越古代社会到现代文明这道坎...

历史的事实证明,大清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更能开疆拓土,遑论小肚鸡肠,昏君辈出的明朝。



土豆到底去哪里挖


关于清朝奠定现代中国疆域的说法由来已久,拿起中国各朝代的历史地图进行比较也确实有些道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从全局的角度看,清朝奠定现代中国的疆域可以说是对的。在历史上,清朝的扩张是漫长而又曲折的。1635年,清朝确立了对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管理,1664年茅麓山战役后又基本确立了对汉地十八省的统一,1681年通过平息三藩之乱再次确立对汉地十八省的统一,1683年平定台澎地区,1753年完成了对青藏地区的控制,1759年平定新疆,1760年清朝把西部疆域扩充至巴尔喀什湖一带。至此,外表像“秋海棠叶”的清朝疆域形成了。

(清朝极盛时期的疆域)

不过有一点要明白,中国的主权与领土观念是在晚清受到西方的影响才开始形成的。对于边疆的管理方式也开始与世界潮流接轨。在这一点,我们可以把清朝看作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帝国。在清朝晚期通过一系列的战争与外交方式与周边划定了符合国际法的边界,而近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也让后来的中国也拥有法理上的继承权。这也是为什么后世许多学者认为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主要原因之一。

(清朝光绪年间的界碑)

可是从细微处看,把现代中国的疆域贡献全部归功于清朝又显得过于绝对。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中国版图分成汉地十八省(也就是长城以内的广大地区)、新疆地区、塞北地区(这不单单包括了现在的内蒙古也包括了外蒙古)、东北地区、西藏地区。

先看汉地十八省,汉地十八省的叫法虽然比较晚,但这一范围的形成却可以追溯到秦朝。早在秦、汉两朝便已为后世奠定基础。而此后的大一统王朝都把这广大区域作为统一的基本标准。直到今天,汉地十八省也都是当今中国的核心区域。这也使得汉地十八省也常被人们称作是中国的基本盘。

(汉地十八省)

接着我们再看看新疆地区(也是西域的主体部分),从汉朝开始也成为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通过河西走廊与内地相连;而塞北地区与东北地区则在唐朝首次将这两块地区作为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但控制力却很弱。这之后的元朝与清朝也都将塞北与东北纳入自己的版图。而夹在元、清中间的明朝则在一段时间内将东北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于西藏地区(也就是吐蕃),历史上元朝则第一次把西藏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并叫做宣政院辖地。这之后的明朝与清朝都曾将西藏地区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中国历代疆域叠加版)

故而从这个方面来讲,清朝虽然对当代中国的疆域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却并不是唯一做出这份贡献的朝代。

再有一点,谈及清朝奠定现代中国疆域的问题也不能回避海疆这个话题。在古代中国并不存在海疆这个概念,中国海疆真正意义上的形成要到清朝晚期,也是受到西方的影响。这也使晚清发展近代化的海军以拱卫海疆。清朝灭亡后到民国期间,中国的海疆荡然无存,在抗战胜利后,民国将海疆扩大了,其主要方向是南海。

(中国南海地区的海疆范围)

而新中国成立后在海疆这一块也继承了前者,但由于海军的弱小,在前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边国家任意横行,而实际上控制的海疆相比理论上拥有的海疆却少很多。伴随着中国海军在近些年来的重新崛起,这也使得中国有能力去管理理论上的海疆范围。

综上所述,虽然前人给我们带来了法理上的宣称理由,但也要有本事去拿。清朝灭亡后,民国从法理上拥有了对清朝剩余疆域的继承权。但是民国却从始至终不曾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全国,受到列强的干涉与军阀割据的影响,其实际控制范围甚至连汉地十八省都做不到完全有效的控制。

(1951年解放军完成解放西藏的任务)

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开始了解放全国的战略,至1951年底解放西藏后基本确立了当今中国的疆域。可如果没有能力,即便是再名正言顺的理由也无济于事,因为领土是要用强大的实力打下来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去参考奥斯曼帝国和现在的土耳其。


黎塞留的野望


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吗?

这是个好问题,特别适合历史发烧友研究探讨。

以下是回答:

1

如果说现代中国指当代中国的话,从军事意义上来说,现代中国疆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奠定的。从南昌起义开始,转战全中国,发展到华北、东北、华南、西北西南。历经井冈山、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而奠定基础。在国境线及境外,则进行了抗美援朝(东北方向)、对印自卫反击战(西南方向)、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正北方向)、对越一系列军事行动(正南及南海方向,包括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西沙自卫反击战——算上清朝中法战争,中国稳定正南方向可真没少下功夫)。

上述一系列战争的既定战略目标都达到了,才有稳固局势,奠定疆域的可能。

2

现代中国的疆域,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是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共同努力维护的结果。这是软实力的体现。

3

枪杆子里出政权。战争是政治的终极表现,也是实力的最终体现。君不见萨达姆吞掉了科威特,终于占领了石油盆金疙瘩,结果被美国发动沙漠风暴行动打回原形。枪杆子不济,说啥也不好使。想继承,就要拿出继承的实力来。

4

共和国和清朝没有直接联系,共和国和清朝之前没有发生过战争,没有签署过任何协议,唯一的联系是对溥仪的成功改造,但溥仪那时的身份已经不是清宣统帝,而是伪满洲国皇帝。话说溥仪当了伪满皇帝之后想以清朝服制典章搞点仪式,被日本关东军严厉制止。按照日本原计划伪满皇帝将来母系全都是日本血统并且在日本接受教育,日本设计的伪满皇室结局估计和朝鲜李朝皇室差不多——变成积极参加神圣战争的一名高级军官,拍电影上报纸用。由此可见,伪满和清朝之间也没啥关系,不要想太多。

5

清朝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

按照中国历史书的说法现代中国从1919年开算起的,那时候清朝已经没了。从现实出发,共和国并没有接清朝的盘,接盘的是民国,而共和国在解放战争中击败了民国。就像一个好项目,没说给你,你到了已经是别人的了,你想拿得靠自己的实力拿过来。科威特和伊拉克同属阿拉伯民族,科威特人看伊拉克人和福建人看江西人差不多,挺多就是就是有钱没钱的差别。结果呢?伊拉克没实力,吃了的得给我吐出来。民国时川军和藏军还在川西北一带互相开枪搞摩擦。军阀割据的中国,何谈疆域?

6

清朝完成了古代中国向近代中国的过渡,领土方面而言,是完成了由中国朝贡体系向西方条约体系的过渡。

你的朝贡体系列强是不承认的,是列强竭尽全力要粉碎的。列强主推的是他们的条约体系,签了条约,白纸黑字严格遵守,这是西方逻辑,这种逻辑成了主流。你想办洋务,想自强,想近代化,前提是遵守近代主流规则和逻辑。而在这个过渡过程中,清朝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过渡之前的领土范围,这可能是清朝的历史功绩。为什么说最大限度?因为清朝在大部分割地赔款条约签订之前都进行了武力抗争(中俄那几个没有打就签了,但那个时候清朝正在全力打击太平天国,中国处于混战状态)。打了,没打过,不仅没打过,有的时候还败的很惨。但是不管怎么说,没有坐以待毙,没有白给人家。

有说法认为条约体系是西方强加给中国的结果,但是不要忘记,中俄尼布楚条约才是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条约,而这个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俄罗斯认为是不平等条约)。所以说条约体系本身并没有罪,而没有实力打不过签约才是罪。简单粗暴地想一下——朝鲜停战协定,打得过在三八线签。打不过呢?就不叫朝鲜停战协定了,叫中韩停战协定,在新义州签……

7

不要忘记,清朝的疆域也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一点一点啃下来的。

建州女真从辽宁东部起兵,五万兵力开打,最终,清帝逊位时留下一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17、18世纪屈指可数的几个迅速扩张的政权之一。从疆域上来说,远超金辽,仅次于元,是中国北方族群建立的封建王朝中疆域第二大的。也足可与中原族群建立的汉唐比肩。清朝全盛时在世界范围内领土面积排名仅次于英俄西法,是一个地区强权。

8

从历史上看,清朝扩张存在一个机遇期。即从明末农民军大起义到中俄雅克萨战役发生之前的这段时间。时间跨度大概在六十年左右。在这一时期内,清朝最大的敌人明朝因为农民起义而削弱。东南沿海比较有意思可以用排比句——游荡的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据点被荷兰人拔掉了,荷兰人在台湾南部的据点被明朝郑成功军队拔掉了,郑成功在台湾的据点被清朝拔掉了,清朝成了黄雀。而同时期北方沙俄的哥萨克们还在西伯利亚的稀树针叶林里饥肠辘辘地溜达,他们刚刚发现黑龙江流域是个产粮区,能吃饱饭,饿不死人,但还没有站稳脚跟。

从历史发展上看,清朝抓住了这个机遇期。在1634年击败蒙古林丹汗,整合游猎中国。1644年之后入关击败明朝,整合农业中国。然后调集全国之力对抗俄罗斯。如果清朝在1644年没有入关,那么在四十多年后,清朝将面对北有沙俄,南有中原王朝的恐怖局面。

再强大的军队也无法两线作战,拿破仑法国如此,纳粹德国如此,军国主义日本如此,准噶尔蒙古如此,清朝也是如此。(唯一的例外是二战时期的美国,但美国的地缘优势实在太明显,有太平洋和大西洋天然屏障,当时的德国和日本都没有大规模攻击美国本土的武器,德国派点潜艇,日本放几个热气球炸弹)。清中晚期李鸿章与左宗棠的海防与塞防之争,实际上是要解决清朝东西两线作战的问题,这是一个决定清朝乃至近代中国生死存亡的问题。从时间上看,清朝并没有陷入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左宗棠入疆和甲午海战,前后拉开了十五年。清朝的实际战略设想是先解决西线再解决东线,但是西线战平,东线遭到惨败。甲午败绩虽然耻辱,但是总要好过丢失新疆,丢失现代中国的六分之一。

9

从历史上看,中国北方民族是典型的陆地民族,善于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在辽阔的,数千公里纵深的内陆进行运动战,瓦解抵抗力量。然后通过通婚、册封等巧妙政治手段整合当地贵族,为我所用进行统治。清朝继承发挥了这一优势,依托中国东部的财富资源不断向西,建立了一个多元化的中央集权帝国。在前期击败了同属典型陆地扩张民族的俄罗斯和准噶尔蒙古。创造了大好局面,也渐渐开始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当英国这种典型的海洋民族出现的时候,中国最富庶的东南沿海完全暴露在英国海军的炮火下,清朝才开始缓慢的转型,开始调整战略态势。他携带着之前控制的辽阔疆域,在不断的打击与抵抗中,缓慢沉重的迈向近代,最终因为内部新式军队爆发革命而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个人水平有限,不足的处欢迎指正。






有时聊人文历史


是的,因为满清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领导了北伐战争平定军阀、领导了抗日战争驱逐鬼子、领导了解放战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了明朝和列强签订的1000多份卖国条约,收回了香港澳门,收复了列强半殖民地的国家主权。



懦夫救星X


新中国的疆域是不是清朝奠定的,都各有各的说法。

但毛主席的观点是新中国的疆域是清朝奠定的。

各个时期的国家领导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一观点现在已经写进中国历史的教科书里面了。

也就是说,官方的口径是清朝奠定了当代中国的疆域。

民间的话就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逆转天堂


反正都是古代国家,古代国家边境的范围都是很模糊的,而且汉族一般对不能种地的地方没什么兴趣,少数民族就不一样了,那是他们的家,满清就是沾了现代的光,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边境问题了。

如果说谁奠定了中国的版图,正所谓自古以来,那当然是蒙古了,在蒙古面前,满清就是小弟弟,整个亚洲大陆,几乎都是蒙古帝国的,包括印度,当时的莫卧儿王朝,也是蒙古人建立,莫斯科公国那是蒙古的附庸,多少俄罗斯女人给蒙古人生孩子,所以现在欧洲人都说俄罗斯血统不纯。

真不明白奠定国土是个什么意思,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土地,都是人民解放军打下来的,哪来什么奠定,但是某些人就是这么无聊,非要搞个什么自古以来,如果非要搞,当然要个最大的,蒙古帝国实至名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