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区”驱动下,坪山的机遇何在?

新时代下需要新的命题,新命题下必定也有新机遇。在新的大湾区时代,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宏大背景之下,坪山机遇与优势在哪?

在日前召开的一次论坛活动中,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张克科指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珠江东岸的几何中心,坪山当前所具有的五大优势:不可或缺的世界工厂产业链、不可多得的珠江东岸空间优势、不可比拟的国际合作主阵地、不可替代的新兴产业培育基地、不可忽略的人文社会多元文化。

聚焦|“双区”驱动下,坪山的机遇何在?

深圳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期间曾对坪山提出,坪山应利用好土地空间较大、产业基础较好、创新成本较低等后发优势,依托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核心园区这一平台,在加快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和产业优势、高标准开展城区规划建设、全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政务环境等方面率先发力、先行先试,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创新发展。

空间优势,是坪山最大优势之一。

在深圳发展到当今阶段,土地空间无疑成为制约深圳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把坪山这一优势用好、用足,为城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空间支撑?这是坪山区一直思考的重大命题。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资源紧约的矛盾在坪山也日渐显现,城市发展的重心也必然将由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挖潜,因此寸土必争、精益求精做好二次开发,对存量土地进行最优化利用,无疑是破解空间难题的突破口。目前坪山区在全区范围内总共开展17个片区的片区统筹规划研究工作,总面积达50.8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可开发建设用地的75%。

积极开展片区统筹规划研究,创新探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新路径,坪山正为城区产业布局和重大民生项目的落地“保驾护航”。

聚焦|“双区”驱动下,坪山的机遇何在?

坪山的产业基础优势又在哪?

从全球视野来看,不同的湾区代表着不同的时代进程和产业革命,伦敦湾、纽约湾、东京湾和旧金山湾分别代表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成果,在不同时代独领风骚。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必将印证这一规律。不少专家都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崛起,或将与工业4.0、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生命科学等新一代产业革命息息相关。

观察坪山的产业结构不难看出,其发展方向正是暗合了这一规律:坪山目前已经形成以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等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结构。不仅如此,三大主导还呈现出勃勃生机:今年前三季度,三大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实现产值782亿元,同比增长2%,牵引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80.5亿元,同比增长0.1%。

时代机遇下,坪山也正不断塑造自己的新优势:既留住乡愁也能望见未来的文化事业、显山露水的生态宜居环境、精雕细琢的品质城区……

以文化为例,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坪山文化事业发展呈现给外界突变式、跨越式的印象:文化聚落逐渐成形,坪山城市书房遍布各个角落,引进周国平、刘晓都等一批高端文化人才,书话坪山、坪山夜话等一批精品文化活动相继开展……

从基层公共文化体系构建到搭建高端文化平台,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到精品文化工程打造,从系列最强扶持政策的出台到高端项目、人才的引进等,坪山文化事业实现重大的质的飞跃。

【撰文】徐剑

【摄影】朱洪波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