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开国功臣纷纷被杀,大谋士朱升为何能善终?

文史砖家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谋士是刘伯温,其实刘伯温是在50岁左右才辅佐老朱的,之前刘伯温是元朝的官员,后来由于看不惯元朝官场的腐败愤然辞官归隐。

在刘伯温之前,朱元璋的谋士名叫朱升(1299~1370),安徽休宁(今安徽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讲真他对老朱的帮助丝毫不逊色于刘伯温。



大家对朱升这个人可能不熟悉,我简单介绍一下。朱升出生于耕读之家。从小聪明,19岁时考中秀才。

然后他并没有忙着科举入仕,而是深入民间采集千古传说编辑成集。在他26岁时,他开始钻研星宿变化、占卜方数、易经等著作,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编写了《星卦提纲》、《龙穴阴阳之诀》等书。

讲真朱升和刘伯温的经历十分相似,爱好广泛,涉猎面广,谶纬之学只是他的一种爱好。

在至正元年(1341年),42岁的朱升考中乡贡进士(相当于举人),四年后被元朝任命为池州路学正(教育监考人员),任命书下来他并没有马上上任,而是又过了六年,也就是在他52岁时才赴任。由此可见朱升对仕途多么的“不感冒”!

上任后,朱升大刀阔斧改革元朝学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朱升闲云野鹤惯了,他很不适应“朝九晚五”枯燥乏味的官场生活,三年后毅然辞职归隐,即55岁时(1354年),朱升回到了老家开始讲学授徒。



朱升和朱元璋有交集始于1358年,此时朱元璋是红巾军的元帅,他听三军总管,大将邓愈说当地有个叫朱升的人,堪比当年的诸葛亮。老朱听后大喜,决定效仿刘备三顾茅庐。

当老朱礼贤下士见到朱升时,二人一交谈相见恨晚。老朱急忙拜他为军师,朱升道:”我不慕虚名,定为朱元帅献犬马之劳。”朱升婉言谢绝。

朱元璋对朱升的高风亮节钦佩不已,此时朱升献上了三个计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升解释道:“元帅此时兵强马壮,如果现在称王势必成为众矢之的,不如韬光养晦,等待机会一举成名”。朱元璋欣然接受。



这三句真言让老朱受益匪浅,朱升因此计名扬天下。这一年朱升59岁。

朱升从此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在消灭张士诚、陈友谅战役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老朱建立明朝立下了不朽功劳。

最终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我们都知道,老朱做了皇帝后,大肆屠杀功臣,比如开国36功臣几乎被老朱杀光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大谋士朱升却能善终,这是为什么呢?

咱们话接前言,朱升为老朱称帝前指明了道路,老朱依计而行,果然取得了最终胜利——问鼎皇位。

在称帝前一年(1367年),朱升被授予侍讲学士,中顺大夫。



朱元璋称帝后(1368年),朱元璋升任朱升为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成为皇上的顾问,所有军政机密均与之相商,其地位和刘伯温平起平坐。

过了一年(1369年),朱升看出了朱元璋的真面目,毅然急流勇退致仕回老家颐养天年,朱元璋极力挽留,但朱升去意已决。

洪武三年(1370年)即朱元璋称帝3年后,72岁的朱升病逝于老家。

综上所述,朱升能够善终有急流勇退的原因,他不像刘伯温贪恋权势,这从他生前的做法可以看出来。另外就是朱升年龄大了,到了入土为安的岁数,对朱元璋构不成威胁,这也是朱升善终的主要原因。


秉烛读春秋


1.功勋卓箸,朱元璋心有戚戚,念及旧情。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朱元璋率军攻打兵家必争之地徽州,此时形势严峻,东有张士诚虎蹲,西有陈友谅鹰视,南有方国珍狼顾;要想以此为根据地雄霸天下并非易事,一筹莫展的朱元璋在大将邓愈的引荐下,亲自登门造访了朱升,谦逊向他求教应对之策。朱升简洁明了地给出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雄才大略,深知此谋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对朱升钦佩有加,后拜为军师;凭着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本领,朱升为大明王朝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还慧眼独识,抓住时机 ,为朱元璋制定了很多适用制度,朱元璋曾专门为 他写下了《免朝谒手沼》,肯定了他在开国大业中的巨大贡献。


2.急流勇退,远离权力中心,容易得到朱元璋的忽视。

在大明建国第二年,朱升就辞官归隐田园了;他是智慧卓绝的人,在跟随朱南征北战、朝夕相处的岁月中,朱升对朱元璋的个性了如指掌,对朱元璋的猜忌心重,对部下刻薄早有认知;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帝王驾御部下的规律,早有前车之鉴,留恋官位,绝无好下场;所以,辞官归隐是明智的选择!

3.淡泊名利,倍显忠诚,朱毫无疑心。

洪武二年(公元1369)三月,朱升向皇帝请求归隐,朱元璋当即挽留他,并许以高官厚䘵,朱升婉言谢绝;朱元璋要施恩惠其子孙,朱升泪流满面,说自己只有一子,“事君之忠有余,保身之哲不足”;也不希望他做官!朱元璋被朱升感动了,特赏赐朱升父子“免死铁券”,朱升得以善终;但他儿子朱同因受“胡惟庸案”牵连,后来被朱元璋“赐自缢”,终没得到好的结局!


希望星晨58298869


朱升在明朝的名声并不大,但在新中国有一段时间却如雷贯耳。稍有些年龄的可能都记得,当年毛主席有句很有名的话——“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就是从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演化而来的。

朱升是元末明初的大知识分子,徽州休宁人,在当地被称为“休宁理学九贤”之一,这位经学大师所作的《诸经旁注》(包括《论语孟子旁注》、《大学中庸旁注》、《诗经旁注》等),被誉为“辞约义精”。

元末,朱升被江南省举荐为进士,随后出任池州学正,整顿学校成效卓著,大江南北学者闻风响附,云集池州,盛况空前。

时局日趋动乱后,朱升辞去官职,淡泊名利,隐居在歙县石门,沉潜于学问。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率军攻下徽州。

徽州是兵家必争之地,东面有张士诚,西面有陈友谅,南面有方国珍,要想在此地站稳脚跟,并不容易。朱元璋接受大将邓愈的推荐,微服私访朱升,向他请教应对之策。

朱升送给朱元璋的对策十分简单明了,即那著名的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九个字堪称群雄逐鹿下成就宏图大业的最佳战略。所谓“高筑墙”,就是攻城略地后,必须稳固防守,建立根据地;所谓“广积粮”,就是在根据地筹集粮食等战略物资,从长计议,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所谓“缓称王”,是最为深谋远虑的一招,与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的较量,胜负未定前,千万不可自封为王,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这跟东汉末年,曹操始终不称帝,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元璋对朱升的这九字战略极为认同,于是留他在军中当军师。但朱升的这个军师角色,跟诸葛亮、刘伯温不同,他扮演的更多的是高级顾问的角色,而不是那种深度运筹帷幄的角色,这一点决定了他的开国之功并不隆重。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在写给他的《免朝谒手诏》中,列举了他在开国大业中的贡献——

“尔察历数,观天文,择主就聘,首陈三策,朕实嘉行。新安款降,不俟兵刃,四方之士,杖策而来,皆卿齿德俱尊倡之也。”

在朱元璋心目中,朱升立下的功劳最主要的就两件,一件首陈三策,也就是那九字战略;另一件就是因他的推举,“四方之士,杖策而来。”

朱元璋攻下鹜州后,询问朱升:附近的处州是否可以征讨?

朱升说:处州有刘基、叶琛、章溢,他们都是辅佐帝王之才,必须攻下处州,才可将他们罗致麾下。

朱元璋打下处州后,被民间誉为诸葛亮再世的刘基首先应召前来,叶琛、章溢亦接踵而来,不久鹜州的宋濂也来归附。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浙东四先生”,后来均立下了卓著的开国之功,朱升因此也享有了举荐之功。

因为实质上是高级顾问的角色,加之朱升年逾七旬,而且多病,大明开国后,朱升的官职并不高,也没什么职权,仅仅做了两年的简单文字工作,便告老还乡了。

当然,两年即隐退,这也跟朱升淡泊名利的性情以及急流勇退的自保之智有关。

明朝刚一建立,朱升在为朋友写《梅谷隐居序》时就无不羡慕地说:我又老又笨,在官场目送来往的车尘,无法和你一起享受同游的乐趣,荣归之时,一定和你盘桓于梅谷,共同把玩疏影暗香的奇趣。

更关键的,朱升对朱元璋猜忌刻薄的秉性想必也是有透彻了解的,洪武二年三月,他提出要归隐山林时,便和朱元璋上演了一场气氛微妙的对话。

朱升说,臣之所以不敢接受更高的官衔,是因为臣的儿子福分浅薄,不敢叼受天恩。

朱元璋问,你有几个儿子?你不接受更高的官衔也就算了,为何不让你的儿子来辅佐我呢?

朱升流着泪说,臣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朱同,事君之忠有余,保身之哲不足,因此不希望他做官,恐怕他日不得老死家乡。

朱元璋不悦地说,你这是什么话。我和你虽有君臣之分,却情同父子,有什么嫌,有什么疑,顾虑到这一步?

朱升坦白说,并非臣的顾虑,但愿陛下哀怜老臣,免臣的儿子死罪,赐以完躯,就是万幸。

朱元璋于是赐给朱升父子“免死铁券”。

然而,朱升最终的心愿还是没能实现。

他本人虽在洪武三年病逝而去,得了个善终。但他的儿子朱同最终还是被卷入了胡惟庸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了。

只是处死前,朱元璋想起了朱升的心愿,特别开恩,赐了朱同一个自缢,算是给了他一个完尸。

从这其实就能看出来,朱升能得善终,根本原因就是死的早,他要是活的久,甭管他如何归隐,如何明智,估计也很难保全自己。

虽说他不是位高权重的大功臣,却也是有目共睹的当朝元老。

这种刺,朱元璋是一定要拔除的。


黑句本


朱升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在朱元璋建国过程中,他所做的贡献,不在刘伯温之下。尤其是他给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远近闻名,也是朱元璋打天下最重要的策略。朱元璋正是依靠这条策略,得以消灭一众诸侯,最终夺得天下。

我们知道,朱元璋这个人,在打天下的时候,能够广纳人才,包容各方。但是,他当了皇帝以后,却十分忌惮这些帮他打江山建立了功劳的人。这些人所建的功劳越大,他越忌惮。古代有两个最著名的因忌惮而杀功臣的皇帝,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刘邦忌惮功臣,只不过是忌惮功臣手握兵权。而且事实上,这些手握兵权的功臣们,对他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为除了韩信外,其他人都不是他的嫡系。他们本身就想造反,刘邦不得不提前打击。

朱元璋不一样。朱元璋属于只要是功臣他都忌惮,不管功臣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功臣手中是不是握有兵权。如李善长、胡惟庸这些人,他们只是文臣,手中并没有兵权,却都受朱元璋忌惮而被杀死。包括刘伯温,也都未能幸免。

(朱升剧照)

然而朱升却没有丢命,活得好好的,而且还受到了朱元璋的厚待。那么朱升有什么本事,他竟能获得这样的厚待呢?

一、朱元璋认为朱升老实。

朱元璋曾经赞扬朱升“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

如果朱升是一个武将,一个没有多少知识文化的武将,这样的赞扬,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朱升是一个足智多谋的谋士,可以说藏了一肚皮的机巧,这样的话我们是不太容易理解的。而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却被人赞为老实。如果不是讽刺的话,那就是赞扬他的人,对他极度喜爱。

显然,朱升是被朱元璋极度喜爱的人。这说明他能够经常对朱元璋袒露胸怀,让朱元璋觉得他没有城府。当然了,按照朱升的智谋,他不可能做到没有城府。只能说明他确实是智高一筹,在朱元璋面前,该表现的才会表现,该说的话才会说,总之是显得恰到好处,游刃有余。

这是朱元璋放心他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朱元璋剧照)

二、朱升在朱元璋的体系中不掌握实权。

朱元璋所忌惮的功臣,都是那些掌握实权的人。比如李善长、胡惟庸、杨宪、汪广洋等等,他们掌管着宰相的职位。再比如蓝玉等人,他们掌控着兵权。这些人因为位高权重,做事情又容易独断专行,不主动向朱元璋报告,因此朱元璋忌惮他们,容不得他们。

但是朱升不一样。他并没有在实权部门当官,也没有去竞争这样的职位。我们来看看他当的这些职位: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衔,同修国史,还有朱元璋建国前他当的侍讲学士、中顺大夫。这些职位有几个特点:一是作为朱元璋的参谋,给朱元璋提建议;二是帮助朱元璋拟写圣旨;三是当皇帝的教师。这三个特点,让朱升和朱元璋隔得非常近,可以随时随地交流,甚至也可以影响朱元璋的决策。但是他并不直接决策,并不直接发号施令。所以他是不可能被朱元璋忌惮的。

(刘伯温剧照)

三、朱升在建国后及时辞官归隐。

其实,只要大臣从实权岗位上退下来,不掌握权力了,朱元璋一般也不会处置他们。李善长和朱刘伯温也算归隐了,但是他们没有做到及时。尤其是李善长,已经牵涉到了胡惟庸的案件之中,退也退不出来了。因此,他们都受到了处分。

不过朱升退得比较早。他在洪武二年,就向朱元璋提出辞官归隐。那时候,朱元璋其实只是对功臣们的一些做法不满,估计还没有动要杀他们的念头。

而且朱升选择退隐的地方也非常讲究。既不是他的家乡,也不是他曾经修炼过的地方。而是在沂淮一带。这样,他究竟干些什么事儿,朱元璋都看得清清楚楚,又和周边没有什么联系,因此朱元璋很放心。

当然了,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朱升死得比较早,他在洪武三年就去世了。就算朱元璋想处罚他,也没有机会。不过,朱升虽然逃脱了朱元璋的惩罚,但是他的儿子并没有逃脱。朱升在退隐的时候,已经预料到了朱元璋会诛杀功臣,所以他反复向朱元璋求情,申请了一张免死券。但是他的儿子朱同还是被牵涉进郭桓一案中,被杀死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朱升是元末明初的一代文宗,徽州休宁人,徽州又称新安,他就有了这样一些桂冠:“休宁理学九贤”之一,“新安理学名儒”。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率军攻下徽州。徽州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东面有张士诚,西面有陈友谅,南面有方国珍,要想在此站稳脚跟,并不容易。朱元璋接受大将邓愈的推荐,微服私访朱升,向他求教应对之策。朱升的对策十分简单明了,仅仅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对朱升的建议佩服的五体投地,留他当军师,运筹帷幄。朱升出谋划策,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学识,很多制度和文件出于他的手笔。朱元璋写给他的《免朝谒手沼》,列举了他在开国大业中的贡献:“尔察历数,观天文,择主就聘,首陈三策,朕实嘉行。新安款降,不俟兵刃,四方之士,杖策而来,皆卿齿德俱尊倡之也。”

在明朝建立的第二年,朱升就辞官归隐了。

朱升的归隐,后人有很多解读。有的人认为,朱升岁数大了,已经年逾七旬,而且多病;有的人认为,朱升一贯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元末就曾辞官归隐过。多数人认为朱升归隐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考虑,也就是明哲保身。

长期在朱元璋身旁朝夕相处,朱升对此人的秉性有透彻的了解,一言以蔽之:猜忌刻薄。成为皇帝以后,更加变本加厉,继续与之共事,必无好下场。但是这种担心又不能作为辞官归隐的理由,直白地讲出来。

洪武二年(1369)三月,朱升向皇帝请求“归隐山林”时,皇帝朱元璋为了挽留他,表示要给他更高的官衔,朱升婉言谢绝。两人之间有一场微妙的对话。

朱升说:之所以不敢接受更高的官衔,是因为我的儿子福分浅薄,不敢叨受天恩。

朱元璋问:你有几个儿子?你不接受更高的官衔也就算了,为何不让你的儿子来辅佐我呢?

朱升被皇帝的恩情感动,流着眼泪回答:臣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朱同,事君之忠有余,保身之哲不足,因此不希望他做官,恐怕他日不得老死家乡。

朱元璋面露不悦之色,说道:呵,这是什么话!我和你虽有君臣之分,却情同父子,有什么嫌,有什么疑,顾虑到这一步?

朱升坦白地回答并非臣的顾虑,但愿陛下哀怜老臣,免臣的儿子死罪赐以完躯,就是万幸。

朱元璋被声泪俱下的朱升感动了,决定赏赐朱升父子“免死铁券”。皇帝赏赐的“免死铁券”真的可以“免死”吗?不见得。朱升在洪三年(1370)病逝,可谓寿终正寝。他的儿子并没有享受到“子免一死”的恩宠,已经担任礼部侍郎的朱同,被卷入胡惟庸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死刑。朱元璋特别开恩“赐自缢”,给了朱同一个完尸。


陵西散人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开国功臣纷纷被杀,大谋士朱升为何能善终?

先说结论:朱升寿终正寝,但他的儿子被朱元璋以莫须有罪名杀掉了。

先说朱升此人:

当年毛泽东说过“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就是从朱升给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方针演化而来的,因毛泽东的名人效应,朱升自此名声大振。活着时,不见经传,死后举世瞩目。

朱升本是休宁人,后来移居徽州,幼年时曾跟随当时的著名学者陈栎学。至正四年,已四十六岁的朱升“乡贡进士”第二名。五十岁时他被授予池州学正一衔三年后,郁郁不得志的朱升罢官还家隐居于家乡石门山,闭户著书。

朱升对朱元璋的辅佐

朱元璋到了徽州后,想要站稳脚跟,想不出办法,于是接受大将邓愈的推荐,微服拜访朱升请教应对之策,针对当时的天下斗争形势及朱元璋“地狭粮少”的实际情况,朱升便进献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总方针。聪明人一听就知道了,尤其是缓称王更是一个绝妙方法,在胜负未定之前,千万不能自封为王,不然就等于被架在火上烤。这是其一。

其二:对于婺州之行及未来的用兵大计,朱升建议:“杀降不祥,唯不嗜杀人者,天下无敌。”朱元璋对此深表认同。

其三:推荐“浙东四先生”。在徽州时,朱元璋就曾经向朱升请教:“处州地近婺州,可征伐此处否?”朱升极表赞同,他特意叮嘱朱元璋:“处州有刘基、叶琛、章溢等人,皆王佐之才,一般情形下他们是很难被招至麾下的,必取处州,然后可得。”四先生即刘基、叶琛、章溢、宋濂。

其四:在朱元璋安排下编撰《女诫》、《斋戒文》,其中《斋戒文》成为大明律令。

退隐和身后事

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升年过七十,在洪武二年就向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的想法,朱元璋不愿意,但是朱升态度比较坚决,很有可能出于明哲保身的考虑。

朱元璋赏赐给他一个免死铁劵,保他两命,免儿子一死。

洪武商量,朱升去世,算是寿终正寝。但是他的儿子朱同没有享受到免死铁劵的特权,因卷入胡惟庸党案,被处以死刑。不过朱元璋特别开恩,赐朱同自缢,留了一个全尸。

大明王朝的洪武一朝,当官的死亡率太高了,风险也大,造成了读书人自残身体也不愿意去当官。

都是一把手朱元璋作的孽阿!!

-END-

回答完毕,希望提问者和大家能喜欢。我是@古今历史研习社小编,我们一起了解历史吧。

古今历史研习社


朱元璋不是所有的功臣都杀的。

第一类是威胁皇权,忽视帝威的。

第二类是目无法纪,扰乱治安的。

第三类是结党营私,利益集团的。

第四类是贪脏枉法,欺压百姓的。

我想明太祖的初衷并不是杀人,赐予丹书铁券的主要目的希望老兄弟们能够推出权力的争夺,安心做个富家翁。他老朱可以保你一世太平,可是这些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如今好不容易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进入贵族,谁甘心如此就转身离开,还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没办法,昔日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在权力倾轧中都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初心。人在江湖,停不下来了。比如李善长最后明白了这个道理,准备着安全着陆,洪武皇帝也给予了足够的面子,但是他的弟弟,他的继承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头道走到黑,只能落得个族诛身死的下场。

除去朱升早早归隐,还有汤和与徐达都是善终,至于传说的赐鹅肝鸩杀徐达和刘伯温,我个人倾向于后人杜撰,附会。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对于一个没有威胁的将死之人,是不会再浪费精力去谋杀的。再说朱元璋雷厉风行的性格,怎么会行暗杀之术。

要不锦衣卫下狱问罪,要么大动干戈连根拔除。洪武大案不少,不多徐达和刘伯温两条小命。

只要不是威胁皇权和皇威的统治与传承,不犯下严重的违纪犯法的行为,老朱的屠刀不会轻易的坎向老兄弟的头颅。

朱元璋所谓的屠杀功臣,我认为主要是洪武年间,大案较多而且处罚严重,牵连甚广。“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而所谓的诛杀功臣也大都有后两案牵连出来的。而这四大案都是动摇大明统治基础的核心利益的驱动。

国人向来有同甘共苦的理想,所谓苟富贵勿相忘。心态摆不正,定位不清醒。新的身份的不适应最终导致兄弟反目,而不明真相的群众,也会自然而然的为失势的“弱势群体”鸣不平,认为我付出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旦成功,你的江山就应该有我的一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取得阶段成功后很难再进一步成长甚至传业团队内耗,出走,企业固步自封甚至破产的原因。

一个足球队上场的球员有11名,一次进攻终结者只有一个人。如果人人都想着自己射门,从而曝光在闪光灯下。那么这个球队离解散也就不远了




五湖散人李清枫


昨天刚刚回答了一个汤和,今天又来了一个朱升。可见,当官的能在朱洪武手底下平安混过余生,真的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啊!

汤和能在朱元璋手底下保个全尸,一在于不贪图荣华富贵,急流勇退;二在于小心谨慎,不触摸皇帝红线,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能做到这两点,已经是智慧过人了。

朱升和汤和还不一样。汤和是急流勇退,朱升是还没见到大浪头,就已经见微知著的告老还乡了。没错,朱升就是一个嗅觉灵敏,眼力老辣的读书人。朱升走上人生巅峰和后来的能够活命,也是靠的这两条。

第一,朱升比朱元璋年长29岁,当年朱元璋想学刘备三顾茅庐找到他的时候,朱升既没有摆出一个世外高人的鸟架子,也没有像诸葛亮那样摇头晃脑扯半天天下大势。只是言简意赅的吐露了夺取天下的九字秘诀: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正是靠着这简单明了的九个字,吴王朱元璋成了洪武皇帝。朱升也是一步一步走上人生的巅峰。因为朱升和朱元璋的父辈岁数相当,又同姓朱,朱元璋当年对他非常尊敬,明里暗里的都称他为“宗长”,这就相当给力了。后来朱在家乡盖大楼,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朱元璋还题词匾额:梅花初月!

第二,朱升见微知著,知道朱元璋建国之后起杀心!

在朱元璋刚刚当皇帝不就,嗅觉敏锐的朱升就已经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当时有一个叫许元的金华人,当年也是朱元璋登门拜访求来的文化人才,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就在天下已定,朱元璋准备登基的时候,许元递交辞职报告,说天下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老朱一看你丫的什么意思啊,我这边刚刚新锅新灶准备办宴席,你就给我撂挑子走人,什么意思啊。忤旨!硬是把许元给弄死在大牢里了!朱升一看,握草,朱元璋这家伙真狠啊,赶紧都吧,不如不定哪天也把我这颗脑袋给嚓嚓了。于等朱元璋办好大事之后,瞅准一个合适的机会递交辞职报告。朱元璋一开始还装模作样挽留一番,朱升除了告老还乡之外,还死乞白赖的为自己的儿子朱同求得一张免死金牌。他跟朱元璋讲的很清楚,自己就一个独苗儿子,他对皇帝的忠心绰绰有余,但是不擅长明哲保身,将来说不定哪一天就得罪了皇上,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朱元璋说那哪能啊,你是我老宗长,怎么着也不能搞你儿子啊,于是打了一个白条,提前饶朱同一名。这个朱同一开始很听爹地的话,直到40岁都没有出去做官。可是人就怕膨胀,后来朱同就膨胀了,也学着人家做官,结果他文章也好学问也好,很快就干到了高层,结果洪武十八年因为户部的盗卖官粮大案,整个户部被满门清洗,朱同也在其中,据说朱元璋法外开恩,给朱同留了一个全尸!三尺白绫赐死全尸。

我估计当时朱同的心里一定会想起一首周杰伦的歌:听爸爸的话,老实待在家;不听爸爸的话,果然搞死啦!

总结:朱升能够免于朱元璋的追杀,是因为他政治敏感性强,提前看到了朱元璋的杀机。只可惜千算万算,也没能保住儿子的一条小命,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铁锤文史


严格意义来讲,朱升不能算在朱元璋开国功臣之列,“公、候、伯、子、南”五种爵位的分封中是没有朱升的。朱升是朱元璋早期的谋士,算不上开国谋臣,他最著名谋略就是闻名遐迩的九字国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使朱元璋没有成为元朝的重点打击对象,为朱元璋的势力扩张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大明王朝建立前期是有功劳的,朱元璋没有杀他也是有原因的。

1、朱元璋称帝前期朱升的功劳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升受朱元璋邀请,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这一年朱升59岁。朱升出山第一计策便是九字国策真言,让朱元璋做好防守,大力发展农业,不要急于称王,令朱元璋茅塞顿开;朱元璋攻打婺州、滁州,朱升又献计,助其顺利拿下城池,并在滁州得到以刘伯温为首的大量谋士;朱元璋在于大战陈友谅、张士诚时,朱升再献策,助其顺利解决粮草后援,顺利拿下陈友谅、张士诚。这一时期,朱升是有功劳的,助朱元璋铲除地方割据,但朱元璋这几次战役主要是打而非谋,而且朱升是在关键时刻的指点,比起主攻的将领功劳还是差一些,在加上朱元璋重武轻文,朱升远远够不上威胁,这是其一。

2、朱元璋称帝后朱升的隐退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朱升被召至南京,充当朱元璋的智囊,官至翰林院学士。负责各项制度的编写及开国功臣的制诰等,正当文武百官为爵位争功邀赏时,朱升却萌生了退意。与朱元璋多年的共事,他早已看穿朱元璋的本性,可共患难但不能共富贵,再加上他自身年事已高、淡泊名利,为了子孙后世不得不做长远考虑。公元1639年(洪武二年),朱升提出辞呈(70岁),朱元璋劝说未果,赐免死券,送其回家。然后朱升并既未回老家,又没去隐居地,而是辗转来到龙岗重新安家,洪武三年病逝。淡泊名利、看透世事,以求自保,这是其二。

总结:朱升的急流勇退、拒绝封赏、年事过高、隐居他乡,这些都是朱升的自保措施,可惜的是第二年便撒手人寰。如果长寿,结果可能就不说这样了,所以说,朱元璋没有杀的功臣,并不是说他功劳低没威胁,而取决于自保手段。


野史也是史


建立大明朝之后,朱元璋为了保证自己朱氏王朝的千秋万代,朱元璋绝对不能留下这些老臣危害他后代的天下,因此,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等人无一能幸免,但却有一个人得以幸存,活了下来,此人叫做朱升,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之人。

虽然在明朝,朱升的名气不大,但是,在当代中国却如雷贯耳,到底是为什么呢?当年毛泽东所说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就是从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演化而来的。由于他的推崇,朱升声誉鹊起。人们也许会问:朱升究竟何许人也?朱升是元末明初一名大知识分子—一代文宗,徽州休宁人,当时,朱升一直归隐在徽州,在大将邓愈的推荐,微服私访朱升,向他求教应对之策。朱升的对策十分简单明了,仅仅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群雄割据、逐鹿中原的形势下,成就宏图大业的最佳战略方针。

果不其然,朱元璋听了朱升的话,一路扩张,最终等级当了皇帝。可以说,朱升比刘伯温的本事更大,他擅长星象,《星卦提纲》是他26岁写的,朱元璋曾有七言两句御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说的就是此人。

但是,当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想要加封此人,朱升却拒绝了,因为他看出来朱元璋是一个谋杀功臣之人,所以,他就以自己年龄太大了,准备告老还乡,临走的时候,他还说:不走就成了祸害。

最终,朱元璋杀死了30个功臣,而朱升,却不知踪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