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全球營商環境排名升至第31位,國內首部相關法規《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年實施

中國在全球營商環境排名升至第31位,國內首部相關法規《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年實施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紫宸 10月28日下午,“2019年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在北京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出席會議並發表主旨講話,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評價城市分管市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等近300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總結梳理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進展。經濟觀察網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市場化改革,圍繞減審批、降成本、壓時限,持續向市場主體放權讓利。截至目前,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削減超40%,工業生產許可證種類壓減三分之一以上,取消、停徵、減免中央和審計政府行政事業性收費超1000項,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等事項辦理時間壓縮50%以上。今年1-8月,全國日均新登記企業達1.96萬戶,9月達到2.14萬戶,新設個體工商戶148.9萬戶,總體增長12.5%。

會議強調,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主動作為、探索創新,湧現出了一大批創新做法和鮮活經驗,市場規則更加透明、市場競爭更加公平、監管執法更加規範、辦事創業更加便利,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10月24日,世界銀行發佈《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在全球營商環境排行榜中,中國從第46位升至第31位,躋身全球前40,此前一年,中國從78位躍至46位,由此,中國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

在世界銀行10項評估指標中,中國有8項指標排名上升,比去年多1項。其中,辦理建築許可排名提升88位至第33位,保護中小投資者排名提升36位至第28位,辦理破產排名提升10位至第51位,跨境貿易排名提升9位至第56位,納稅排名提升9位至第105位,獲得電力提升2位至第12位,執行合同排名提升1位至第5位,開辦企業排名提升1位至第27位。

中國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的改革亮點則包括:將公司印章發放完全納入企業註冊登記一站式服務;簡化對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許可證要求;精簡辦理接電流程,提高電費透明度;通過要求控股股東對不公平關聯方交易承擔連帶責任,明晰所有權和控制結構,加強了對少數投資者的保護;對小企業實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降低某些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加強電子化納稅申報和繳納系統;通過實行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升級港口基礎設施、優化海關行政管理和公佈收費標準等措施,簡化進出口程序;通過規定可給予的合同延期次數上限和將延期限於不可預見和例外情況,提升執行合同的便利度;通過規定破產程序啟動後的債權優先規則和提升債權人在破產程序中的參與程度,提高辦理破產的便利度等。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對此認為:“中國為改善中小企業的國內營商環境做出了巨大努力,保持了積極的改革步伐,在多項營商環境指標上取得了令人讚許的進步,特別是在辦理施工許可證領域。”

林念修在本次會上表示,這幾年的實踐表明,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對於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用顯著、意義重大。當前世界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已經到了不進則退、慢進易退、非進不可的階段。各地區各部門要始終把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六穩”的關鍵性舉措。

就在幾天前,也即10月23日,國務院公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這一條例自明年1月1號起施行,是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部綜合性行政法規。《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市場主體保護、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法治保障等方面提出共七十二項條例,填補了我國相關領域立法空白。

會上,北京、上海、天津、廈門、深圳、南京等10個城市介紹了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做法。以上海為例,上海負責人介紹,2018年以來上海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累計實施164項改革舉措。

世行報告顯示,在開辦企業、獲得電力、施工許可、跨境貿易、登記財產等以地方事權為主的指標中,兩年來上海辦事環節平均壓縮41%,辦事時間平均壓縮59%,形成的一些成熟有效做法已納入國務院辦公廳向全國複製推廣的36項京滬改革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