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他在上世纪20年代被誉为光、宣诗坛108将之一。诗书画并称三绝,近世作者罕与其匹,山水师明清诸家,中国古今楷书名家之一,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史学家。与吴昌硕、黄宾虹、林散之、齐白石为至交,评论家认为他的书画作品可与张大千媲美。

陈含光(1879-1957),江苏扬州人,清光绪举人,后官至道台,祖籍仪征,名延韡,号移孙,后改含光,以字行,别号淮海。善篆书,习吴天发神签碑,功力深厚,颇得其髓,著有自写景印本,含光诗存,含光文存。著有《人外庐文集》二册,《含光诗乙集》上、下册,《台游诗草》一册,《含光骈体文稿》,《读史随笔》等。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陈含光出生于淮扬世家,清光绪五年(1879)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其父陈重庆乃扬州名流,清光绪年间举人,以诗书名进,为官至道台。陈含光自幼聪颖,读经书、涉猎百家,在书画上也有过人天赋。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10岁能赋诗,16岁以第一名入选秀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后授拔贡,京朝大吏推荐他为内阁中书,但是他无意仕途,拒不入朝。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民国初年袁世凯政府设立“清史馆”编纂《清史稿》,陈含光被推荐为江苏代表出席民国第一届议会,当时他以学识渊博进入清史馆,与缪荃孙、杨度等纂修《清史稿》。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陈含光在清史馆呆了两年,不愿和仇恨革命的遗老们著述这部史书,于是毅然辞职回扬州,从此隐居扬州,以诗书画自娱。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陈含光自北京“清史馆”回扬州以后,一直是扬州文化界重量级人物。与康有为、谭嗣同、于右任等相识,与王国维、李审言、刘师培、辜鸿铭是知音,与吴昌硕、黄宾虹、林散之、齐白石等为至交,更与朱自清论诗,为忘年交。后人汤杰在《广陵春秋》第三辑中撰文《陈含光与朱自清论诗》,有详尽叙述。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1935年受聘任教于扬州国学专修学校,授骈体文。因讲解精彩,学生为之倾倒。虽讲课酬金微薄,却从不缺课。日军侵占扬州时,其深居简出,一再拒绝日伪政府宴请,以卖书画度日。刻闲章自称“沦隐者”。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遇日军强索字画,则事先毁笔、破砚、裂纸以避。日军投降后,书联“八年坚卧,一旦升平”庆贺。不久,被遴选为江都县临时参议会议员,应邀主持江都文献会及公款公产管理处。

如今,扬州许多著名旅游景点都留有陈含光墨宝。史可法纪念馆前著名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即为张尔荩撰,陈含光书。其石刻“贞烈耿六姑传”,仍然嵌于耿家巷青囊旧屋内,是扬州唯一保留至今的家庭牌坊。汪氏小苑里“春晖室”中的对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堪称陈含光先生的绝世之作。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陈含光1948年随子迁台北,迎养台北时即已70岁高龄,虽儿孙绕膝,却时刻眷念大陆,常在诗中流露出其怀念故乡之情:

茫茫天地此身浮,桂杖郊原得暂留。

四野寒烟沉去鸟,一溪微雨渡归牛。

大田稻获知农喜,小市灯明唤客愁。

潦草衣冠黧黑面,故乡谁信是扬州。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在他79岁(1957年)生日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有贺《陈含光先生七九大庆》联:

徐反而还至射洪,划开时代变诗风;

不为四杰承余绝,自是初唐一大宗。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1957年春,陈含光先生辞世于台北,享年79岁。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近现代名家 陈含光书画作品辑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