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中数学考140、150的学霸小学是不是都学过奥数?奥数到底对初高中数学有没有影响?

A00Dizuo周


本答观点:高中数学140、150的学霸,在小学不一定有学过奥数。奥数对初中和高中数学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一个学生很擅长奥数的话,反过头来去学习初高中数学,相对来说,就很容易。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请看以下原因:


1、初高中数学学习有其特定的规律和逻辑,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的数学知识。

目前大家所学习的初中和高中数学教材,都是由一些数学专家专门为中国的学生制定的,这个时候,肯定会考虑到所有的学生日常学习的情况,所以初高中的教材是作为一种数学基础知识传播的载体来进行的。然后,再进行一些习题的训练,辅助以期中、期末考试,最终是为中考和高考来做准备的。


因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初中和高中数学课堂上能够听懂老师的课,下课后做一些练习题进行巩固,基本上是能够看得懂数学、学得好数学。做数学试卷的时候,至少不会得零分,因为目前初中、高中试卷上有很多简单的题目,基础得分题,大家都能够做好。


但是奥数题目就不一样了。


2、奥数题目是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题目,是考验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题目,和中考高考的数学题目不一样。

我自己有学过三个月的奥数题目,当时是班里面的数学老师和我们说的,就是选拔两个人去参加市里面的一次奥数比赛。班里面当时我和数学课代表比较喜欢数学,于是就我们两个人去了。

在备考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到数学老师的家里面找了一些奥数教材来看,然后有问题就可以去请教数学老师。在学习奥数教材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了奥数题目的体量巨大,并且相应难度也增大了。有些题目因为没有奥数学习的基础,是完全看不懂的。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初中或者高中数学学习的很好,但是刚开始接触奥数,不一定能够学得好。因为奥数大多数是考验一个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如果没有很强大的数学学习思维,那么是很难奥数的。因为庞大的解题量就可以难倒很多同学,这不是凭借死记硬背能够记忆得了的。


但是初中或者高中数学不一样,因为初中高中数学的很多题目,你稍加努力,多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然后再多做题,多总结,就有可能把题目给做好,记忆力在这个时候,还是很有作用的。


3、奥数虽然难,但是了解一些奥数的公式还是有用的。

我记得当时学习高中奥数题目的时候,虽然有很多知识点看不懂,但是学了一些奥数的公式,像函数、图形之类的。这些公式是有帮助的。

因为对高考的很多数学大题来说,很多题目其实是大学里面的知识下放到高考里面的,让我们用高中所学习到的东西来去解题。这个时候,很多高中生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如果你学习了大学,就很容易解出来。


所以很多学习奥数的学霸们,在高考的时候,做数学题目就很快,或者在数学学习方面就很有优势。因为毕竟奥数也是要训练数学思维的,有了数学思维,再去学习数学,就比较简单了,最终的答对题目,其实就是把你脑海中的数学思维给串联一下就可以了。


数学是一门优美的学科,祝你数学学习得高分!


红鱼说教育


 1.家长觉得或者听奥数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忽悠,奥数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不管小孩喜不喜欢,一律送奥数培训班;实际上小学奥数往往超前教育,比如加减乘除还弄不明白,分数是什么还不清楚,就教高中数学的裂项法求和,其结果是揠苗助长,我调查过很多学渣,特别是讨厌数学的学渣,讨厌数学就是从奥数开始的;

 2.高中数学,特别是新高考后,难度进一步降低,数学满分都有可能,140分不在话下,一个尖子班往往一二十个140分以上的同学,平行班这样的学生常常也有几人,这类同学不见得小时去过什么奥数班,他们往往平时学习踏实,老师讲过的例习题反复过手,适度课外拓展,而且个性品质不错,不会做的试题往往只有函数不等式导数型压轴题第2问的6分,鲜有粗心而丢分,做题仔细,会做的不丢分!

 综上所述,奥赛培训与数学高考140-150分没有必然练习,所以我们的家长发现小孩有一定的数学天赋,可以参加奥数培训;否则,不要追风,误小孩一生,不仅不能提高数学思维,反而从此讨厌数学!切切!!


纵横数学


小学学过一年多奥数的飘过,我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奥数,学习了一年多,那时流行奥数竞赛,各个学校之间竞争,各个省市竞争,经常要学生去参加比赛。所以,学校里就每个班选出5个人参加奥数培训班。

从我自己的经历,还有和我当年一起参加奥数培训班,甚至拿过全国奥数比赛一等奖的同学来看,小学时候学习过奥数,对初高中数学成绩没有什么影响。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当年有一个拿过市里奥数竞赛三等奖的同学,上了初中之后,数学成绩非常一般。

我觉得高中数学考140、150分的学霸,一方面是有数学天赋,还有一方面是真的喜欢数学,好钻研。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学习奥数是不是真的喜欢奥数才去学的,还是被家长逼着去学的。反正我那时候真的是无法选择,老师选择你了,你就得去学,每天上学在班上上课,下午半天就到一个指定的教室学习奥数,周末也不休息,我非常厌倦这样的学习状态,我原本很喜欢数学的,最终到了看到奥数那本书,就发呆的地步,我和老师说我不学了,老师说不行,这是学校选出来的,代表的是学校的荣誉。

我始终觉得真的喜欢才能把一门学课学好学精,考高分。


<strong>


沛泽妈读心理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在高中的时候,我朋友里有好几个数学都是在140分以上,对他们的学习情况,我很了解。

首先,大家学习奥数的主要目的有2个:

第一,通过奥数的学习,来提高数学的考试分数,或者是通过奥数比赛,来降低升学的门槛。过去小升初,初中升高中,甚至是高中考大学的自主招生,奥数的获奖情况都是有力的通行证!但是由于奥数加分取消,学习奥数的人数越来越少,奥数培训班也越来越少了。

第二,部分同学天资聪明,智商超群,学习奥数纯属是兴趣所在。

其次,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学习奥数。我老家是农村的,读的是县城的高中,周围的朋友大多都是农村的,从小压根没有机会接触到奥数培训,他们数学成绩优异,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平时资料没少做,习题没少专研,再加上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学校精英班,遇见的都是学校最好的数学老师,所以高考数学在140分以上就不奇怪了。

最后,数学的学习除了看资质以外,方法也很重要。我的学霸朋友们平时上课注意力特别的集中,课后也重视方法的总结,错题本用的很到位,查漏补缺,知识盲区越来越少,数学成绩当然也越来越好,越来越稳了!


小学语文课堂


说过两次了,第三次说一下。女儿的小学同学,小学三四年级的暑假跟女儿一起去了奥数班。我看了她们学习的内容,基本还是以学校的课程为主,难度并不比课程难度高很多。并不是那些比赛的题目,老师也说那样的内容她们也教不了。这个女孩当时住的离市区远,跟女儿是铁杆,平常经常住在我们家里。这个女孩学习后,进步特别快,仿佛一下子开了窍,很多有难度的题目,别的孩子还在蒙圈的时候,她已经做完了。培训班的老师当时就预言她一定会是本市的中考,高考状元。到了初一,这个女孩暑假作业就是各省的中考各种试题,练习题,她说能控制在失分5分之内,我问她做了多少套,她说,知识点并不多,做一二百多套,就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串起来,一看就知道。初二暑假,她开始做国内各省的高考试题,我问了问,她也那么说。中考数学满分120,她考了118·5。中考成绩毫无悬念的全市第一。听女儿的老师说,这个孩子心算能力强,看题目过目不忘。平常考试的时候,选择题,基本就是边读题边涂卡,演算很少。大题目步骤写的工工整整,很有条理,也是基本不用演算。阅卷的老师一看卷面就知道是她的。二个小时的考试,她通常半个小时不到就写完了,答题速度和从标准答案抄差不多。


江山影月


我闺女是五年级结束了,我才给她报了奥数班去学奥数。我感觉社会上对奥数是经历了一个全民疯狂,到全国打压,然后极尽妖魔化奥数的过程。在接触奥数前,我被社会上的观点所左右,比如奥数就是数学技巧训练,对学习数学没有帮助,奥数就是少数人可以学习的学科等等,反正这几年批判奥数的文章是铺天盖地,痛骂奥数的家长居多,赞成学习的声音被完全压制……通过这几个月我闺女学习奥数的经历来看,我作为家长也是经历痛苦的煎熬。一度想放弃对奥数的学习,感觉闺女可能确实是不适合。但是,经过这次陪伴孩子奥数学习的过程,我完全改变了对奥数的看法,并且我明显感觉学过奥数的孩子对初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有非常大帮助的,不管是不是能学明白的孩子,都建议一定要去学习一下,是不是可以学习奥数,不在于孩子如何,而在于家长是不是能够有时间辅导,这是特别特别特别的关键。我总结我闺女学习的历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能够辅导她,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能清楚的知道她的问题所在,并根据她的问题,去引导她、纠正她,这是一个异常艰苦的过程,用把层皮来形容都不为过。但是,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初中的几何、高中的数列组合等等,在奥数中都已经接触,到了她进入初中及高中阶段后的学习,必然是有极大的帮助。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希望看到的家长,一定一定要给自己的孩子报班学习奥数。


张卫超北京


从小学到大学,数学考试没有不会的。

小学四年级新来的校长,教数学的,想看看大家水平,出了一份特别难的题,全年级几百人唯一一个满分。

后来有时老师拿了外面的卷子给大家,自己又来不及做,直接把我的试卷当标准答案。

但老师一般都会找茬给我扣一两分,比如没写括号之类的,好让我别骄傲。我记得数学老师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满招损,谦受益。”,我挺感激刘老师的。

小升初,我们中学提前招生,试卷难度较大。答完题检查完了没事干就休息了,监考老师过来安慰我,“想不出来别放弃,再想想”,我说“都答完了,也检查过了”就提前交卷儿了。那个监考老师就是我们后来的班主任张老师,我入学就成了数学课代表。事后知道,我是唯一满分的。

高考马虎错了一道小题。大学满分。

小学时候不叫奥数,也没有培训班,课外的教材没买过,就是感兴趣,喜欢琢磨。参加竞赛拿奖后,市里、区里组织集训,看到人手一本,大概名字叫《华罗庚金杯赛试题》的书,还觉得挺惊讶的。参加过三次集训,算是学了奥数吧。

数学思维模式,完全是小学掌握的,大部分来自奥数。到了中学和大学,只有知识点的增加,没有思维模式的增加。反而,中学,大学的数学思维模式并不能涵盖奥数的,这就是很多家长大学甚至博士毕业,未必能解小学奥数的原因。

小学建立的思维模式对我之后的数学乃至整个理科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兴趣以及爱思考的习惯。

至今还记得一道题,“甲乙有苹果之类的,甲给乙一个后一样多,乙给甲一个,甲是乙的两倍”。想了很久,一两天吧,只能凑出结果,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直到后来学习代数,忽然明白代数是搞这个的,所以一下子就爱上代数了。

现在奥数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我看了看,什么“和倍问题”,“和差问题”,“差倍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追及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牛吃草问题”,其中很多我都没听说过,难为专家归纳了这么多,其实本质都是代数中最基础的一次方程,从解题方法上,代数都能涵盖了。如果,这些题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思考,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如果只是老师归纳出方法,让孩子记住,然后依葫芦画瓢,我觉得不学也罢。

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小照照的数学乐园


小学奥数瞎胡混的飘过,我认为奥数对初高中数学没有太大的帮助,他们是两个体系,两个套路。

学好奥数,但学不好初高中数学的人,大有人在。

中学时有一个同学,小学就经常学奥数。中学时,解偏题、难题、怪题,他很有一手,奥数也学得不错。只不过在学校的数学成绩一般处于中游。

我觉得是他基础没打牢,就开始学奥数,结果两头儿都没学到很出色的地步。

我小学时自己看过奥数书,不过兴趣不大,始终没有太深入过,小学时流行参加奥数比赛。我是因为平时成绩好被推荐去参加的。不过奥数比赛的成绩,一直都不怎么样,每次都是勉强通过初赛,复赛就更不用提了。

不过我学校的成绩一直都保持的很好,中考时数学满分150,我考了142,最高分145。

奥数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学的。

其实对于所有数学学的好的人来说,超前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当你站在初中数学的角度去做小学数学题的时候,难度就不用说了。同理,站在高中角度去看初中数学,站在大学角度看高中数学,都是一样的。

奥数有很大一部分知识都是超前学的,我记得小学时看的奥数书里,就有三元一次方程等更高阶的知识。所以说奥数适合对数学有强烈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

如果没兴趣,课本数学都学的一般,强行学奥数,就和揠苗助长是一样的。

中国奥数队总教练熊斌就曾说过:

只有5%的孩子适合学奥数。逼着不适合的孩子学奥数,不但不能提升数学思维,还会助长厌学情绪,彻底让孩子跟数学绝缘。

所以要不要学奥数,真的要看孩子的兴趣。如果强行逼迫的话,不光是奥数学不好,可能连孩子的课堂数学都要废掉。

尤其在奥数培训机构的介入下,奥数被整成了套路。

奥数培训机构最爱忽悠家长的话,就是奥数能培养你孩子的(数学)思维。 但是这句话已经被熊斌教练打脸过了。

只要有考试,就会有相应的培训机构,帮你整理出套路。奥数培训机构也是这样,鸡兔同笼、抽屉原理、路程问题,他们都给你整理成一个一个的套路,死记硬背就好了,看起来孩子也确实好像学会了奥数,得了高分。

在小升初这一类选拔考试中,熟悉套路,会解相应的题就足够了,至于能不能提高思维,有没有学数学的兴趣,谁关心啊?

总结

现在小升初选拔已经没有奥数了,学不学就更要看孩子兴趣。

前些年由于小升初要考,所以全民学奥数学了很多年,导致很多家长的惯性思维,认为奥数是万能的,问答平台甚至还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学校数学成绩不好,学奥数锻炼数学思维怎么样?”

是时候纠正这一错误了。


超人爸爸说教育


我是江苏人,高中期间,数学150分满分,一般考140左右,是别人口里那种数学特好的学生。我也是一名开窍晚的孩子。从差学生一步步赶上来,越来越好的一种人。家里当年太穷,没文化,更没人辅导。小学的奥数从来没参加过,初中,有幸分到实验班,可能这种教育模式更适合我,从此开始了开挂的时代。我一直认为基础要打好,特难特简单的题只是占很小一部分。看懂做懂书上的题目和练习就能举一反三。功夫在平时,突击没多大用。奥数不需要专研太多,费事费力还不出成绩。能有几人能当数学家。数学做为兴趣学,可能更好些


喜欢听小苹果1


二者的关系很微妙。有相关性,但并不能构成必然性。举三个身边的例子。

我自己,小学4年级被老师安排学奥数,之后小学、初中、高中都获得了多次全国比赛一等奖。高考数学满分。

我闺蜜,小学没有学奥数,但是对数学感兴趣,误打误撞小学得过奥数二等奖。初中和高中都没有学奥数,高中还选了文科,但一直是文科生里面数学最好的。高考数学也得了140多。

我小学奥数同窗,小学竞赛成绩满分(比我还好)。但是初中奥数只获得三等奖,高中已经无力学奥数,高考数学120多。

归纳一下:

1、高考成绩和奥数成绩没有关系,好好理解掌握大纲知识,刷够题目,高考成绩就可以变好。

2、孩子要有兴趣,同时还要学有余力,这样才值得学奥数。那么奥数是拓宽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他数学能力会提升。

3、因为思维能力提升,奥数上能拿名次的孩子,他们的高考成绩得140-150的概率会大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