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的 AI 探索走進死衚衕

時間來到 2019 年,不管是華為、Google 還是蘋果甚至整個智能手機行業,都在面臨一個行業性的難題:智能手機的下一步是什麼?

過去兩年時間,智能手機從屏幕尺寸、形狀到解鎖方式(面部解鎖、屏幕下指紋)等方面的創新並沒有回答這道難題,幾乎與外觀形態變化的同時,行業也開始思考如何將 AI 與智能手機結合在一起。

如果從芯片發佈時間的角度去看,兩年前華為發佈的麒麟 970 的確是業界第一款搭載 NPU(神經網絡處理單元)的手機處理器,不過,iPhone 8 系列所搭載的 A11 處理器,卻是用戶最早能買到的配備 NPU 的手機處理器。

這個時間差成為一種屢試不爽的市場話術,延續到 2018 年華為麒麟 980 的發佈。比如麒麟是 980 是「業界第一款採用 7納米制程的手機處理器」,但 iPhone XS 系列卻是用戶可以最快買到的搭載 7 納米制程處理器的智能手機。再比如,麒麟 980 首次將 NPU 升級為雙核,而蘋果的 A12 並沒有「追隨」,只是用一個升級版的神經網絡引擎做了某種意義的「回應」。

但在 2019 年的時間點去看,這個探索並不成功,首先必須明確一點,智能手機行業正在步入到一個成熟期。所謂「成熟期」的潛臺詞也是這個行業的增長紅利已經消失,一如當年的 PC 市場,當用戶對於手機的期望值越來越高,當用戶不再每年都願意更換手機,當手機體驗越發同質化,即便強大如蘋果,也在 2019 年向市場傳達了一個基本信號:我們不是智能手機公司,我們是一家服務公司。

IDC 最新的一組數字顯示,智能手機市場的確還有機會,再經歷了 2018、19 年整體下滑後,接下來的 5 年時間還會有增長,但漲幅只有 1.1%,這幾乎宣告了一點:未來 5 年是智能手機行業的洗牌期。

智能手機的 AI 探索走進死衚衕

其次,AI 為什麼救不了智能手機行業?以華為發佈的麒麟 990 處理器為例,撇開其中的 5G 性能,單說 AI 能力,依然侷限在圖像、視頻領域,這也是過去兩年整個手機市場對於 AI 應用場景的基本認識。所謂的手機 AI,基本也是手機攝像頭和相冊的 AI,利用攝像頭作為數據採集工具,分析所拍攝物體周圍場景、基本形狀,從而自動化調整拍照的色彩。

而在其他領域,比如語音、NLP 等 AI 發展迅速的技術領域,智能手機幾乎無法觸及,原因也非常簡單,在手機電池無法保證的前提下,諸如語音、NLP 的本地計算並不能給用戶帶來真正的優化。需要注意的是,這裡只是談系統級別的 AI 能力,並不涉及大量第三方的手機 AI 應用,但即便放眼 iOS 和 Android 生態,在系統不支持相關能力的現實條件下,第三方應用可以發揮的餘地非常小,而且也僅僅是侷限在某些特定領域,比如語音輸入(iOS 上還需要開放「完全訪問」)、利用 NLP 過濾短信等。

第三,「5G+AI」的想象力到底在哪裡?華為麒麟 990 發佈會上曾有一張 Keynote 寫道:「移動 AI 2.0= 5G+端側 AI +雲側 AI」。這個邏輯沒有問題,也是解決當下移動 AI 發展的必由之路,利用 5G 帶來的網絡優勢,實現雲側 AI 模型訓練後的實時部署,真正打通雲、端的 AI 訓練與部署。

但現實問題並不少。從 5G 發展速度來說,還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即便是中國這樣基礎建設速度較快的國家,一二線城市 5G 基站建設的速度與普及能力還需要一到兩年,下圖是 11 箇中國大城市 5G 基礎建設時間表;以過往 4G 的歷史去看,從基站到用戶設備以及運營商服務,整個產業鏈下游的整合還需要不少的時間。

智能手機的 AI 探索走進死衚衕

更進一步,即便是 5G 網絡可用、夠用,所謂「雲側 AI 實施訓練、端側 AI 實施部署」的理想狀態還會面臨另一個考驗:生態。有沒有足夠的開發者有能力、有意願將 AI 能力集成到手機應用裡?有沒有真正殺手級別的 AI 應用出現?但一個行業逐漸進入成熟期,所謂的「生態紅利」也將漸趨消失,「5G+AI」還能再造一個生態嗎?

我不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