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的后代怎么样了?一人在美国任司长

民国时期,我国曾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才子,徐志摩、胡适、林语堂、鲁迅、梁思成、金岳霖等等,每个名字都灿若星辰,代表了所在领域的最高水准。

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的后代怎么样了?一人在美国任司长

林语堂

其中胡适又以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担任过三年北大校长而著称于世。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胡适之先生的几件“小事”,并看一下他的后代现在都怎么样了。

胡适,字适之,1891年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浦东),1901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在康奈尔大学选读农科。1915年,胡适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教授(也是南开张伯苓、北大蒋梦麟的老师)。1918年,胡适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领袖。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进步。

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的后代怎么样了?一人在美国任司长

1938至1942年,胡适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46至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52年,胡适从美国返台,1957年始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胡适先生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共获得过36个博士学位,根据诺贝尔奖官方数据库,胡适曾于1939年、1957年分别被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和国际笔会香港中国笔会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的后代怎么样了?一人在美国任司长

一、委曲求全,甘愿接受包办婚姻

众所周知,鲁迅的原配是父母包办婚姻下的周安。1906年,鲁迅被母亲骗回老家完婚,新婚当晚,鲁迅独自住进了书房,第三天,他就东渡日本求学,在鲁迅先生眼中,周安只是母亲送给自己的一件“礼物”。1926年,鲁迅与自己的学生许广平同居,之后诞下周海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安照顾鲁迅母亲蒋氏终老,独守空房41年,一生无儿无女,不可谓不悲凉。

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的后代怎么样了?一人在美国任司长

鲁迅

再看著名诗人徐志摩。1915年,徐志摩由父母包办,与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但是无论婚前婚后,徐志摩都无比鄙弃张幼仪,第一次看见张幼仪照片时,徐志摩只评论了5个字:“乡下土包子!”。

在张幼仪怀孕生子后,徐志摩自认完成了给父母传宗接代的任务,便迫不及待地去北京求学,随后远赴英国,在那边,他遇到了人间最美四月天林徽因。他疯狂地迷恋上了她,丝毫不顾忌自己有妻有子的身份并迅速要求与张幼仪离婚,由此成为近代中国离婚第一人

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的后代怎么样了?一人在美国任司长

康桥

可以看出,对当时的文化人来说,抛弃包办婚姻与糟糠之妻已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之先生却是个例外。

胡适13岁时,母亲便给他定了婚。由于长期在外求学,订婚后15年胡适与未婚妻都素未谋面。胡适内心也曾抗拒、犹豫、忐忑过,但因为一个原因,1917年,留美归来的北大教授胡适迎娶了江冬秀,只因胡适深深懂得旧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

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的后代怎么样了?一人在美国任司长

二、君子助人不留名

1919年,林语堂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没想到刚读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生活断炊,走投无路的他,求助于同在美国留过学的北大胡适。“能否由尊兄作保他人借贷1000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不久,林语堂就收到了胡适的汇款,胡适说:“这是工资预支款,君归国后,一定要回北京大学工作。”

不久,林语堂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读博,电报胡适:“再向学校预支1000美元。”1923年,林语堂回国后如约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找到时任北大校长蒋梦麟,万分感谢,蒋校长却颇为意外:“哪两千块钱?”林语堂这才知道,原来那都是胡适个人的钱,而这件事,胡适对外人从未提及一字。

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的后代怎么样了?一人在美国任司长

三、后世子孙

胡适共有两儿一女,长子胡祖望早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后入其父母校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此后担任过台湾驻美国机构经济参事等职务。次子胡思杜,1957年自杀身亡,女儿胡素斐,早夭。

值得一提的是胡适的孙子胡复,他是胡祖望与曾淑昭的儿子,1955年出生,1978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后任美国劳工部争议司司长

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的后代怎么样了?一人在美国任司长

胡适在美国

从新文化运动到离世,胡适先生自由宽容的思想将会一直照耀着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