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送培下乡”活动

10月18日-19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文辉,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教授、福建省“十三五”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负责人施茂枝及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一行专家名师走进永定区实验小学、城关中心小学开展“送教送培”活动。区委常委、副区长潘登,区人大副主任熊明,区教育局、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区教师进修学校有关负责人、专家和全区两百多名语文教师参加活动。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送教活动前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施茂枝教授介绍了福建省“十三五”项目和此次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开幕式后,施茂枝教授及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向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讲座和课堂教学。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在永定区实验小学

福州融侨赛德伯学校的陈敏老师带来看图写话课《猫和老鼠》。陈老师从动画片《猫和老鼠》引入课题,着力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张有弛,收放自如。再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完整地表达出来。生动的语言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大门。课堂上,孩子们兴趣盎然,乐于表达,妙语连珠。

漳州市通北中心小学的钟素丽老师带来二年级绘本阅读课《我也可以飞》。钟老师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讲述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她富有童趣、充满鼓励性的激励语言,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气氛融洽。学生轻松地收获了写话方法,课堂效果相当好。

永定区实验小学郑宝珠老师执教《小猴子又下山》故事续编,郑老师运用填表格的方法,同时借助图画引导抓关键词回忆《小猴子下山》的课文内容,巧妙过渡到小猴子又下山时走不同的路线会有哪些收获,郑老师借助场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训练学生多元思维,学生充分想象,爱说、乐写。整节课行云如水,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习得说话、写话的方法。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南平市松溪县实验小学黄爱英老师执教《我的植物朋友》,课堂伊始,黄老师出示鸡冠花的图片指导学生进行多方位观察,并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词语描述花和叶子的特征,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然后通过范文引路,介绍习作方法,学生的写作兴趣被迅速调动起来。黄老师精巧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技能,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的关喜鹊老师带来了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写作《我的动物朋友》。课前,关老师采用猜谜的方式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激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她从“看、听、想”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在视频观看中不断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发挥想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话说,有话写,让写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宁德市屏南县光华小学叶兆芬老师带来的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多彩的活动》习作讲评,叶老师重温国庆70周年大阅兵,引出生活中多彩的活动,以孩子们的习作为主线,分析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描写场面活动时,要关注点面结合,孩子们在叶老师的点拨下受益匪浅,写作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

习作课堂教学展示的盛宴已然接近尾声,但却迎来了深入心灵的对话。泉州晋江市紫帽镇中心小学的林仁忠老师给六(2)班的孩子带来了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的习作指导。林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统整提升,然后续写体验,最后唤醒生活,艺术化提炼生活来展开教学,别开生面。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小说写作方法的感知和理解,并让学生将人物塑造的习作感知经验和理解,迁移到真实的生活积累中,充分让学生体验到体现意义的写作,建立想象和表达的乐趣。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10月19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施茂枝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用新写作教学模式教统编本教材》的讲座。讲座以课程标准中的三个学段习作目标为依据,灵活地使用并改造教材,提出“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写作教学序列与模式”,设计了三种写作教学系列:第一学段是童话体写话,第二学段是写观察习作,第三学段写纪实习作。并提倡用这种新作文教学模式教统编教材。他以七节习作课为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样的写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结构形式,每一种模式都包含了先进的教学指导理念、清晰的教学目标、明确的评价标准、稳定的教学程序、可操作的教学措施等若干要素,诠释了新作文教学模式教思维的理念。他为教师提供了能够直接效仿参照的教学程序,让老师们积累于心的教学疑惑,突然豁然开朗得以明晰,倍感幸焉!

在永定区城关中心小学

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马建瑛带来了第一节展示课。马老师灵动、丰富、饱满的数学教学风格在本节课中挥洒的淋漓尽致。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经过操作和思考等活动,感受了周长的度量本质,体验到了“化曲为直”“变中不变”的数学思想,展现了周长的无限魅力。

第二节展示课是由厦门实验小学张香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鸽巢原理》。简练的问题,思考的课堂,点燃了孩子们的思维火花。整节课张香老师的课堂以问题为导向,让孩子们的思维动起来,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推理过程中,建构了抽屉原理的模型,并完善模型。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两节展示课结束后,福州市长乐区小学教研室主任黄朝峰给我们带来了《把握评价导向 改进教学策略》的讲座。黄老师以检测命题为背景,从以下三点出发——指向认知难点,关注本质辨析;指向问题视点,关注过程体验;指向思维支点,关注能力发展和我们分享质量监测背景下的智慧教学策略。

18日下午,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林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创设问题情境,留给学生交互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自主说理,辩理,激发学生层次思考,理解知识的本质,让我们体验到了“说理”的无穷魅力。她的课堂就像一扇窗户,她打开了这扇窗,孩子们纷纷洞察着数学中的奥秘,获得对数学这门学科更多的憧憬与向往。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信息技术在现代课堂中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将它融入在课堂教学中呢?来自厦门市海沧区芸美小学校长林宏滨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信息技术与优质微课的深度融合》的专题讲座。讲座主要从微课热潮的冷思考、什么是优质微课资源、怎么开发优质微课资源、微课与教学的智慧融合四个方面,让与会教师明确信息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19日上午,集美大学陈文胜教授用三个小时的时间,给大家分析了海峡两岸三地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比较。他从三地课程文件、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及三套小学数学教材特色的分析和典型课例编写比较,打开了与会教师的视野,启发老师们从更宽广的视角去审视教学,让所有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此次活动虽已结束,但学无止境,专家、领导们给我们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我们还要细细品味、不断学习,学习他们的扎实知识底蕴,学习他们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要学习他们回归生本、回归规律、回归数学本真的探索之道。(城关中心小学 实验小学)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编辑:赖福香 主编:沈盛斌 监制:卢海强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