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峽工程”提前一個月實現大江截流,進入二期建設階段

記者 | 界面工業

有著廣西“三峽工程”之稱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進入二期建設階段。

據《中國水利報》報道,10月26日13點58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較計劃提前一個月成功實現大江截流,黔江水流由已建成的左岸洩水閘平穩下洩,標誌著大藤峽工程一期主體工程按節點完成,二期建設正式啟動。

公開信息顯示,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河段大藤峽峽谷出口處,是一座集防洪、航運、發電、補水壓鹹、灌溉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據《南國今報》等媒體報道,該工程有廣西“三峽工程”之稱。

黔江是典型的山區河流,河道狹窄彎曲,灘險較多,有“魔鬼航道”之稱,可通航噸級僅300噸,屬於五級航道。

2011年3月,國家發改委規劃建設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2014年,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工期共計九年,總投資357.36億元。

《中國水利報》稱,為達到匹配的通航效率,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大藤峽公司)設計了高達47.5米的“超級船閘”,預計2020年船閘通航後黔江通航船舶噸級將提升九倍,年均貨運量將提升至5200萬噸。

大藤峽水利樞紐主要由黔江混凝土主壩、黔江副壩和南木江副壩等組成。

據水利部網站信息,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共分兩期建設,一期為左岸工程,二期為右岸工程。其中,左岸工期五年,先行建設左岸洩水閘和廠房壩段、船閘及副壩工程等。

大藤峽公司官方微信顯示,今年5月20日,右岸主體工程開工建設。右岸工程主要包括右岸洩水壩段、右岸廠房、右岸擋水壩段、黔江魚道工程土建及機電、金屬結構安裝等工程,右岸主體工程計劃於2023年12月31日完工,合同施工總工期55.3個月。

據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建,601669.SH)官方信息,10月10日,水利部副部長蔣旭光率驗收委員會對大藤峽水利樞紐左岸主體工程48.73米高程以下範圍建築物,以及右岸截流準備等工作進行截流階段驗收,提出左岸主體工程標段具備導流條件,可擇機實施二期建設截流。

2015年,中國電建簽訂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左岸洩水壩段、左岸廠房工程土建及機電、金屬結構安裝施工項目。

自今年10月21日至2020年3月31日止,大藤峽大壩所在區域上下游水域將斷航施工,工程進入截流蓄水階段。

據《南國早報》報道,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一期蓄水計劃從2020年3月20日開始,2020年3月31日蓄水至47.6m,同年4月30日蓄水至最高水位52.8m。

此後至2022年4月,根據來水流量,水庫水位在最低水位44m和最高水位52.8m之間運行調度。二期蓄水規劃時間從2023年8月開始,可蓄至正常水位61m;根據水庫來水流量,水庫水位在44m和61m之間運行調度。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電站裝機容量為16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60.55億度,工程建成後,將為120.6萬畝農田提供灌溉水源,並保障79萬農村居民生活水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