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外国史好到让外国人惊讶,比陈寅恪还厉害,推断出汤定中原之期

民国可以说是乱世,而自古乱世是出英雄的,比如蔡锷先生,比如张学良将军等等,但是所谓的英雄,其实并非非得是兵家或者与政治有关的,古代的乱世其实也出了很多的大家,而民国又是一个在今天众所周知的出了很多大师的时代,这些大师虽然不与政治,但是还是被后世的人崇拜,未尝不可说是英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大师。

他外国史好到让外国人惊讶,比陈寅恪还厉害,推断出汤定中原之期

他就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雷海宗先生,是闻一多的好友,在历史方面甚至曾被认为比陈寅恪先生的地位还要高。雷海宗先生与陈寅恪先生不同,陈寅恪先生比较注重考据,但是雷海宗先生并不是这样的,他注重的是对历史大框架的梳理,并且不仅仅是中国的历史,对于外国史他更是精通,在他求学期间,他的研究方面就是外国史,他的毕业论文:《杜尔阁的政治思想》,深受他导师——美国著名史学家詹姆斯·汤普逊的欣赏和惊讶。并且他当年才二十五岁,雷海宗先生,以中国人的身份把外国历史作为研究对象还获得优秀成绩,是很厉害的。

他外国史好到让外国人惊讶,比陈寅恪还厉害,推断出汤定中原之期

而他作为历史学家,主要的贡献是,他1931年在武汉大学人教的时候所发表的论文:《殷周年代考》。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推陈出新,在吸收新的研究方法、吸取其他学科陈果的前提上,他根据温带人类的生理和平均寿命推断出了殷周的年代。雷海宗先生认为"按温带人类生理,普通四世当合百年。中国古今朝代,皆不逃此原则",他得出这个观点是在对中国曾经在位的皇帝总年代做出统计后,再进行进一步的证明,然后根据已知周代君主的世数而推定周室元年当为公元前1027年的说法并进一步推断盘庚迁殷适为公元前1300年,汤定中原当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

他外国史好到让外国人惊讶,比陈寅恪还厉害,推断出汤定中原之期

在当时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而且安阳殷墟还没有被发掘出的时代里,他的研究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并且他的贡献还不止于此,在前文已经简单说过,他非常注重对历史大框架的梳理,而这个也是和他主要贡献有关的,因为他注重对大框架的梳理,所以,他后类似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又完善资料,写出了著名的历史学著作:《中国通史》、《西洋通史》、《西洋文化史纲要》、《伯伦史学集》。

他外国史好到让外国人惊讶,比陈寅恪还厉害,推断出汤定中原之期

《中国通史》顾名思义,是一部通史,从史前石器时代一直编到溥仪退位。与中先前的史书不同的是,之前的史书一直是以某个王朝为体系就行编写的,比如大家熟悉的《史记》,除却他本是纪传体的题材,他是分不同的朝代来对不同的人物进行记述。议论,以人物串起历史的主要脉络。但是、《中国通史》则不一样,它以时代为标准,把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大事和中国历史的整个发展脉络联系起来,对中国的历史进行了阶段的划分。是历史学的进步,影响深远。

他外国史好到让外国人惊讶,比陈寅恪还厉害,推断出汤定中原之期

除此之外,他还有本不得不提的代表作《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这本著作,用新的观点来看待中国历史:在该书中,他从"兵"的视角出发,来研究中国的发展脉络,他认为在中国的春秋时代社会上所有人都是兵,战国时代除了部分人,全体文人为兵,而汉代则有了进展,专门招募兵卒(多为流民)了,有了职业的兵,"由军民不分,经军民分立,到军民对立",因为这个国势日衰,中原终于成了汉代那些属国的属国。而隋唐时期则有了改进,因为实行了府兵制,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唐一起拿都是重文,而不重视武,中国二千年来社会上下各方面的卑鄙黑暗恐怕都是畸形发展文德的产物。

他外国史好到让外国人惊讶,比陈寅恪还厉害,推断出汤定中原之期

雷海宗先生的贡献是用大局观重新写了中国的历史,让中国的通史教育有了大的发展,并且提出了新的历史观点,来重新审视了中国的古代风建设社会的发展,让是研究有了大的进步。更是因为他的博学,才会参与到《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辑中去,主要负责外国史部分的编辑。实在是一个大学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