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與公辦學校搶生源的“國際學校”

正在與公辦學校搶生源的“國際學校”

記者 | 江敏

儘管分屬不同體系,但國際教育的迅猛發展也讓公校教育者們開始反思,該如何提高吸引力以留住生源。

從今年三月教育部公佈的最新數據來看,2018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5.37萬人,增幅8.83%。

不止是留學生,國際學校數量增加也側面反映國內家庭對國際教育需求的上升。據K12國際教育的資源聚合平臺頂思發佈的《2019年全國國際學校圖譜與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全國(不含港澳臺)新增60所國際學校,總數達到1168所。

“在公立教育尚未變得更好的時候,有些家庭選擇離開這樣一個體系,作為公校校長,我感到非常痛心。希望我們能夠快點改變,讓本國教育接近世界水平,能夠讓孩子待在自己國家和父母身邊接受最優質的教育。”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近日在頂思RAISE大會上表示。

從2007年開始,王殿軍擔任清華附中校長,並在校內推進一些列教育改革,比如將大學先修課程引入高中階段,用“綜合素質發展積分系統”評估學生,以及採取集團化辦學將教育資源輻射到薄弱學校等。儘管這些措施在本校獲得反響,但這並不能代表公立教育整體變化。

在很多維度上,中國公立教育發展的確能被稱之為“奇蹟”。我國從1986年頒佈《義務教育法》確立普及義務教育制度後,到2000年正式完成目標共花費15年時間。“以最短時間實現義務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基本普及,大學教育也實現了大眾化,這些成就對一個人口眾多、經濟起點低的國家而言,實屬難得。”但王殿軍認為,從成果來看,我國教育水平還未趕上發達國家。“從我國諾貝爾獎獲得者與整體人口數量之比就能看出來。”

王殿軍認為,公校在許多方面急需變革。在因材施教、能力培養,以及跨學科等方面,國際教育可以為公校變革提供思路。

公校往往從統一教學大綱和標準出發來設計課程,使得“因材施教”難以實現。相比之下,國際級學校儘管不允許使用境外教材,但在課程設置更為靈活。因採用小班制教學,國際學校師生比多在1:15左右,甚至更高,這使得因材施教的可實現性更強。

另外,公校往往因教學任務以知識點掌握為主,忽略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王殿軍坦言:“‘以能力為中心’,通常只落實在口頭上,或是校長彙報材料、局長們的講話裡,而沒有融入教學評價體系中。”再加上公校評價學生的方式更依賴考試分數,學生很容易成為知識裝載容器。“怎樣用更豐富的維度來評價學生,引導健康教育,也是中國教育急需改變的地方。”王殿軍說。

但公立教育想要完成變革仍需時間。我國各地區教育實踐不一致,發展水平難以達到均衡,這些現實狀況已經給頂層設計製造難度,落地實踐則難上加難。

國家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對招生考試製度全面改革。2014年9月,國務院正式頒佈《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這一綱領性的文件標誌著改革實踐的啟動。

“但改革只邁出了非常小的一步,到現在,全國不到超過一半的省進行了高考改革,改革力度也很小。想讓所有省都邁上一大步,還需要假以時日。”王殿軍評價道。

當然,儘管理念可鑑,但國際學校作為舶來品在中國發展僅有十多年,其運營經驗和教學實踐還遠談不上成熟。“有一些早期的國際學校完全忽略了自己是在中國,中文學習與其它第二外語之間並無區別。”在王殿軍看來,國內的國際教育雖然從西方引進,但如何做好本土化是一個難題。

政策因素也給國際教育的發展帶來不確定,公立學校國際部的存在就遭到質疑。質疑聲認為,雖然學校有辦學自主權,但國際部也會擠佔公有資源。“教育界對此看法也不一致,有些地方已要求公立學校剝離國際部。”王殿軍評價道。

對國際學校而言,經營層面的辦學紅線,以及招生和教材使用的政策為其發展限定範圍。這也使得無論其規模發展多迅猛,依舊無法“獨自美麗”。而從國際學校生存的大背景來看,王殿軍認為,如果無法推動本國教育向前,國際學校發展再快也不能稱完成了使命。

正在與公辦學校搶生源的“國際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