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减负了,让学生上学轻松很多。为什么还有些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给孩子加负担?

村头那个努力的小蜗牛


送孩子去补习,已经成为了中国家庭的新常态,已经是中国家长缓解焦虑的必选方式,无法逃避的方式。

今年暑假在我以前大学宿舍的小群里就说起这个问题,其中一个舍友说,成绩好就是王道!到了补习班才发现,连孩子学校那个奥数学霸都在补习班里补习,自己的孩子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句永不过时的金句!家长们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不买化妆品,卖房都争先恐后奔跑入场,为孩子争取一席之位。这就是中国式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真实反映,还哪会管什么减负,孩子成绩第一,家长虚荣心第一,每个家长都相信自己孩子就是未来的人才,孩子在自己心里都是最棒的!自己实现不了的,好,孩子你必须争气点,势必给我光宗耀祖,扬眉吐气……


一到暑假不是经常有这句话出现: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父母之所以攀比,就是因为这句话而得的焦虑症:越优秀的学生,补习越多,暑假日程安排越紧凑。不是去补习班补习,就是家长自己补,因为有不少家长也是高学历人才,对于孩子补课,很多都是小意思啦,自己动手,监督更到位。

现在,我也是自己在家里跟孩子补课,孩子爸负责数学,我负责语文、英语。孩子在这个应试教育下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医生建议,不要给孩子压力,让她自由快乐成长。所以,我们不敢把孩子往外送,自己来!不敢奢望孩子多优秀,起码能维持她现在的状况就好了。她自己心里也不希望自己掉队,她有着自己的理想。唉!做家长真的难两全。她们班已经有不少学霸和中等生都在外面补课中,她知道自己必须要靠自己,所以我们作为父母的也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支持她。


学霸都在努力,你凭什么不努力?掉队的代价就是失去好的学校资源,孩子难成才,家长没面子,这可承受不了啊!老母亲,那个小心脏啊!“我妈快乐,全家快乐!”最近火起来的这句话就是最贴切的对孩子在外面补课的诠释!
送孩子去补习,在现代中国的应试教育国情下,已成为了一种潮流,中国式家长的疯狂,也是逼于无奈的疯狂。


写文字的妈咪


我是一个读二年级的孩子家长,也是一个持续一线工作15年的老师。我不同意你问题的观点。

首先纠正你的问题观点,培训班不是增加负担,是为了让假期的孩子多花时间学有用知识,少花时间学坏。

我家孩子八岁半,以前还学过画画,平常每天中午弹钢琴,周末每天下午跳街舞。周内有个校内足球兴趣班。

我的认为是,报培训班根据孩子实际情况来,不能太多,一般不能超过两个。而且培训班不能逼迫孩子去学,一定要先给孩子讲明白培训的好处,让孩子自愿决定学什么和学多少。

培训班的目的是发掘和培养兴趣爱好。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是很重要的,可以受用一辈子,不到可以陶冶情操、增强个人魅力、丰富业余生活,有时候还可以转化为特长、增加个人核心竞争力!

有句教育名言:要想地里少长草,就往地里多种苗。我出生自农村,懂得种庄稼,也就深刻懂得这句名言的道理。教育一个人也一样,如果孩子空余时间太多,家长没给他安排培训学习“占据太多空闲时间”,那心灵空地和时间空位就只能滋生很多杂草!假如长时间得不到控制这些杂草,那会根深蒂固,必然会影响学习之苗。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空余时间最多阶段,有很多孩子中午、晚上、周末和假期,作业很少,而且开始不做,等到临近开学才做。而绝大多数时间找不到事做,倍感无聊,于是要么玩手机,要么看电视,要么去外面找其他小朋友玩。当然,我们不能说不玩,但是,我们见的太多的学生因为玩手机游戏上瘾,和不三不四聊天被带坏,结识不三不四朋友被带上邪路,甚至上当受骗。有的今酒吧、网吧、KTV,甚至有的小学就恋爱、抽烟、喝酒,赌博,这些问题学生大都是由于平常没有合理安顿时间,太闲了,感到无聊透顶了,只能找那些“有趣方式”来玩,而且很快上瘾,一发不可收拾。很多坏习惯就这样形成了,对枯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也就慢慢失去了兴趣。

因此,适当安排培训是既可以学到技能和知识,又能占据学坏的时间和精力。而不是艰难的理解为增加孩子负担那么回事!不培训,除非你家长有足够时间陪护孩子,能监控他的时间利用,能负责他的未来!


家校共育大观园





醒醒是梦


补课的话题在头条和悟空里已经说得太多了。今天看到这个话题,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这两天正好参加了一个大学学长的班级聚会,他们从外地聚到南京。当年我在学校学生会,跟他们班级大多数同学比较熟悉,加上他们班同学对南京不太熟悉,所以我应邀参加聚会的同时顺便给他们当个临时向导,这个过程中也聊了很多很多关于过去和现在的感受。

学长们谈话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当年在学校学习的情况,深感当初就是学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些当初80年代初上大学的学生,普遍的感受就是学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当时能够做到这一步,如果父母阻拦不让学习,他们也是要拼命的,尤其是多数家出自农村家境不太好的同学,当初如果不是自己的坚持,可能因为一念之差就放弃了。也正是因为当初的学习,给他们打造了很好的基础,所以他们才会有今天。

可能题主会觉得我的回答有点走题,但是,我不觉得。

题主说的话题,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在说减负,可是我一直想问的是对于很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真的到了要减负的时候了吗?减负到底要怎么减?在读书方面我们究竟要不要去努力?有没有必要刻苦的学习?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现在看到在读书的孩子,总是会说一句现在孩子读书真辛苦。读书真的那么辛苦吗?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维来快乐学习,乐享其中?就像当年我们经常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还想着要拼命去读书那样?

如果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确实有很多东西我们自己学不会弄不懂,学校的学习并没有解决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通过补课的方式来把存在的问题给解决掉,就像排除前进路上的拦路虎一样,这是为了以后轻松学习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为什么要把它当成一种负担?这其中是靡刀不误砍柴工。反过来说,当你的人生路上遇到很多很多的绊脚石的时候,你不去排除他?你会觉得路越来越难走,其实读书也是这个道理。

多数时候我不觉得那些要读书的要补课的,是家长给孩子在家中负担。当然,如果是盲目跟从,并不知道要什么,看别人家孩子补我也给孩子补,或者说过度的给孩子补课,增加了很多超出他能力和范围的东西,可能存在着增加负担的问题。但如果只是说我有时间好好利用,我还想在课外学习更多更好的东西,或者说把我自己在课内没有学过的东西,没有学懂的东西来通过补课的方式,达到学懂的目的,就像一个旅人想要上路,先卸下自己的包袱,轻装上阵,那又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说不要一提到补课就觉得是给孩子加重负担,对有的人来说,补课可能是一种负担,但对有的人来说,真的不是,如果换换一种方式思考,我们也是能够更客观的去看待补课这件事。这也是这几天我跟我的学长们一起聊天时加深的想法,其实也是我自己一直秉持的态度。


苏小妮


就是因为学校减负,教的内容不够多不够全面,才要自己去补课。想想我们小时候,老师严厉认真负责,学校也没有那么多考核评优工作,老师就是讲课。现在的老师刚毕业就带班的大有人在(我孩子班主任就是,没有任何经验),还要忙学校的各种任务,就算想安心教书都困难,这种情况下不补课怎么办?现在不吃苦长大了吃苦么?而且学习的苦是最容易看见成果的,你只要努力就可以,将来工作的时候并不是你努力就会得到你应得的。一些佛系父母认为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随他去吧,以后什么样现在不能下定论等等,我觉得对一半,学习确实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他却决定你将来过什么样的生活,除非家里有矿,有上亿资产继承,那就快快乐乐过童年吧。


夏小沫summer


近几年,教育部曾多次强调要给学生减负,并取得了一定实效。学生的课外时间多了,一些家长又闲不住了,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增加孩子学业负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家长担心孩子输掉起跑线。

很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辅导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只能通过考试成绩来了解,当孩子的分数不理想时,家长便坐不住了,担心孩子会落后。于是想方设法给孩子报辅导班,希望通过辅导能够快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学习上迎头赶上或者超过自己的预想。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给孩子报了各类兴趣辅导班,希望孩子能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方面有所发展。家长的心愿都是为了孩子好,可在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课外负担。


第二,家长盲目攀比心理作祟。

有的家长也不征求孩子意愿,看到别家的孩子在上补习班,自己毫不犹豫的给孩子报了名,强迫孩子参与补习。这类家长往往会选择一对一的补习或者专业机构的辅导。有的辅导机构收费很高,每年的补习费达到十万左右。家长为了证明自己经济实力,逢人便讲我在孩子身上花的补课费,都达到几十万。这也许是家长的一种虚荣心的表现吧。对于补习效果,这类家长往往是不看重的。


第三,花钱请人管孩子。

有些家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又担心孩子出去上网或者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为孩子报了补习班,一是为了让补习班老师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二是又有老师为孩子辅导作业,这刚好是家长所需要的。我隔壁的娃就是这种情况,他的学习成绩很差,辅导班的老师都不愿意教他,他的家长给辅导班老师说,只要你保证我孩子的安全,学习成绩方面我没有更多的要求。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什么不好之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Lance课堂


减负本来就是砖家挖的一个坑。古今中外,要想出人头地,没有那一个是轻轻松松玩出来的。

读一读名人传记,就会发现,快乐学习本身就是祸国殃民的命题。

有人总喜欢拿许多美国人不擅长数学,没有书面作业来佐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却不提自己出国,人家美英也要搞托福,也要分数。

却不提自己家的孩子在家家务都不沾边,他会出门独立做不是书面作业的作业吗?如今不是也有不少小学布置手工作业,结果呢,家长们起此彼伏地高喊,自己辛辛苦苦上班后还要帮孩子做手工。

西方人的高科技真的是玩出来的?既然玩有这么大的好处,那么,如今富二代去留学,怎么许多人玩进了人家的耗子里?怎么还有更多的人玩得被人家学校开除了?既然玩有如此大的益处,怎么人家名校,不给录取只喜欢玩、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去他们国家留学?

玩吧,谁相信玩可以出科学家,就放心大胆让自己孩子去玩。

不过,希望大家去看看,那些口口声声喊,给别人家的孩子减负的人,是不是真的在给自己家的小孩子减负。


碧水青山0


这是家长在理解上的一个误区。

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发现,现在孩子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课后作业过多。前些年出现过有的学校,一个学科,多达十多本教辅资料,让还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课本成堆,作业堆积如山。

曾经有家长坦言,孩子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满满一天的功课,晚上回到家基本上都得做到10点左右,到了开始复习阶段,有时候得做到11点以后,孩子有时候做着作业就爬到桌子上睡着了,经常都是哭着把作业做完。

教育部看到了这些情况,并且顺应民心,提出减负。教育部的初衷是让孩子从繁重的学业中走出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休息环境,还孩子一个天真的童年时代。这是充分考虑到小孩子的天性,深刻认识我们国家的现状后,做出的正确的决定。

可是,现实却是,孩子走出了虎穴,又掉进了狼窝。

现在家长又把孩子的休息时间充分利用,用进各种培训班的方式,侵占孩子的课余时间。孩子虽然从学校中解脱,但又陷入家长要求的泥潭,结局还是没有改变。究其原因在于:

1、家长的盲目跟风心态。有些家长本来不愿意把孩子送进培训班,但是身边的其他孩子都这样,我们家孩子不这样,怕落后于别人。于是,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随随便便就报了个培训班。

2、很多家长看着孩子玩,心理会慌乱。他们老是感觉,小孩子就应该随时随地学习,那才是务正业,否则就是不务正业。他们不知道,小孩子会玩,能玩出花样,那也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才能。

3、寄希望于培训班赋予孩子各种天赋。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在不停的学,那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进步,而且他们希望通过学奥数、学钢琴、学书法等,让孩子天赋异禀,好出常人。在他们看来培训班是万能的,甚至超过每天陪伴的老师。

4、家长把自己排开、完全让自己抽身的心态。很多家长借口自己忙,工作忙,应酬忙,事务忙,陪同忙。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把自己和孩子的关系甩得干干净净。孩子的生活本来应该是:有学习时间,有娱乐时间,有和父母在一起的沟通时间,有与父母又走出去感受大自然的时间,有自主安排的时间,有和同学交流的时间。这样孩子的生活才算丰富。而很多父母,不知道怎样安排计划孩子的时间,干脆就送进培训班,就这样草草了事。


荷水清圆


教育的减负年年喊,可是越减学生的负担越重,特别生活在城市中学生的负担挺重的,越减家长越不放心,变着花样上各类辅导班,有的孩子苦不堪言。

首先给学生减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这种理念是对的,无可置疑。让我们的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避免重复大量的做题,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作业老师可以少布置,甚至不留家庭作业。但是这能力何来呢?素质教育难,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还要组织安排等等,比应试教育难得多,多让学生做题,多留作业太容易了,谁不会,吃亏的是学生。在减负的呼声下,不少学校减少书面作业,也不敢给学生订资料,课外不留作业,可是家长坐不住了,长此以往学生将不学习了。

其次家长对优质学校资源的追崇,让自己的孩子读好学校名校。不少家长舍得掏钱给自己的孩子上辅导班,避免在以后的竞争中落伍。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普通人,既没有官二代,又没有富二代。把读书当作头等大事,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读一所好的大学,能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为此就要打好基础,基础何来?牺牲孩子的业余时间补课上辅导班,有的上几种辅导班,孩子肯定累。

最后一部分家长攀比买安的心里作祟。有的家长看别人家孩子上这上那辅导班,觉得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即使孩子一万个不愿意,俗话说宁可做过不能错过,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有的家长平时忙,没时间管教孩子,觉得报补习班多少让孩子学到一些东西,比在家玩要强,花钱买个安。

当前应试教育下,没有大量的练习做题是不行的。如果真正让你的孩子没有作业,轻松学习快乐学习,有的家长还不放心,更有甚至找领导反应投诉你,说你荒废了他的孩子。要想上好学校名校,哪有不努力学习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江南烟雨220667845


减负是国家应家长的呼声,对孩子在学校教学所做的一种政策性指导,在中就、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体现特别明显。具体来说体现在在校时间变少(根据地区的差异)、在校体育课的增加、学校作业量的减少、对教学难度的控制、小升初考试导向的调整等等。

但是,现状呢?

1)孩子在校时间变短了,家长终于找到时间可以让孩子参加更多的课外辅导了。孩子班上的很多孩子都是周末辅导班上课、周内网课辅导,所以孩子是更累了。

2)在校学习难度降低,减少试卷、奥数的涉及程度,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强过别人、考过别人,在外的奥数、奥语、奥英可是一项没拉下。每个辅导难度都是难过学校教学难度。

可见,负担是家长主动、自愿加给孩子的。原因不外乎;

1)为了孩子将来有一份好工作。潜在的逻辑就是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

2)为了自己的面子。孩子学习也成了很多家长在人前炫耀的资本。

3)为了让孩子完成家长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家长没有上的好大学,孩子去上;家长没有拥有工作,孩子去干等等。孩子是家长梦想的继承者。

因此,不难发现,在家长没有给自己减压、给孩子减压之前,学校做的很多努力都是无效的。家长在以“为了孩子”的名义真正的孩子不断增加负担,而不是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