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想了又想,等了又等。

還是想說點什麼,就《少年的你》上映後的所有感受。

這種感受是矛盾的,而我發現,這種矛盾其實存在於很多人身上。

一邊是在電影院裡完全為電影所動容,壓制不住的喜歡。

甚至想要安利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一邊是走出電影院後發現,它已經被釘在了「抄襲」的恥辱柱上。

瞬間像是被潑了一盆涼水般。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喜歡和三觀,哪個比較重要?

這似乎是一道涉及到“道德倫理”的題,怎麼作答都不對,所以大多數人乾脆選擇了沉默閉麥。

逃避可恥,但是有用。

不過,影妹還是決定聊一聊。

聊一聊喜歡,也聊一聊三觀。

01

國產訪談綜藝《和陌生人說話》的一期節目中,呈現過一起的持續八年的校園霸凌事件。

高一女生王晶晶因同學的一句玩笑話,引發群嘲。

然後,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樣,無數無緣由的惡意湧進她的生活。

嘲笑,羞辱,謾罵甚至肢體暴力。

她成為了全校公敵,成為了被戲謔示眾的“神女”。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就算她後來抑鬱退學,工作結婚,這樣的惡意仍然在她的生活中從未散去。

八年,她的人生黑暗一片,她的精神飽受折磨。

可最後,能為她這麼多年來痛楚買單的,僅僅只是其中一人為期三個月的拘留判決。

近年來,和王晶晶一樣越的校園霸凌事件,不停的走進公眾視線。

我們知道它的存在,目睹過它的狀況。

但事實是,如果你不身處其中,就遠遠不會了解它猙獰的全部模樣。

它為什麼發生?

它會如何結束?

它能帶給一個人多大的影響和傷害?

如今,這部「少年的你」,終於給出了答案。

電影始於一場校園霸凌的結束,而它的結果,足以用慘烈來形容。

高中少女胡小蝶,從高樓砰然墜落。

同學對這場死,圍繞議論,猜測紛紛。

只有陳念,為她披上了最後一塊遮羞布,保留最後一點體面。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也就是這一舉動,讓她成為了校園霸凌的下一個受害者。

她們臉上露出不屑:“就你善良嗎?那麼多事幹什麼?”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你看,一場霸凌開始的理由就是這麼簡單。

甚至有時候,它根本不需要什麼理由。

一句玩笑話,一個不順眼,一點不合群,就能成為開端。

然後,肆無忌憚的惡意,就這麼散發開來。

侮辱,嘲笑,毆打...

有的大人,會把這定義為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

可就是這些所謂的“小打小鬧”,對當事者造成的身心傷害,想象不到的沉重。

椅子的髒水,砸上身的排球,下樓時的背後一推...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這是看得到的傷害,陳念都默默忍讓著。

而看不到的,還有同學們的沉默,排球課上的無視,偶爾露出的戲謔笑臉...

這些,慢慢形成一個球,把陳念緊緊的壓在裡面,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終於她受不了了,決定反抗。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可是,反抗又有什麼用呢?

這種校園案件,警察找不到一個正確的處理標準。

多數家長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而學校,更是沒有辦法給出妥善的結果,只想著息事寧人。

最後結果,往往就是一拖再拖。

就在這拖的過程中,受害者要承受的傷害,變得更多更大。

校園霸凌的始作俑者變本加厲。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原先冷漠的圍觀者,也開始給出責備:

為什麼是你而不是別人,是不是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最終,這場霸凌的結束——

要麼,是受害者帶著滿是傷痕的身軀逃離,與噩夢相伴一生。

要麼,就像電影裡一樣,沉默,然後爆發...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在《少年的你》裡,我們看到了校園霸凌的完整模樣。

它毫無緣由的開始;不可抑止的發展;

它不受重視的處理;終究爆發的結束。

同樣的我們看到了,一場校園霸凌中,所有的傷害構成。

一場校園霸凌裡的受害者,也許只有一個。

可造成的傷害的那些人,卻是一群。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動手的,和圍繞叫好的。

嘲笑的,和冷漠不言的。

指責的,和火上澆油的。

他可能是直接的施暴者,也可能是沉默的同學。

他可能是不想擔責的班主任,也可能是反過來指責你的父母。

在成為受害者之前,陳念也是那個沉默的大多數。

在胡小蝶跳樓之前,她曾問:

她們一直在欺負我,你們為什麼不做點什麼?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這個問題還可以這樣呈現:面對校園霸凌,我們到底能做點什麼?

我想,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你的心裡一定有了答案。

02

校園霸凌,是這部電影難能可貴的社會價值。

但我對它的喜歡,不止於此。

在《少年的你》中,我們又觸摸到了那段無論如何也不會遺忘的經歷:

高考。

高考前,所有人桌上堆積成山的書本,日夜不休的刷題,熱血激昂的宣誓。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高考時,考場外加油吶喊時此起彼伏,人人摩拳擦掌,考場內考生提筆埋頭,爭分奪秒。

高考後,機器一遍遍過著考卷,打出冰冷的分數,最後塵封進牛皮紙袋裡。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這些鏡頭太真實了,真實的讓我們彷彿又一次經歷了那個緊張到令人窒息的夏天。

高考,意味著什麼?

對陳念來說,高考是她人生唯一的救命稻草,是她的成人考試。

她迫不及待的想要長大。

可現實是,從沒有一節課教過他們如何變成大人。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沒人教,那就自己摸索。

像鄭易說的那樣:長大就像跳河,河裡有石頭,有沙子,也有貝殼,每個人的長大,都是閉著眼的。

陳念把高考定義為長大的標誌,考完後她就成為了大人,可以選擇忘記某些傷痛,可以完全逃離這裡。

為了能順利高考順利長大,她一直忍讓所有石頭沙子的傷害。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被欺負了不說話,被打了不反抗,被剪了頭髮還是一樣頂著平頭去上學。

她以為只要忍過了高考,一切就都結束了。

然而,忍是沒有用的,她的成長還是經過了一場爆發的洗禮才終於完成。

而對於小北來說,高考是別人的人生。

自己的人生考卷早就在13歲母親離去的時候就寫好了。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他在毆打與被毆打中,一天天的熬,用拳頭和傷口面對著全世界。

這兩個人,在不同形狀卻同樣殘酷的環境中,孤獨而又用力的生長。

直到,他們遇見了彼此。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像是陰溝裡被照進了一道陽光,又像是人生的考卷,多了一道題。

而它們的名字,叫做,少年的喜歡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關於「少年的喜歡」,我們其實在國產青春片裡已經看過不少。

但不得不承認,其中大多數的喜歡,都離不開矯情和無病呻吟。

而《少年的你》不同,它不沾染一點俗世塵埃,乾淨而又熱烈。

沒有擁抱,卻能夠互相取暖。

沒有表白,卻一直守護彼此。

在這裡,「少年的喜歡」永遠不是叫囂著的油膩承諾,也不是誇張的表白宣言。

它更多的時候,是悄無聲息的——

是開著摩托經過大街小巷時,掠過耳旁的風;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是一起用剃刀割掉的頭髮;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是小北特意綁在陳念家門那座橋上的白色雛菊;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是陳念走進警局前帶上的那頂屬於小北的帽子;

是在監獄裡兩個人流著淚又帶著笑的沉默對視...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雖然無聲,卻更是動人。

當然,在這部電影裡最不能忽視的,還有演員。

周冬雨無需多言,每一場哭戲,都是教科書式的表演。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這一次,她也完全打破了之前《七月與安生》留下的只能演“問題少女”的偏見。

而作為電影新人的易烊千璽,就只能用“驚喜”一詞來表達。

可以說,他完全深入進了小北的靈魂裡,撐住了自己的每一場表演。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時而世故老成,時而少年狡黠,時而憤然落淚。

能夠接住對手拋來的戲,也能接住導演一次又一次懟到臉上的特寫鏡頭。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可以說這一次,他打破的是頂級流量與好演員之間的矛盾性。

這對他來說,是可貴的。

對我們來時,亦是。

03

最後,既然要聊這部電影,就註定逃不開它所有的爭議。

這也是影妹一直糾結要不要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是真喜歡。

可,又不能喜歡。

因為它被爆出的原著抄襲融梗爭議,錘的真實。

說實話,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影妹並沒有看過《少年的你》原著。

所以在看電影的時候,也沒過感受到它和《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有多相似。

但在微博上看到了網友費心整理出來的調色盤後。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我就再沒理由為原著和作者開脫。

小說原作者的抄襲是真的,融梗也是,這點沒有辦法洗。

但又不得不說,現在的很多抵制聲音,都太極端。

網友為了抵制抄襲,就把導演、團隊、演員、甚至觀眾都看成“知錯犯錯”、“助紂為虐”的壞人而一棒子打死的言論。

恕我沒有辦法認同。

且不說電影中並沒有出現原著中的融梗抄襲部分,電影出彩的地方也近乎與原著沒有關係。

就算有人說,改編抄襲作品,就是原罪。

可這罪的源頭,並不是導演和演員,不是這部電影,更不是看這部電影的觀眾。

真正得負責任的,不應該是市場的監管嗎?

當初為什麼能讓這抄襲作品,安然通過檢驗,出現在讀者或者導演的面前?

可幾乎沒有人去深究這一問題。

而是統統把髒水倒在了與電影相關的人身上?

不僅否認他們的努力,更否認這部電影帶來的意義。

我們該不該為喜歡《少年的你》而羞愧?


如今,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更多是喜歡它傳達出來的社會意義。

但這種喜歡,卻不能宣之於口。

因為在多數抵制電影的網友眼裡,只要你把這種喜歡說出來了,就是對另一種社會意義的侮辱。

這樣的矛盾,也許正是當下電影市場的悲哀之處。

而這樣的悲哀,也不知道何時能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