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小學、中學、高中會在什麼時候取消英語課?

濤聲依舊HS


英語取消是不現實的。小學生以學習中文為主!瞭解中國文化!英語可做為選修課,在現實中實實在在用英語的人只是有一部分人,中學以上可做必修課!勸某些人不要崇洋迷外!向全世界多宣傳中國文化!


關林榛


取消英語考試這個提案是在2010年提出來的,當時對國內確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為英語是屬於國外的語言,對於廣大的中國人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對於家長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現在的小孩基本上沒覺得很難,學的都挺好。)

所以在2010年以後,國家一再一部分省份做了一定的試點。

  • 反對派廣東不認可這樣的提案增加了英語的難度,率先在國內增加了英語口語和聽力的上機考試。
  • 順從派在北方一些省區取消了聽力考試,為考試降低了難度。雖然難度降低了,但是考出來的分值仍然要按150分折算。
  • 壓力派江蘇省把考試的分值降為120分,結果發現考試同分現象嚴重,招生困難,於是第2年增加了考試的難度。
  • 其他地區不做任何改變,純粹觀望。
從目前做的這些改變,嘗試來看,廣東是勝出的。廣東模式可能會成為未來北京上海模式的翻版。如果北京選擇在聽力的基礎上增加口語,那麼全國卷必然是要學的。

江蘇模式是徹底失敗的,因為降低了英語的分值,考試的7分度下降,招生過程中出現很多壓線重分的現象,因此被迫加大難度,但是加大難度的同時又增加了大家學習英語的負擔,江蘇省成為了過去幾年英語學習負擔最重的省份。所以這個模式將在明年被徹底放棄。

順從派的模式基本也是以失敗告終,因為不考聽力,造成學生的口語聽力能力都沒有得到訓練,從這些省份畢業的高中生進入大學以後,和其他省份的同學去比在各種涉外的交流過程中,他們都被刷下來,包括出國的機會以及國際的辯論賽等等,全部都落下風。這些省份的畢業生研究生錄取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從目前英語考試最新的改革來看,難度進一步的增加。

改革最前沿的是浙江省一年改成兩次考試,也就是採用聯考模式取分值最高的那一次為最後的分數。目的是解決一考定終身。同時取消了改錯題,增加了一篇大型作文,也就是續寫或者概述,這樣把英語得高分的難度進一步的提升,現在在這種考試模式下想考140有點困難,絕大多數的高分生有可能出現,除作文部分以外的部分拿到滿分,但是加上作文以後分值仍然在125~135之間。

做出類似改變的,還有山東省,山東省沒有采用一年兩次考試,但是把聽力考試改成兩次並且提前考,這兩次考試是連續考試。在高考的時候就不考聽力了,但是聽力的成績會記錄高考的總分,並且和江蘇省一樣,作文部分變成了兩篇作文,和浙江省考同樣的卷子。

江蘇明年要用全國一卷,但是明年全國一卷會不會像山東的卷子那樣改成新高考模式呢,還不得而知,山東省是屬於全國一卷的範疇,但是今年的2020年高考將採用新高考模式。如果山東省的高考改革能夠證明這樣的改革具備選拔性,那麼同為全國一卷的其他省份也肯定會跟風。

所以,從這一系列的改變來看,你可以看得出,那種希望取消英語考試的呼聲是屬於落敗的狀態的。英語學習的難度要求會進一步的增加。從原來的能聽會說變成要求,考生要會寫。

原因很簡單,高中教學是為大學以及研究生階段博士生階段選拔人才做服務的。

高中所學的任何知識都沒有辦法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不管是英語,語文,數學還是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生物,絕大部分的知識都沒有實際應用的價值。

但是這樣的教學可以起到一個養魚池的作用,挑出可以跳龍門的鯉魚,到下一個階段繼續的深造,一級一級的往下跳,選拔出社會需要的精英。

英語作為一個最基本的技能,它是一個工具,就像我們吃飯要懂得用筷子,擦屁股的時候,懂得要用衛生紙一樣是必須要會的。如果沒有掌握這樣的技能,就不可能成為社會的精英,當然這個社會80%的工作都不需要你成為精英,因此學與不學都是你個人的選擇。

只不過如果你想要爬得更高,想要進入社會的中上流階層,那麼你必須要順應國家的選擇,而不是滿足你個人的選擇。

在高考面前,你除了瞎嚷嚷以外沒有辦法做選擇,只有適應。


外語那點事


中國拉動經濟的三架馬車,投資,出口,內部消費。

根據商務部發出的數據,2019年,全國的就業人口約8億,單單外貿的從業人口就達到1.8億,如果再算上各個對涉外工作人員,外資外企,駐外代表,留學生群體,等等,2019年使用外語的人數遠遠超過2億,2019年全國GDP90萬億元,進出口總額30萬億元。

這是什麼概念? 全年外貿人員佔25%的總就業人口,進出口總額佔全年GDP的30%,這些人都在使用外語來為國家創收。所以根據我們國家的經濟構成情況,英語的使用頻率和使用人數,要取消英語課程,這是完全不現實,也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取消英文課程,沒有外語人才,那就相當於自廢武功,自尋死路。

英文課程不僅不會被取消,而且國家現在又加大了外語人才的培養力度,今年6月份教育部公佈了最近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在 對外語規劃做了調整,在英語,日語,俄語基礎上,增加了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學校自主選擇第一外語 ,鼓勵學校開設第二外語。隨著國家開放的力度越來越大,外語人才只會越來越緊俏。

正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我們學外語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掌握這個工具,更好的跟國外的交流,把國外更好的東西帶回國內。如果不懂外語,如何能看到華為的勇士們在國外攻城略地?如何能看到硅谷的科研人員帶著滿滿的成果歸國?如何亞洲買大米,澳洲買礦石?

所以英語課程不會被取消,外語人才培養更不會減弱,如果那樣的話,大概率又會經歷一次閉關鎖國的相似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