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向全世界宣布:“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大明北伐70.

朱元璋向全世界宣布:“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朱元璋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历代民变,致使生灵涂炭,史书不绝,近代推崇农民起义,不再提及民变的“副作用”,就不符合事实了。事实上,朱元璋“起义”,起初完全不是“吊民伐罪”的。你看看他的命令:“凡入敌境,听从稍粮。若攻城而彼抗拒,任从将士检刮,听为己物。若降,即令安民,一无所取。”什么叫“稍粮”?其实就是抢夺,搜刮!在敌境之内“稍粮”,就是说在他的军队攻打的地方抢夺、搜刮,这个“稍粮”是不分贫富贵贱,不理农民地主的——这其实已经和土匪没什么区别了。就是因为这个命令,朱元璋的士兵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刘辰还用了这四个词“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为了与别家不同,朱元璋的“稍粮”多少还有点儿“文明”,就是投降的,就不抢夺了。

真那回事么?

当然不是!

朱元璋亲征太平、建康、宣州、婺州时,出大字报,沿途张贴,招安乡村百姓,要求他们每年缴纳粮草供给,称之为“寨粮”。这种做法当然比野蛮的公开的抢掠更文明一些,可是,仍然是一种变相的掠夺。他的大将常遇春和胡大海实在看不过眼,便向朱元璋反映情况,说这种做法对百姓伤害很大。朱元璋当时已经推行屯田自产粮食,所以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把征缴“寨粮”的做法废除了。

由于朱元璋集团广泛实行军屯政策,在1360年之后,他的军队基本上不缺粮食了。

邓愈,坐镇徽州,也大力推行军屯政策,他的军士,也不缺粮食。

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饭食,的确没几个男子愿意当兵。从宋代开始,军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其实是很低的。就说岳飞吧,已经官封“太尉”之职了,好歹也是朝廷倚重的一方面军团的指挥官,官衔已经是正二品了,在官阶上已经是宋朝武官之首了。可是,见到宰相张浚、赵鼎、秦桧之流,岳飞还得唯唯诺诺,听命于彼等。甚至,连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万俟卨都敢对岳飞栽赃陷害!

故此,男子当兵其实几乎是走投无路的举措了。

走投无路来当兵,邓愈让他的士卒做什么呢?修建城池,种植农作物。这也是奉行朱元璋一贯的作法。后者曾下令,让军人在金陵城外开垦荒地,无论开垦的荒地有多少,都属于开垦者个人所有。这绝对刺激了无地和少地的军人及其家属大量开垦、广泛种植庄稼、蔬果之类的农作物。

这种措施,后来推广至全国,明朝军队竟然可以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养活自己!以至于朱元璋得意洋洋地向全世界宣布:“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朱元璋向全世界宣布:“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朱元璋君臣群像

邓愈让军士,包括苗兵安居于徽州,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还可以按月领薪俸。朱元璋的军士是有工资拿的,普通一兵,每月军饷就是一石——即120斤粮食。当朱元璋的军士开始拿工资时,就是他的军士全面胜于当代群雄的时候——那些枭雄们还让他们的士卒到处抢掠呢!

邓愈的作法是忠实地执行了“中央路线”,军士不用去抢,不用担忧家人的温饱问题,谁还会去叛逆?去作反?

那么,军士接下来要做什么?训练和打仗!

这时候,他的助手熊鼎出场了。

那是邓愈攻克饶州后得到了重要谋士,这位江西著名的儒生,连陈友谅都难以招徕的读书人,竟然甘心在邓愈帐下做一个小小的幕僚,说来也令人难以置信。或许,邓愈在徽州无意中害死了当地的大儒郑玉,让他深刻地检讨了自己错误的做法。所以,一到饶州,就探听到当地的大儒熊鼎,数次盛情相请,熊鼎欣然前往邓愈的军营。邓愈马上用最高规格的礼仪迎接熊鼎,并把他邀请到自己的中军大帐,虚心倾听熊鼎的“教诲”!他的作法,让全军大惊——连参知政事邓将军都如此看待这个儒士,他绝对是个奇才!

当然,熊鼎真是个奇才。

他给邓愈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夜袭邓克明,把陈友谅的抚州拿下。结果,邓愈夜行二百里,果真拿下了抚州,生擒了邓克明。

第二条建议,当然就是改造军队,特别是苗兵,让这些连蒙古人都无法对付的苗人武装起来,成为邓愈部队中的先遣队——苗人骑兵!

熊鼎如此高才,邓愈当然不敢擅自使用,朱元璋亲临江西时,邓愈第一时间就把熊鼎推荐给他的主子——这也是邓愈为什么如此得朱元璋欢心的原因之一。熊鼎最后成为朱元璋的儿子晋王的老师,此乃后话。

那么,现在,邓愈指挥的苗人骑兵,如何打败蒙古骑兵呢?

朱元璋向全世界宣布:“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苗人骑兵

苗人骑兵,刚刚出现这个概念时,多少有点儿可笑。要知道,苗人在唐末被称为“飞山蛮”。既为“飞山”之称号,虽然他们真的聚居在湖南靖州飞山地区,可是,这些苗人还真的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号曰“飞山蛮”也是实至名归的。很明显,这些苗人就是山区游击队的佼佼者了,他们的战术是建筑于山区丛林战斗的基础之上的。到了杨正衡、杨通贯父子领导这么一支苗兵时,苗人的战斗模式开始有所转变。他们响应朝廷号召,起兵与徐寿辉的红巾军作斗争,他们开始走出大山,在长江流域作战,在大江大河战斗,几经挫折,几经苦斗,竟然打败了徐寿辉部队,抢回了武昌重镇!苗兵正式成为元末战争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杨通贯后来在浙江嘉兴一带打败张士诚向南方杭州的进攻,苗兵进入全盛时期,杨通贯因此而被皇帝妥懽帖睦耳赐名“杨完者”。

可以说,苗兵从山区进入嘉湖杭地区战斗的这个过程,就是他们从满山飞奔,以游击战术克制敌人变为大兵团在平原地带作战的整个过程。很可惜,以目前有限的史料来看,他们似乎还没有组建出战斗力强劲的骑兵军团。因此,在朱元璋部队向浙东地区进发时,杨完者以元朝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的身份升任为行省左丞,统兵与朱元璋的部将邓愈、李文忠、胡大海等人作战。也许就是因为苗兵没有自己强大的骑兵,在与邓愈、李文忠、胡大海等人的战斗中,屡战屡败!不断地损兵折将,苗兵队伍不断地减员——有战死,有逃跑,有投降朱元璋的。杨完者死后,苗兵几乎全部归降了朱元璋。朱元璋就把这批苗兵交付给邓愈、李文忠和胡大海等人接管。

邓愈接管了一部分苗人的降卒后,还真花了心思去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