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老百姓生活紀實老照片:普遍貧窮,也普遍幸福的時代


80年代的臨沂東方紅廣場,只是就是橫跨沂州路和沂蒙路之間的一條几十米寬的街。“文革”初期,紅衛兵曾經在這裡集會奪權。之後又爭權奪利,在這裡不斷展開激烈的辯論,最後演化為兩個派系之間的毆鬥,那可能是東方紅廣場最熱鬧的時候。“文革”結束後,這裡漸漸就成了老百姓玩耍和消閒的地方,有一些膽子大的,冒著被打成“投機倒把分子”的罪名,偷偷地拿些東西來賣,悄悄地演變成一個地下交易市場。圖為東方紅廣場趕集的人。

1978年,三中全會以後,人們才慢慢地放開了膽子,試探著做些小生意。不少有眼光的市民,及早地“霸佔”起一個個小攤位,零零碎碎地幹了起來。圖為東方紅廣場賣狗肉的攤位

到了80年代初期,這裡已經是臨沂逢五和初十趕集的地方。天剛矇矇亮,就見城外十里八鄉的鄉民挑著貨擔、推著獨輪車,把自家種的青菜等農產品,連同自家養的家畜和家禽拿到集市上來賣。圖為東方紅廣場賣農產品的農民

這個集市是當時城內最大的一處農貿市場,趕集的人特別多,買賣講價的和爭搶攤位的吵吵嚷嚷,不絕於耳。圖為東方紅廣場上的雜耍

還有一些說書的和耍猴的等民間雜耍,他們頭天晚上就在集市上佔據一席之地,早早用布圍起場子來。看到他們坐等收取那五分錢一張的票,那些趕集的鄉下人羨慕地直嚥唾沫。圖為夜宿廣場的人

每到年關時候,東方紅廣場就越發熱鬧起來。年貨比以往任何集市上都要豐富的多,黑壓壓地擺了幾趟。平時省吃儉用的鄉鄰,手裡攥著幾塊錢,盼的就是到年集上買上幾斤肉,或買條鹹魚,犒勞一下全家老小。圖為趕集回家的農民

80年代中期,東方紅廣場蓋起了兩溜石棉瓦搭建的大棚,成了地地道道的東方紅市場了。市場兩邊的沿街房也改造成了一些雜七雜八的小賣部和小飯館。圖為1986年,東方紅市場買蓋頂的農民。市場,頂棚下掛著四個大字“禮貌待客”,很有意味。

圖為東方紅廣場城鄉汽車停車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