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承載了我們的青春和夢想,那時我們也曾年輕(老照片)


白駒過隙,80年代的人也即將走進中年,在80、90年代,那些珍貴的老照片,告訴著人們早已遠去的時光,以下的圖就記錄了農村或城市的風貌,很多場景讓人懷念!

以前的被子大多是自己縫製,棉花到彈棉花店彈的又松又軟。彈好棉花,媽媽就在自家的地上鋪一張大布單子,將棉花和被單鋪展縫製,媽媽縫著被子,自己就在被子上打滾玩耍,免不了被媽媽呵斥,但這也阻擋自己在被單上玩耍一下午。

捲髮,大喇叭褲,拿著雙卡錄音機在80年代這是標誌性的時尚裝扮,雖然和現在多元化的時尚相比覺得很土,但那個時候覺得潮的不得了。

90年代時尚小姐姐

“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後還揹著一個胖娃娃”,當時的歌曲是多麼的貼近生活,小時候最愛和媽媽去姥姥家。

修鞋攤補鞋,修修補補又一年。

現在看來這種騎車方式很危險,但在過去父親一輛車帶著兩三個娃很平常,跟玩似的。小時候就覺得父親什麼都會,真是一座萬能的靠山。

沒有現代的電子體秤,稱稱娃娃的重量也充滿的了樂趣。

這麼一桌子喜筵在80年代只需要幾十元錢,但那時的工資也只有幾十元,相當於現在花幾千元擺一桌一樣了。1983年,北京西單商場茅臺酒價格是12.7元/瓶

上學的時候最喜歡這種公益勞動,全校大掃除,因為可以不用上課。

等待的學生

上學時參加班級活動,統一服裝都需要自己的購買,很多衣服和鞋子都是藉著穿,當時能夠買到一套屬於自己藍色運動服和白球鞋能高興很長時間,穿上更是覺得神氣的不得了。

瑞雪兆豐年

茶色眼鏡,時尚標配。

過去的婚紗照十分簡單,不用花費近萬元照一套婚紗照,相愛的人能夠走到了一起和陪伴終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家人的陪伴和保護就是最好的

簡簡單單一碗麵,當時的美味,現在卻再也感受不到了。

身穿白色警服的警察。1981年8月4日,北京,在沙河朝宗橋下首次使用酒精檢測儀。

自家納鞋底,自家做鞋,媽媽做的普通布鞋才是最貴的鞋子。

1982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看護孩子。一位老人用小竹車推著自己的孫子來到天安門廣場,老人自帶小板凳坐在孫中山像前,看著小孫子玩耍,一臉的幸福和安詳。

1983年,重慶,時尚青年

扯布料找裁縫師傅做衣服,1984,北京某街頭出現的個體經營戶,一臺縫紉機就可以做小生意。

1984年,溫州市區的木勺巷,這裡是溫州地區最早開放的自由市場。

1984年,河南省鄢陵縣,制瓦廠工人楊五辰獲1臺凱歌牌黑白電視機獎勵。在當年獲得榮譽更高於物質獎勵

80年代流行了一陣學習吉他熱,很多青年省吃儉用去買一把自己吉他的吉他,紅棉吉他當年也是熱銷品。1985年夏天,溫州市蒼南縣

1985年,西安,古城牆邊的雞鴨市場。

過去買東西都需要票,布票、油票、糧票......

雙麻花辮子,那個年代女學生的標準髮型。80年代後,愛美的女人甩掉了長辮子,開始流行燙髮,頂著大波浪卷兒走在大街上,特潮。

咖啡廳、冷飲店,時尚休閒的好去處。

戀愛中的青年男女。

它能夠轟動世界,是因為他們能夠用認真的態度去做一件事情,即使在某些方面存在著一絲缺陷,但大家仍會認可你。而當下很多國產電影,缺少的恰恰是這股認真的態度。

90年代中國農村歷史老照片:圖為1990年,內蒙古牧民蘇雅勒和她的母親、女兒。蘇雅勒在八十年代末高中畢業後,就回到家鄉做養殖業、跑運輸,每年可以賺一萬多元,成為了一位“萬元戶”,那時候農村裡一戶家庭一年的收入也就只有一千元左右,蘇雅勒算是當時的“土豪”了。賺到錢的蘇雅勒為家裡添了電話、彩電、冰箱等電器。

90年代三個穿著西裝、打著領帶,腳上穿著皮鞋的青年男子,雙手插著口袋、嘴裡叼著香菸,站在田邊合影。不合身的西服,又寬又肥的褲子,當時看來卻很洋氣。


兩個外出打工回家過年的女孩,因為到城市裡打工,所以穿著打扮相對來說會比較時尚、前衛,兩個人都染了頭髮,穿著當時流行的皮衣、牛仔褲和皮褲,腳上穿著厚跟靴。當年的時尚,現在看著土,那也是我們美麗的青春。

農村裡的一位老奶奶在一個用石頭建成的廚房裡燒柴做飯,廚房非常的簡陋,廚房沒有門,裡面只有一個柴灶,灶臺被常年的燒燬變成了黑色,老奶奶坐在坐在灶臺前的小板凳上添柴火。老奶奶的孫女站在廚房外面,靠在水缸上抬頭望著天空,笑得非常的開心。這一幕,對於在農村長大的小孩非常的熟悉、難忘。天真爛漫的笑容

幸福時光就是和爸爸、媽媽一家人吃飯。

簡單的遊戲就能玩一下午。隨著經濟發展,小孩的娛樂方式也增多了,現在很少看到有小孩子們跳皮筋了。

90年代中國農村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東北大爺在燎豬頭,東北人在每年二月二,家家戶戶都會吃豬頭肉,在家門口或院子裡用木柴生一堆火,把豬頭架在上面,燎豬頭上一些殘留的豬毛,燎好的豬頭清洗乾淨後放到開水裡氽一下,再把豬頭放到鍋裡倒入涼水和調料,煮好的豬頭味道非常的香,一個豬頭夠一戶人家吃上很久。

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那時候,無論颳風下雨我們上學放學都是一群孩子結伴同行,從來都沒有家長接。

軍用書包

過去的書皮都是用舊掛曆和報紙自己包

鐵鉛筆盒裡的九九乘法口訣

玩彈珠

跳皮筋

過去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有個小凳子或是一個小石頭臺階就能趴在那裡認真的寫完。

童年的好玩伴

手抄筆記和歌詞本

時尚寫真,三個讀初中的男孩在照相館裡拍照。三個男孩的髮型是九十年代最流行的髮型,那時候香港四大天王紅遍兩岸三地,很多男孩子都模仿他們的髮型。

當年的時尚青年現在也已過半百。

南昆明的大街上,一個男子騎著三輪車在大街上擺攤賣短褲,小販還自己做起了模特,站在三輪車上穿著紅色花短褲向大家展示。

三個農村男子在地裡擺POSS,模仿九十年代紅遍亞洲的小虎隊的經典姿勢。

現在流行的農家樂不正是過去我們在農村的日常生活嗎?

碰!滿地都是爆米花,兒時最美味的零食

暖水壺

過去的時光一去不復返,懷念過去並不是說那時的生活質量有多好,而是有我們最愛的人和愛我的人的陪伴,那時我們也曾年輕,八十年代,承載了我們的青春和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