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在四川阆中遇刺身亡,葬在哪里了?

独行客地图帝


张飞是蜀汉皇帝刘备手下心腹大将,也是他的结义兄弟,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妇孺皆知。刘备在四川一带站稳脚跟后,张飞长期镇守阆中,官拜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巴西太守,封西乡侯。关羽遇害后,刘备起兵伐吴,命令张飞从阆中起兵,在今重庆会和出川。结果张飞醉后鞭挞军士,被部下杀害。


桃园三结义

张飞遇害后葬于阆中州城之东,张飞墓坐北向南,椭圆形,东西宽25米,南北长42米,封土堆高8米,冢上林木葱笼,竹木成荫。著名文学家曾巩在《桓侯庙记》中这样写道:”阆州于蜀为巴西郡,蜀车骑将军领司隶尉西乡张侯名飞字益德,常守是州,州之东有张侯之冢。至今千有余年而庙祀不廢,每岁大旱禱雨辄应。“当地人为纪念张飞,特地在此修庙,因张飞死后追谥桓侯,故称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

还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介绍过。民国时期有个日本医生叫矢原谦吉,长期在中国行医,结识了很多中国政要即名人。这位矢原谦吉后来写过一本名为《谦庐随笔》的集子,记录了一些名人趣事,其中有一篇《桓侯庙奇遇》的文章,讲述了张飞的一段故事。

长江三峡云阳有个张飞庙,矢原谦吉和朋友游三峡时顺便游玩。云阳有两座张飞庙,山下的叫张侯庙,山顶的叫桓侯庙。民间传说范疆和张达杀死张飞后,携带张飞头颅顺流而下投奔孙权。孙权为了避祸,将其扔到云阳一带。当地人珍惜张飞首级,于是将其放到山顶桓侯庙的一口枯井里,用油来浸泡。张飞透露平日沉在井底,灌进100升左右的油时,头就会漂浮到井口。矢原谦吉和朋友委托庙中僧人将油灌进井中,果然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漂浮上来,至于是不是张飞首级,就只有天知道了。


民国年间那些事


张飞死的挺惨的,跟着刘备大哥走南闯北,出生入死的,最终没死于战场,而是死于下属的暗杀。

一个武将,不能战死沙场,而是以如此窝囊的死法死掉,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张飞的性格有个致命的缺陷,刘备屡次三番地提醒过他,然而张飞丝毫不以为意,最终因这个“致命缺陷”命丧黄泉。

张飞有什么致命缺陷呢?

重士大夫而轻士卒,就是说他尊重知识分子,而看不起贫下中农,这一点与关羽截然相反,关羽是爱惜士卒,而看不上士大夫。

可能是因为两人出身不同吧,关羽出身低微,祖上三代都是贫下中农,自然对弱势群体有发自内心的同情感。


而张飞家财万贯,祖上殷实,起事之前是河北涿县有名的土财主,平时交往的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自然是看不上贫下中农了。

说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天,张飞到刘巴家中借宿,刘巴是巴蜀之地远近闻名的雅士,性格清高,像张飞这样的粗鲁汉子自然难入他的法眼。

所以,张飞到了刘巴家之后,刘巴不理不睬,神情极为高傲,搞的张飞很没面子,十分气愤,但他并未当场“发作”。


张飞这样的表现,着实令人大为惊讶,以飞哥这暴脾气,不应该上去揪住那厮,劈头盖脸地胖揍一顿吗?

然而,飞哥表现的十分克制,与平日里的表现判若两人,足见飞哥对知识分子隐忍和克制。

这是对待知识分子,对待身份低微的士卒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飞哥爱喝酒,一喝酒就喝醉,一醉就爱骂人,不仅骂的极为难听,而且还用鞭子抽人,扬起他的小皮鞭,肆无忌惮地抽打着士卒,在他眼中,士卒根本不是人,而是骡马,是畜生。

刘备屡次劝他:“你经常鞭打健儿,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


果然一语成谶。

关羽死了之后,刘备给飞哥发了讯息,让他一起去打东吴,张飞听到噩耗之后,一边哭一边喝酒,喝醉之后又扬起了他的小皮鞭,把下属张达和范强抽了个半死。

张达和范强怀恨在心,夜里偷偷地潜到了张飞的大帐,但见张飞睁大了双眼,恶狠狠地瞪着天空,但鼾声如雷。

张达和范强吓得差点丢了魂,磕头如捣蒜,然而过了半晌,张飞毫无反应,依旧鼾声如雷,原来飞哥爱睁眼睡觉。


两人悄悄地走上前去,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圆月弯刀,狠狠地戳向了张飞的心脏要害部位。

飞哥就这样挂掉了。

张达和范强连夜逃往东吴,手里头提着飞哥的头颅,后来蜀军发现了飞哥被杀,连夜去追张达和范强,但是没有追到。

后来,飞哥被葬在了四川阆中,头颅葬在了重庆云阳,现在分别建有张桓侯祠和张桓侯庙,已经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半秋色


在美丽的小城阆中,不仅有美丽的古城,也有美味的张飞牛肉。张飞,字翼德,河北涿郡县人,是靠杀猪卖肉为营生的屠夫;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妇孺皆知,刘、关、张三人结拜时,因其年纪最小,是为三弟。他性如烈火,嫉恶如仇,武功也是十分了得,长坂坡一声怒吼吓退曹操八十万大军;刘备入蜀,为其攻城拔寨,直捣成都;入川后也曾率兵击败名将张郃;刘备称王后,官拜右将军,为五虎上将之一;其大哥刘备称帝后,领车骑将军,封为西乡侯。

公元219年,关羽失守荆州,败走麦城,被俘后被吴军杀害。公元221年6月,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出兵伐吴,命张飞从阆中出发。接到伐吴命令的张飞,命令部下准备白旗白甲,第二天其部下范强、张达复命曰:“一时半会无法为大军准备齐那么多的孝服,希望将军多多宽限几天”。张飞听后勃然大怒,认为二者在违抗自己的军令,在战前扰乱军心,遂命人将二人绑在树上,鞭打50军棍。之后,还让二人务必在明天准备完毕,不然军法从事。二人思前想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张飞酒醉,割下他的头颅,投奔江东孙权去了。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了,让人伤感不已。

史海纵横九万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


史海纵横九万里


张飞是三国时期名将,刘备和关羽的结拜兄弟,在三国时期,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里还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张飞吧。

张飞(165年—221年),字益德,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蜀汉集团的元老级人物,与关羽同为刘备的左膀右臂,左右护法。


张飞关羽二人,从刘备起兵之日起就辅佐左右,对蜀汉的建立和东汉末年三分天下局势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飞一生战功卓著,与其兄关于并称为“万人敌”。

张飞战绩可查,曾在当阳坡抵挡住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又助刘备取西川,击败张郃。

蜀汉建立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并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刘备命张飞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

张飞性格急躁且骄横,平日里对士兵不知体恤爱护,因此军士们对张飞的脾气多有不满。

公元221年,为替关于报仇,张飞同刘备一同起兵,准备攻打东吴,临行前,张飞命部下范疆,张达在三日内为全军准备好吊唁关羽的白绫,范张二人对此颇有不满。

在张飞临近出发之日,二人密谋将张飞杀害,因害怕刘备报复,二人携带张飞头颅投奔东吴。
张飞遇害后,其身体被埋在阆中,即今天阆中古城中的汉恒侯祠中,而他的头颅,则被埋在了当时的东吴辖地,今重庆云阳。


Mr与川


说起汉末三国的蜀汉名将张飞,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三国以降,历朝历代都出现了不少有关张飞的故事和传说。等到元明时期《三国演义》这部巨著的问世和流传,使得张飞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在《三国演义》当中,张飞可谓是全书中光芒四射的名将之一。面对小说中武艺高强的吕布,张飞不仅多次与之单挑,还力保不败,这一战绩令其他三国名将无法比拟。面对曹军名将许褚、张郃等人,张飞也从无败绩,可谓是小说当中为数不多的从无败绩的将领之一。难怪有不少读者认为他才是小说中武艺最高的将领。
除了单挑之外,张飞领兵作战的胜率也并不低。在面对曹军将领刘岱时,张飞巧施计策将其生擒活捉。此后,张飞又在战场上屡次施展计谋,先后击败过张郃、严颜等名将。难怪他独自一人在长坂坡面对数万曹军时,曹操竟然不敢贸然发动进攻。
不过,说到张飞在历史上的真实战绩,史料的记载却并不多。在仅有九百余字的《三国志•张飞传》中,张飞的具体战例与小说中的描述差异很大。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大闹长坂坡也远不如小说那样惊心动魄。当时,张飞面对的并非是曹操亲自率领的数万大军,而仅仅是虎豹骑中的少量骑兵。在张飞的身边,还有二十名手下,兵力差距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对手不战而退也情有可原。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张飞军旅生涯最为凶险的战斗莫过于发生在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年底的三巴之战,这也是张飞最为辉煌的战例。当时,与曹魏名将张郃在宕渠地区爆发激战,历时五十多天。最终,张飞利用宕渠地区山道狭窄的特点,突然从小路由八濛山向张郃发动突袭,终于将张郃击溃。
不过,此战过后不久,张飞却遇到了一次惨重,其对手是当时籍籍无名的曹军将领曹休。据《三国志•曹休传》载,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张飞率马超、吴兰、雷铜、任夔等将向武都郡发动进攻。在固山一役中,曹休发动猛攻,斩杀了雷铜、任夔、吴兰等人,令张飞惨败而回,并从此离开汉中战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汉中之战后期不见张飞踪迹的根本原因。
说到张飞的最终结局,令人不胜唏嘘。《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中描述,张飞奉命担任东征大军先锋,屯兵阆中。因鞭打部将范疆、张达,最终被二人刺杀,连头颅都被二人带往东吴邀功。夷陵之战初期,孙权才将张飞的头颅还给了刘备。
与真实的历史相对比,小说中的这段描述有真有假。据《三国志•张飞传》载,张飞被部将刺杀确有其事。不过,其中一位部将的名字为范强,小说中将其写成了范疆。该传提到:“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不过,孙权并未如小说所言将张飞的头颅送还给刘备。
张飞在蜀汉帝国地位崇高,遇刺身亡后被刘备厚葬是理所当然之事。那么,张飞墓又在何处呢?史料中并未进行说明,但后世的一些地方志及名士诗文却道出了具体位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就曾在《桓侯庙记》中写道:“(阆)州之东有张桓侯之冢,至今已千有余年,而庙祀不废。”这段文字道出了张飞墓的具体位置:阆州。
那么,阆州又是如今的哪个地方呢?这个地方就是当初张飞遇刺之处阆中。巧合的是,经过一千多年地名的不断变化,这个地方如今的地方又被恢复为阆中,位于如今的四川省阆中市。
据当地的一些地方志介绍,张飞庙始建于三国时期,在目前建有庙宇。该庙在明代正德年间得到大规模的修葺。明代万历四十年和宣德四十七年又分别在庙外铸造了一对铁狮及油鼎。
如今的张飞墓封土高八米,呈椭圆形,南北径三十二米,东西径二十二米,占地约一千平方米,坐北向南,采用黄沙土垒成。墓冢四周均用条石环边。
除了阆中的张飞墓之外,在如今重庆市的云阳县长江南岸飞凤山麓还有一座张飞墓。按照地方志的说法,范强和张达在逃往东吴途中,将张飞的首级抛在了当地江中,为一渔翁捕鱼时打捞上岸,将其埋葬在飞凤山麓,后人在此立庙纪念。民间也因此素有“(张飞)身葬阆中、头在云阳、魂归故乡”之说。不过,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尚有待考证。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