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叨叨了嗎?我自己有分寸”,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爸媽……

有人曾說,只有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時,才會感受到做父母的不容易,才能理解父母曾經對我們種種行為中,那些讓我們曾經覺得"受傷"和"難過"的舉措。

“能不叨叨了嗎?我自己有分寸”,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爸媽……

確實,天下的父母有哪個願意故意為難自家的孩子呢?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好罷了,這其中的誤解、互相不理解,不過是因為人生閱歷的不同,彼此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代溝"。

很多人躊躇滿志覺得自己做父母的時候,一定和孩子能夠成為朋友,互相理解,然而現實卻給了我們狠狠的一個"巴掌"。

孩子嫌煩究竟為何

背起書包大喊一聲"你真煩!"孩子摔門就走的情形看上去真是過分的熟悉,這不禁讓我們回想起自己青春期時候的樣子,即使是沒有離開,也是滿心的不耐煩和無名怒火。

“能不叨叨了嗎?我自己有分寸”,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爸媽……

每一個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似乎一天24小時裡總是持續帶著這種無名的怒火,看什麼都不順眼,尤其是和家長相處的時候,那種不耐煩的情緒"初始值"就非常高,"持續升溫"的速度更加是快得出奇。

其實,專家曾研究過,青春期的孩子會本能地和父母發生衝突,這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驗證自己實力的一種方式。

成長的願望使孩子們渴望自己變得更強,而家長從小給予孩子的管束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從小到大是被家長管理著的,這樣面面俱到的關懷在孩子看來就像是壓制自己長大的"巨石"一樣,而家長們也往往把孩子視作"小孩",無論是吃穿還是生活用品,都"規劃"得面面俱到,這樣的"照顧"很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沒長大",家長不願意認可自己的"長大"。

“能不叨叨了嗎?我自己有分寸”,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爸媽……

渴望自己成熟的孩子們自然是會拒絕家長的關心,如果這種"渴望長大"的需求總是被家長無視或者拒絕的話,孩子們就會全面抗拒家長的關心,甚至是在閒聊時,也會對家長說的話感到不耐煩。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

回憶我們自己的童年,不難記起曾經我們自己也被那種強烈的"不耐煩"情緒支配著,面對家長的關心和正面的批評,我們也很難平心靜氣地聽從。

當我們孩子時,有多少次將爸媽關切的話語硬生生打斷?有多少次剋制不住自己翻白眼、使臉色的行為?

“能不叨叨了嗎?我自己有分寸”,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爸媽……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面對學習的壓力,又何嘗不會產生出大量的負能量來,對爸爸媽媽惡語相向,爸媽曾經又何嘗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在我們面前流過淚,私下裡也一樣止不住心裡的委屈,難過、流淚,為我們著急,為我們擔憂。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也會對新奇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恨不得立刻掙脫家庭的"束縛",沉浸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裡,爸爸媽媽"別理我最好!"

“能不叨叨了嗎?我自己有分寸”,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爸媽……

別舍不下面子,回顧我們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的樣子,看看自家娃現在的樣子,這不是很正常嗎?我們又何必將孩子認為是"不成器"、"沒出息"的人呢?只要多給孩子一些信任和自由,去勇敢承受住孩子的"嫌棄"和"厭惡",孩子總有一天會長成真正成熟的人。

別浪費這份遲來的頓悟

1. 對孩子的理解該換個思路

俗話說"將心比心",我們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正巧可以用自己的經歷作比較。我們長大了,成為了獨立的成年人,理解了我們小時候父母的難處,但這並不是要我們學著父母的教育模式來對待我們自己的孩子。

那些明顯令孩子厭惡的行為可以略去了,孩子已經長大了,過度的愛護會讓他們產生挫敗感,認為爸媽不承認自己的成長。

“能不叨叨了嗎?我自己有分寸”,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爸媽……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愛操心"的好媽媽,秋天十月份城市裡開始時不時颳起冷風的時候,這位朋友總是要叮囑自己的女兒把連著外衣的帽子戴起來,但是每次都被女兒冷言冷語拒絕,再勸,就會不耐煩地被打斷,再說,女兒就會大聲說:"哎呀!你煩不煩啊!"

其實呢,15歲的小姑娘正是愛美的年紀,外衣的帽子戴在頭上,看起來很"蠢笨",又弄亂了小姑娘打理整齊的頭髮,小姑娘怎麼可能願意聽從媽媽的勸告呢?

像這樣生活中瑣事上的衝突非常多,相信每個家長都會遭遇這樣的"爭吵"。其實,我們在開口勸孩子之前,不妨自己想一想,我們作為成年人,可能已經對"美"沒有什麼追求了,往往只覺得乾淨、整潔、落落大方就是最好的樣子。

“能不叨叨了嗎?我自己有分寸”,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爸媽……

我們已經過了那個"希望自己好看"的年紀,可是我們也曾經為了好看的衣服、鞋子,咬牙省錢,或者為了自己看起來像個大人一樣,拒絕像嬰兒一樣"裹得嚴嚴實實"的穿衣方式,但是我們現在認為的"健康最重要",畢竟不是孩子青春期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其實,這些"糾紛"解決起來也並不困難,經濟條件寬裕的家庭,可以用獎勵的方式讓孩子通過一些鍛鍊,換取好看的服飾、好吃的食物,這樣既滿足了孩子"愛美"的追求,又讓孩子覺得能夠憑著自己的付出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十分具有"長大"的感覺。

但同時,家長們對一些明顯"有害"的"追求"是一定要守住底線,不能讓步的,比如過長時間打遊戲、夜不歸宿等等。

2. 對爸媽的理解需多點耐心

我們除了對自己的孩子要換一種心態,對自己的爸媽也要換一種相處模式。我自己的爸媽曾經告訴過我,和我青春期的相處,能夠讓他們更加理解自己父母當年的做法,覺得爸媽還是為自己好的。

“能不叨叨了嗎?我自己有分寸”,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爸媽……

可是這樣的理解卻沒有給他們的家庭相處帶來什麼好處,爸媽在逢年過節回到老家時,依舊會時常對老人家表露出不耐煩的態度,這在我心中一直是"不服氣"的。

我們在不少文章中都看到過,"爸媽是孩子的榜樣"這一絕對正確的教育理念,可是我們在生活中卻完全不能做到重視"榜樣的力量"。當我們已經成為獨立自主的成年人、有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時,我們在柴米油鹽裡生活,越來越能夠理解父母當初的不容易,但是時間一天天過去,父母也老了。

父母老去,我們卻依舊"叛逆"著。這或許就是上一代教育失敗所造成的錯誤,一直在延續的"惡果"。以我自己為例,我從小到大總能看到姥姥的三個女兒,總是在挑剔她,指責她的錯誤,對她的意見表示出不耐煩的情緒。

“能不叨叨了嗎?我自己有分寸”,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爸媽……

即使是再和諧的家庭,也常常做不到父母與子女之間真正的"和解",那些青春期的"衝突"就像疤痕一樣永久存在著。

但是,真的沒有必要這樣,既然已經理解了,我們何不放過這種"不可抗力"造成的傷痛,讓我們和父母過得更相愛一些呢?再者,我們是父母的孩子,我們也是自己孩子的榜樣,我們剋制不住自己的不耐煩,又怎能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合理溝通的父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