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理清頭緒,解決問題

從“無法理解”到“理解萬歲”,其中不知跨越了多少道坎坷,甚至是鴻溝。換位思考有多難得,就決定了達成後者有多不易。

理解:理清頭緒,解決問題

一個人通常都希望他人能夠理解自己,卻極少地進行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由此造成了諸多不必要的誤解。誠然,有同理心者在理解他人的同時,亦希望得到理解。理解,被動的意味多半大於主動。有時候,化被動為主動興許才是上策。想要對方理解自己,何不主動出擊,先去理解他人呢?

理解,顧名思義是明白、瞭解,但若究其深層含義,或許運用“拆字法”解析更為合適。理解,即“理”、“解”,等於理清頭緒、解決問題。這就不難明白前述的“主動策略”了。

理解:理清頭緒,解決問題

理解,並非一味地去迎合、討好他人,比起行動層面,思想或精神層面重要得多。在電視劇中,男主的一番好意遭到女主曲解,百般解釋卻收效甚微,一度想要放棄,轉念一想:與其刻意為之,倒不如自然些,免得令人覺得做作。於是他和對方保持適當距離,每天只是簡簡單單地寒暄幾句,兩人看似越走越遠,實則都有了更多時間和空間去思考當前到底處於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以及如何進一步發展。

理解:理清頭緒,解決問題

很多時候,時間是最大的敵人。男主“攻勢太猛”,女主來不及思考或放棄思考,兩人就在一起了。這個結果貌似不錯,但只是“看起來很美”。這樣一個擺在自己面前的現實問題值得認真思考:我到底喜歡TA哪裡?TA究竟喜歡我哪裡?唯有理清頭緒,方能解決問題。

試想一下:當我的追求方式給對方造成困擾時,適當調整策略會奏效嗎?答案是未必。可能B計劃也不在心儀對象的接受範圍內。要先學會觀察、思考,其後的行動才更為有效,磨刀何時誤過砍柴工?搞清楚行動目標很重要,更為關鍵的是:在自己的行動方式和對方能接受的方式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從而實現從點到線、再到面的突破。

理解:理清頭緒,解決問題

當然,通過觀察後得知對方喜歡的類型與自己相差很多時,不必懊惱,更不用為了追求成功而將自己改變得“面目全非”。不過,經觀察發現對方喜愛的“型號”和自己對得上時,也不要過於興奮,隨時有可能“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讓前功盡棄,甚至是對方猝不及防地改變了口味。

理解:理清頭緒,解決問題

明白了自己需要什麼樣的、對方需要什麼樣的,再以合適的方式聯結這兩點。愛,自然不是說說而已,也不是行動大於一切,而是理解二字。

人生中,最難得理解。梳理、解析談何容易,尤其是人與人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