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体检市场,以后恐怕要姓“阿里”了

数年前,马云说最有可能诞生下一个BAT量级企业的领域就是医疗健康。

一年内拿下两大体检巨头,阿里通过与线下打通,形成完整的流量入口与数据来源的野心暴露无遗。

继年初拿下爱康国宾后,阿里又成为另一体检巨头美年健康二股东,投入近50亿元人民币。

美年健康昨日公告称,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和云锋基金向美年健康股东折价收购股份604,884,840股,约占总股本的16.16%。其中,阿里巴巴及其关联方将受让约10.82%股份,交易价格12.01元每股,交易完成后将成为美年健康第二大股东。俞熔仍然为公司实控人。

民营体检市场,以后恐怕要姓“阿里”了

美年健康公告

业内看来,阿里持续关注体检业,和它的大健康布局分不开。

体检业务和真正的医疗专业度不一样,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它是比较容易规模化的业务。像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对规模化业务更得心应手,所以从体检这个角度切入做大健康,符合互联网企业的一贯作风。既能够把控入口,进行数据采集,又对后面大健康业务的延展有很大好处。

从美年方面来说,更多是希望借助阿里强大的资本能力和线上资源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民营体检市场,以后恐怕要姓“阿里”了

由于激进的跑马圈地,美年健康目前正面临盈利能力和财务能力的考验。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6.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3%,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3.7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9.40%;基本每股收益0.01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0%。

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在于体检中心网点增加及投资规模增加,美年健康财务费用高企。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美年健康共在311个城市建成或在建684家体检分院。其中,公司控股288家、参股305家、在建91家,上半年体检人次1038万人。在营的体检中心分布在一二线城市306家、三四线城市287家,一二线与三四线市场占比为51.6%:48.4%;团、个检收入占比72%:28%,消费者平均客单价499元/人。

此番布局线下实体,阿里在线上的服务积累和信息技术有望转接到线下,而美年健康600多家门店,则是阿里扩张B端用户,以及在医疗领域最大的线下入口。

对于目前尚未大举进军实体的腾讯而言,有评论称,阿里的这一动作实际是“把皮球踢给了腾讯”。

最后,医疗行业,是一个对设备、从业人员、管理、服务等要求都比较高的实体行业,它直接关乎公众的健康,因此行业品质应该是一个不断向上追求的趋势,如抱着快速赚钱的目的,注定不会可持续发展。呼吁国家在市场准入上把关,让符合要求的最好是有医疗资源的机构多加入,形成良性竞争,避免行业一家独大。

尤其是在资本进入健康数据企业时,应该慎之又慎。

因为医疗数据相对敏感,涉及公众隐私,如果被随意交易或滥用,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